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及管理策略_有形资产论文

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及管理策略_有形资产论文

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与经营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策略论文,无形资产论文,构成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形资产当然是相对有形资产而言的。对于有形资产,人们认识比较清楚,其特征表现也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无形资产的内涵,许多人在头脑中就比较朦胧,粗略的认识尚可,深入的理解模糊。学术界对无形资产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无形资产是指长期投资积累的技术、知识、顾客的认知和信任程度等要素”。也有的学者认为“无形资产是各种权利和知识形态的经济资源”。还有的学者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依附一定主体而存在的、不具有固定实物形态而具有资产使用价值的某种特定权利和知识产权”。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则对无形资产定义为:“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尽管这些论述是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无形资产概念的解释,但均能包括无形资产下列基本特征:(1)从无形资产的显形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态资产,这种形态有的属全无形(如商誉、公众认知程度等),有的属准无形(如商标技术资料、管理秘诀等)。相对有形资产而言,其资产使用价值是“隐性的”、“含蓄的”、“独特的”。(2)从无形资产形成特征来看,它既有主体自然条件形成的因素,也有全体员工精心设计、培育、劳动智慧的结晶。它是主体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不断投入的结果。(3)从无形资产价值体现特征来看,其价值是一个客观存在。它一方面可以通过主体各种有形资产(主要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渡让(卖出、买进)表现出来。(4)从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特征来看,表现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一方面要考虑主体长期投入的资本价值,同时要考虑该项资产现有市场的使用价值,还要考虑未来的新增价值。相对有形资产价值评估而言,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尽管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但其价值的可衡量性不易掌握,评估标准也不尽完善,可操作性和评估的客观性都较为困难,亟待学术界进行进一步研究。

从无形资产的内涵与特征,我们可以对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这些要素,对认识各种要素的形成因素以及对主体经营的影响,无疑有很大帮助。

1.自然要素。是指主体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主体所处有利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使用权等要素。企业不同的自然要素,对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消费者心理有重大影响,它体现着无形资产价值。

2.知识要素。是指主体通过长期投入而积累的知识产权。许多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员工劳动智慧的发掘,会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创造独特的工艺方法、技术秘诀、管理技巧、服务特色,以使自身产品在市场营销中,通过功能、质量、款式、服务等要素,盈得顾客特殊的钟爱,占领比其它竞争者更具优势的市场份额。这种通过主体不断投入而形成的特有知识产权,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权利要素。是指主体通过法律程序而获得的资产权利,以及虽未通过法律而应由企业独享的资产。它包括企业申请的专利、经注册后取得的商标专用权、购买他人专利后取得的合法使用权;也包括企业专有的名称、商品的称谓和其他知识产权。这些资产权利,是企业无形资产经营中颇具效益的载体。

4.商誉要素。是指主体通过生产经营形成的独特形象和良好信誉被市场接受及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的程度。它包括产品形象、商标形象、服务形象、广告形象、公关形象等要素。它是一把无形的标尺,时刻度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主体优良的形象和良好的信誉会产生市场营销的凝聚力、亲和力,是企业超额利润的资本化价值,而且能形成长期收益。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企业资产经营中得到高度重视。过去,由于人们对无形资产的各种要素及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没有规范的制度与法律,更不了解和不重视无形资产经营策略的研究,以致造成许多不应有的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我们研究无形资产的经营策略,主要可以从无形资产的形成要素和资产价值规律出发,探求新的思路。

1.配置经营策略。由于无形资产的多种要素是在企业有形资产经营中不断投入、积累、发掘、创新而形成的。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的经营,首先要实行与有形资产相互配置的策略。由于有形资产的经营主要以各种产品为载体,所以,在无形资产经营中,应通过产品这一载体而经营无形资产独具价值的内涵。一般说来,产品作为有形资产经营,主要包括产品实体中所体现的结构、功能、质量等要素,而产品配置无形资产经营,就应增添包括观念、信誉、文化、心理等要素满足顾客的程度。有效实行两种资产的配置经营,一方面能使企业的产品以质量、功能要素主要满足消费者生理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的商标形象、品牌信誉来满足消费者信赖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对企业商品形成独特的文化沉积,产生特有的观念定位,创造专有的消费定势,这就必然带来无形资产巨大的经济价值。

2.重组经营策略。重组是指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新组合。如上所述,在主体内容上,通过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有效配置,能发挥无形资产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主体以外,通过与主体联营、合资、控股、合伙、兼并、托管等经营体制和结构体制的改革,将主体内无形资产与主体外有形资产或将主体外无形资产与主体内有形资产实行重组经营。这里的关键是要确认主体内外哪类无形资产最具市场优势。实行重组经营,目的是利用无形资产的价值优势,进一步发掘有形资产的潜力。

3.独资经营策略。这里所说的“独资”经营,不是传统概念上的企业独家资本经营,而是相对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配置经营而言,实施无形资产单独要素经营。企业通过专利的有偿转让,商标专有权的有偿渡让,一方面可取得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一面是扩大了主体无形资产的市场经营范围,实现了无形资产的更大价值。但是,实施这一策略的前提必须是主体有能力保护已有的市场面,并能控制扩大的市场面。

4.竞争经营策略。无形资产经营与有形资产经营一样,必然产生竞争。竞争的实质是双方通过有形产品经营而表现出来的无形资产实力。竞争的焦点是主体各方产品的信誉、形象在市场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占有程度。企业实施这一策略,一方面主体应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和培育;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合法挤占等策略,缩小和抑制竞争对手无形资产价值效率的发挥,促使本身的无形资产产生更大的价值优势。

5.防御经营策略。在无形资产经营中,专利的非法占用、商标的假冒和模仿是影响和困扰当今企业的一大难题。实施防御经营策略,一方面企业要利用法律武器揭露和抵制各种非法侵权行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与实施包括专利和其它产权在内的经营保护措施,特别要重视注册防伪商标与防御商标,为企业合法的无形资产经营构筑坚固的防线。还应加强市场的咨询和公关活动,提高社会公众识别真伪的能力,为企业无形资产防御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标签:;  ;  ;  ;  

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及管理策略_有形资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