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唐翀1,高雪松,冯士春

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唐翀1,高雪松,冯士春

唐翀1,高雪松,冯士春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江苏省 南通市 226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手术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肿的患者18例,探究其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8例患者术后经石蜡切片检查均证实为甲状腺癌,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乳头状癌13例(72.22%),滤泡样癌5例(27.78%),术后1年随访18例全部健在,3年随访后1例死于甲状腺癌肺转移,2为颈淋巴结复发,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后再手术治疗,术后行131I治疗。结论: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对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术后持续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手术;病理

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NG)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但可合并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 TC),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并不少见.发生率有报道称在4%-17%左右[1],但临床非常容易漏诊、误诊。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甲状腺肿235例,其中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8例,占7.66%(18/235),均予以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甲状腺肿患者235例,其中18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其中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5.22±2.57)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5.45±1.25)年。15例为颈部无痛性肿物,甲状腺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节质地较韧;3例有局部隐痛,活动颈部时较为明显;8例近期内肿物明显较前增大;4例于入院诊查时发现颈前区淋巴结有肿大。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甲状腺癌可能2例,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和甲状腺实质性病灶4例;6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甲状腺癌2例,甲状腺肿4例。血液甲状腺功能检查,3例FT3、FT4增高。

1.2治疗方法

根据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结果,以及术中探查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单侧腺体癌性结节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腺体全部切除、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双侧腺体癌性结节行甲状腺全切术。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均服用甲状腺素片,根据F33、FT4及TSH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本组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一侧全切3例,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除12例,双侧次全切2例。18例中行一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中全程显露一侧或双侧喉返神经18例,占100% 。

2 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经石蜡切片检查均证实为甲状腺癌,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乳头状癌13例(72.22% ,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滤泡样癌5例(27.78%)。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22.22%),主要为颈淋巴结第2、3、4、6组淋巴结。肿瘤浸润包膜9例(50.00%),其中侵出包膜外4例(22.22%)。术后1年随访18例全部健在,3年随访后1例死于甲状腺癌肺转移,2为颈淋巴结复发,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后再手术治疗,术后行131I治疗。

3 讨论

国外文献报道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在4%~17%之间[1],国内文献[2]报道其发生率多在5%以内,本组资料结果为7.72%。差异悬殊可能与各地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不等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甲状腺肿的发生与缺碘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关系密切,甲状腺肿是TSH引起甲状腺内不同部分的滤泡上皮增生,新的滤泡产生与复旧变化不一致而逐渐形成的。在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的过程中会出现乳头状增生和血管再生,乳头状增生有可能发生乳头状甲状腺癌[3]。动物实验也表明,用碘缺乏病地区的饮水和粮食喂养老鼠后,老鼠的血清TSH水平增高,不仅诱发甲状腺肿,而且在甲状腺肿中发生了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达15.6%[4]。术前诊断甲状腺肿并不困难,但在术前诊断甲状腺肿中的甲状腺癌却十分困难。而准确的术前诊断是相当关键的,如George H.Sakorafas等认为,对于甲状腺肿,准确的术前诊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5]。

对高度可疑或已明确诊断为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病例,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术式应根据合并癌肿的大小、病期及组织类型来确定。目前关于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仍有颇多分歧。手术方式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其预后好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但不能早期诊断或治疗不当,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及心理痛苦,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合并癌肿的大小、病期及组织类型确定。笔者认为,术前或术中确诊为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常规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次全切;但是如术中确诊癌肿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或滤泡状癌)且为微小癌或癌未浸出包膜,而对侧腺体正常,可以作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假若对侧也有癌变,则作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于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如果已作患侧腺叶的全切除术,且病理检查报告为腺内微小乳头状癌或局灶性癌变,可以不必再次手术。但是如果病理检查报告不是腺内微小乳头状癌或局灶性癌变,需再次手术加行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所有患者应终身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治疗及定期随诊。本组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一侧全切2例,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除10例,双侧次全切1例(该例快速冷冻病检显示为癌后,家属拒绝进一步手术治疗),双侧全切5例。18例中行一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7例。本组患者术后均长期口服甲状腺索治疗,以防止甲状腺癌复发。可根据血清FT3、FI4及TSH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在FT3、FT4水平正常状况下,使血清巾TSH水平低于正常值,可抑制甲状腺癌复发,同时通过负反馈作用也可防止结节复发,结果显示术后1年18例全部健在,3年后仅1例死死亡,2例复发。综上所述,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故不能忽视甲状腺肿有癌变的可能。对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术后持续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4参考文献

[1] Light GS Jr.Nodular goiter and benign an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the thyroid[A].In:Sabiston DC J.Textbook of surgery[M].15 th ed.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1997 :626.

[2]李晓曦,王深明,常光其,等、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4):304—305.

[3]Light GS Jr.Nodular goiter and benign an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the thyroid text book of surgery,[M].15th ed.Philadephia:WB SaundersCompmw ,1997:626-627.

[4]Kaushal M,Agarwal G,Mishra SK.Total thyroidectomy:the procedure of choice for muhinodular goltFe[J].Eur J Surg,2002,158(3):196—197

[5]George H.Sakorafas,George Peros,David R.Farley.Thy~aa nodules:Does the suspicion for nm.1ignancy really the increased thyroidectomy rates7.Surgical Oncology,2006,15,43~55.

论文作者:唐翀1,高雪松,冯士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唐翀1,高雪松,冯士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