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下装配式建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任思建, 张壮

BIM技术下装配式建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任思建, 张壮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摘要: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风险较大,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将无法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将会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管理,进而实现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的动态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风险研究;风险管理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构件、部品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后,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完成拼接连接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取合理化的施工管理组织,使之形成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高效率的技术发展体系;BIM技术的出现是建筑行业的又一次革命,大大提高了出图效率,BIM技术包含了大量的建筑信息数据,比如,构件、部品的尺寸、价格、工艺要求等,使得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建筑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因为信息传递错误而造成的的返工现象,提高建造效率。

1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1工作效率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大型、复杂的项目开始出现,项目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复杂,除了涉及到各个专业的全面管理,还要统筹个寿命周期风险管理,以实现各个专业、各个阶段的集成化管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在传统的项日风险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存储形式主要是纸质的形式;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主要以口头的形式进行,工作人员需要手动翻阅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查阅、检索,信息的精确度不高,工作效率也非常低。

1.2各参与方之间各成系统,阶段性较强

在整个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参与方的工作,包括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物业运营方、工程管理咨询方等。他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利益上的冲突。在传统的项口管理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工作相互独立、互不沟通、各成系统,因此,如何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协同工作是解决参与方之间问题的关键。

1.3风险管理单一化

风险管理单一化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过于集中于某个风险因素或者某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管理过程较为单一、孤立,缺少对项目风险关联性的判断,更加缺少项目整体化的管理理念[1]。

2 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应用特点

2.1 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应用优势

①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

借助于BIM技术可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BIM模型包含了建筑物的所有信息,比如说建筑物的性能、光照,构件的尺寸、大小以及生产商等,方便工作人员直接查阅风险管理的项目信息,解决传统过程中因手动翻阅信息造成的施工效率低,方便管理人员及时的发展项目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协同工作提高管理质量

建筑项目的建造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参与方的工作,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方便了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促进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能保证信息传递与的正确性,保证风险管理的持续性,在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确保风险管理质量[2]。

③可视化的模拟

由于项目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特征,项目的风险随着项目的建造进行面产生或发生改变,具有较强的动态性。BIM工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阶段的进展情况、避免或减轻项目风险带米的损失,技术的可视化有效的追踪项目风险状况。

2.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风险分析

①规划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

传统设计过程中大都是采用CAD软件,而实际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比较多,各个部分的节点构造也比较复杂,如果仅凭工作人员的想象进行绘制,使得建立出来的图纸与实际有很大的偏差,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差甚远,无法解决多专业、多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关系,容易造成各专业间的相互冲突,给后期的施工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②生产构造阶段的风险管理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运输阶段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构件质量风险以及构件的运输风险。在构件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给工作人员来带了方便。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构件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使得信息更加准确、确保构件信息的准确性,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查找质量存在问题的构件,降低了工程质量风险,也为后期的施工带来的了方便。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可将现场的实际进度反应给构件制造厂,构件制造厂根据施工的进度以及所需的构件类型进行生产、运输,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③施工安装阶段的风险管理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而带来的返工、延误工期等现象,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管理风险。在构件的生产运输阶段提到装利用BIM技术可以对降低构件的质量风险以及构件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对构件的风险管理也非常重要,比如保证运输效率,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员操作而且提高了效率,使得构件验收、吊装使用实现信息化管理。构件的吊装过程。利用BIM技术科有效的对预制构件吊装的实际进程进行随时追踪和监控,并且用施现场的无线网络作为传递信息到BIM技术的数据处理平台的媒介,能够有效地对预制构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3结论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BIM技术引入到装配式建筑风险管理过程中,可以在低能耗、低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最大化的控制,降低由于项目风险管理不当而带来的损失。

(2)通过应用BIM技术将会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方便各参与方的协同管理。

(3)BIM的引用将会是建筑行业风险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具体来说,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帮助工作人员准确、快速的节约建造成本,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基于BIM技术的风险管理解决了传统处理工程信息,

管理过程中信息孤岛的现象,加快了项目风险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璐璐 徐珊.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风险管理研究[J].安徽建筑,2018.

[2]肖保存.基于BIM技术的住宅工业化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作者简介:任思建,男,汉族,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论文作者:任思建, 张壮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BIM技术下装配式建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任思建, 张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