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8类亲子游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亲子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来说,让孩子从游戏中获得各式各样的经验、技巧和能力,这正是最好的奠基方式。不过游戏的玩法多种多样,如何准确发挥游戏功能,奠定幼儿未来的学习基础,就有赖父母多用心参与幼儿生活,并且要细心观察。
就0~1岁幼儿的亲子游戏来说,具体可包含生理发展、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这3大方向,现在本刊特别规划9种游戏,请父母在家陪孩子共同游戏,快乐成长。
生理发展
除了可从外观上观察到的身体变化之外,幼儿的生理发展还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幼儿出生之后身体肌肉活动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观察并且促进幼儿的生理发展。
游戏1 摇摇晃晃
游戏方法:3个月大的婴儿仰卧时,家长拿物品(任何物品皆可,但是要时常做些变化,以保持幼儿好奇心)在幼儿眼前晃动。
游戏目的:对3个月大的婴儿来说,眼睛已经能随物品自由移动。在这个追视物体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元会驱动婴儿肢体,让他产生用手拍打物品的欲望,无形中可引起幼儿对物品的兴趣,并激发其好奇心。
此时也是训练幼儿抓握能力的绝佳时机。当幼儿表现出抓的欲望时,家长可慢慢让婴儿握着物品,除了满足其好奇心之外,4个月时也是观察幼儿手部动作能否越过中线(鼻子)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到了6个月还无法完成这个动作,则可能有发展迟缓的现象。
游戏2 拿拿放放
游戏方法:等婴儿满6个月大之后,家长可先在他右手放置一项物品,然后要求他把物品换到左手,再用右手来接取新物品。等两手都拿到物品之后,将左手的物品放下,再把右手的物品换到左手,并用右手接取新物品,如此循环进行。
游戏目的:此项游戏主要训练婴儿拿和放的能力,通过这种一手接替一手的游戏,可促进拇指和食指抓握能力的发展。
游戏3 一起丢东西
游戏方法:当婴儿到9个月大时,家长可挑选一个透明容器,和婴儿一起将物品放置于容器中,或是发出指令引导幼儿将物品准确放置于容器中。
游戏目的:以上3种游戏是一体连贯的游戏,从培养对物品的兴趣、拥有抓握能力,发展到越来越细化的动作,最后能准确地将物品放入容器中。当幼儿可顺利完成此游戏时,代表其大脑神经已经得到足够的刺激,有能力完成比较细微的具体动作,同时也有助于建立更为缜密的思考能力。
之所以选用透明容器,主要是让幼儿能直接观察物品转换的过程,也可从中建立起物体恒存的认知概念。
语言发展
在人类所有的沟通行为中,语言沟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指标。人类之所以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快速跨越幼儿时期,就在于幼儿必须学习复杂的语言,进而发展出口语沟通的能力。
游戏4 声音常伴
游戏方法:平时做任何动作时,家长都可以和孩子说说话,比如换尿布时可以说:“妈妈现在要帮你换尿布啦,等换好尿布,宝贝的小屁屁就会很舒服啦!”
游戏目的:当胎儿在妈妈腹中约6个月大时,就已具备听觉能力。等出生后约3个月大时,对于主要照顾者的声音也已拥有辨识能力。因此,在生活中要多提供语言刺激,即便幼儿还无法立即呈现出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为将来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与主要照顾者建立起良好的依附关系。
游戏5 寻找声音
游戏方法:当婴儿4个月大时,家长可以先躲在门后敲击物品,然后可以让他猜猜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当婴儿5个月大、可弯腰时,将声源置于婴儿耳位以下,让幼儿学习寻找不同位置的声音。
游戏目的:幼儿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习得语言,其中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具备一个良好的听觉传导系统,将所听到的声音传到大脑。因此,必须听得到,才能说得好。“听得到”包含能分辨出声音来源、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等。
游戏6 听妈妈说话
游戏方法:当婴儿五六个月大时,照顾者可以专心地陪他说说话。请多多采用“妈妈说话”的模式,具体包含如下5个步骤:
①眼睛看着孩子:视线专注于幼儿身上,可帮助幼儿将注意力放在言谈者身上。
②讲话速度放慢:幼儿的理解能力还不足,将速度放慢能增加其对说话的兴趣。
③提高讲话声调:这样能制造更欢愉的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④对谈多用问句:更好地引导幼儿加入到语言对谈中,也可刺激其思考能力。
⑤等待幼儿回答:不要过于心急,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进而做出回应。
游戏目的:在幼儿建立语言能力之前,此游戏可吸引幼儿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请注意,“妈妈说话”的模式绝对不能等同于儿语,这是一种培育孩子建立语言能力的方式,可以逐渐分化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与多为叠音词的儿语不同,千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认知发展
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来刺激幼儿认知发展,就是让幼儿无意中发现一种快乐的行为。例如发现某个动作会发出声音,而这个行为会引发幼儿开心的情绪,所以他一再反复去玩,也就能逐渐用有意义的行为取代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射动作,进而增强认知能力。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请注意保持幼儿的愉悦心情。
游戏7 认识自己
游戏方法:站在一面大镜子前,让婴儿观察自身和父母的肢体。可逐渐缩小肢体范围,最初可先介绍较大的肢体,如四肢、头等,然后再到手指、指甲等。
游戏目的:在婴儿将近1岁时,可以开始教他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比如妈妈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妈妈的鼻子。”再用幼儿的手指指着他的鼻子说:“这是你的鼻子。”可通过认识自身肢体引导幼儿做些肢体动作的变化,让幼儿对肢体认知更有兴趣,例如两只手互相碰触可以产生声响,而这个动作的意义是赞赏、鼓励等。
游戏8 捉迷藏
游戏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别来做不同程度的捉迷藏游戏,比如蒙住宝宝的眼睛之后再出现、让宝宝转过头之后再出现,或是大人先躲在一个物体后再出现等。
游戏目的:捉迷藏是一种依靠空间察觉能力来进行的游戏方式,通过短暂消失、然后再出现的过程,可增强幼儿的探索能力,并且帮助其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
标签:婴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