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论文_王德伟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壮大,风险管理与控制逐渐成为项目施工中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论述了风险规避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性,为建筑企业日后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规避

前言:将风险规避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去,并建立风险识别管控体系,可以对项目风险预防起到积极推动效果。同时,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一对多”与“面对面”的高效率管理作用,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与识别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相对迅速的发展成果。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率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有其相对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一种即可人为控制又可有效规避的主导性风险。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较大,并伴随着高空作业与风险作业。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会动用诸多大型机械设备,在对其机械设备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进而造成相对风险的产生。另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通常较为复杂,且涉及因素与事件较多,又由于工期周期慢长等问题,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在极度复杂且多变的条件下,这也对相关风险的产生造成了隐患。

(二)建筑工程项目逐各阶段风险的类型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伴随多变性、突发性的系统过程,工程逐各阶段都会有相对不同风险的产生与影响。因此,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与周期性,对逐各阶段的风险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尤为重要。首先,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是其项目风险主要产生与预测阶段,对日后的项目风险产生和规避起到重要的预防效果。工程项目通过确立后,相关机构与人员会对关于此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环境、机械、人员投入等进行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合理预测。其次,在项目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体现在项目变更、设计方案与选择人才的风险产生。再次,在项目施工阶段。该阶段是风险产生的实质阶段,也是对风险控制与规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工期进度风险、项目材料采购投入风险、项目现场组织协调风险、合同管理风险、项目整体质量风险与施工安全风险等。最后,在项目交付使用阶段。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最后的风险产生阶段,存在因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导致的返工风险、相关项目文件交付风险与其他工程维修风险等。

(三)建筑工程项目逐各阶段风险的识别方法

所谓风险识别,就是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逐各阶段的风险进行准确、合理的科学分类与危险程度评估。并按照评估标准将其进行相对风险等级的划分,最后通过对该风险的具体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对策与处理措施。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特殊性与多变性,加强对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尤为重要,也是对日后整体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与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有其鲜明的重要性与意义性。风险识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专家调查方法。主要是指聘请建筑行业资深专家,通过理论分析与项目研究等方式对逐各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第二、头脑风暴方法。该方法主要体现在项目工程的实际实施阶段,通过举行风险评估、识别主题大会等形式,以“集思广益”开展全体职工参与和发言,对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发现与找出,并提出处理措施与具体方法;第三、因果图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查找方面,如:渗水漏水问题,进而影响墙体泥层脱落。电路工程短路、断路现象影响电气项目使用等;第四、财务报表方法。这种识别方法以财务报表的方式呈现出来,将工程项目逐各阶段存在的财务损失进行合理评估,并提出规避相关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第五、风险调查方法。这种风险识别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系统方法,是对整体工程项目的技术投入、经济投入、政治投入等风险的综合性识别,其识别与评估的方式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涵义进行识别分析[1]。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规避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规避主要是指如何防止可能性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进而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损失。风险规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具体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质性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其图1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质性就是风险规避。因此,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发展需求与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与规避方法,为日后工程的整体质量与进度开展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图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二)损失控制方法

损失控制方法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较为常见,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法之一。首先,损失事先预防控制。在具体工程项目还没有开展之前,对相关材料、机械、环境、技术与安全等诸多因素进行逐一检查,并对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排查,进而起到事先预防的控制作用;其次,损失事中范围控制。该风险规避阶段是针对具体实际风险的产生,对其对风险进行范围性控制,其目的是将该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与范围进行最小化;最后,损失事后处理控制。针对不同风险产生造成损失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对的处理措施,对其风险进行修复与缓解,将风险产生后造成的损失后果降至最低点[2]。

(三)风险自留方法

风险自留方法是一种自承性风险担当式处理方法,有其鲜明的主动性与牺牲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采用该方法较少。其中,主要包括:计划性自留与非计划性自留。首先,计划性自留是其“没有办法的办法、壮士断腕”的一种体现。这种“别无选择”,造成了企业内部经济的相对损失,其实质目的是为了更为有效的控制严重经济损失的产生。因此,计划性自留的风险规避具有相对的作用性与目的性;其次,非计划性自留。非计划性自留是一种盲目性的风险承担,造成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建筑企业长期缺乏相对的风险管理体系与风险规避模式,并对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皆属于相对瘫痪的状态。因此,其非计划性自留会对该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打击与影响。

(四)风险转移方法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完善,风险转移已经成为商品社会的重要产物。首先,保险性风险转移。是指项目施工中一但出现相对风险,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赔偿的方式,对其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规避,这种方法在现阶段我国诸多建筑企业中较为常用;其次,非保险风险转移。这种风险转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指一但出现风险可以按照有关合同对其承包商、分包商进行风险公摊,进而起到施工企业风险规避的效果[3]。

结论:综上所述,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整体工程的重要保障与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规避的实质分析与对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使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向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7):12-13.

[2]席庆荣.阿尔及利亚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8,13(9):79-80.

[3]司稳玲,王志强.建筑企业海外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以阿尔及利亚TAMDA大学城项目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15(40):166-167.

[4] 余燕君.浅谈施工企业安全管理[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7(07)

[5]陶永明.论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2010,(23):228-229

论文作者:王德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论文_王德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