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体系、学术评价与学术氛围_公信力论文

学术体系、学术评价与学术氛围_公信力论文

学术体制、学术评价与学术风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风气论文,体制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语 根治学术不端行为,反对学术腐败,建立一套学术评价的科学体系,事关培养塑造怎样的一、代学人,事关如何发展和繁荣中国的教育和学术文化事业,事关随着经济的腾飞能否同时提升我们国家的学术文化、精神思想的软实力,政府主管部门在下大力气抓,有识之士在热切地鼓与呼,社会舆论尤其是新闻媒体在排除各种干扰、不遗余力地曝光和聚焦一些人和事。本刊邀请的这五位学者,平日非常关心这一问题,他们既是“山中人”,也是“山外人”,所发表的意见一定具有参考价值。姚申是《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主持人,他见证了26年来该刊的发展历程,重申该刊坚持“三不主义”,提倡两个“公”字;呼吁尽快出台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措施,加大学术不端行为者造假成本的付出,以形成震慑作用;呼吁建立和推出具有公信力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李频作为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他长期在新闻出版总署指导下受命全力编撰《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和《共和国期刊60年》等,对中国期刊发展有一个历史长波段观察和宏观整体思考,指出高等学校社科学报改革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制度创新,提出在数字出版传播时代,高校社科学报越来越显示其学术重镇思想载体的价值与功能,越来越显示其毋庸置疑的长久生命力。苏新宁经历了10年CSSCI的实践和对引用数据的分析,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南京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项目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影响力报告》等三项大工程,编撰了被学界称为学术研究和评价三部曲的煌煌大著,无疑他是有发言权的人,他的忧心和建议值得重视。杨玉圣长期主持学术批评网的工作,洞悉高校学术评价的流弊,提出要敬畏学术,改革和完善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让学术回归学术,用学术逻辑评价学术。我想他的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学界是赞同的。我本人由于长期主持过《北京大学学报》的工作,也长期主持过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工作,还见证了国内几家学术评价机构的成立和发展,这些经历促我发自内心也有话要说,但有可能说得不对,或者说不到点子上,姑且算作一家之言吧。

主持人简介 龙协涛,《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人”称号。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6-0073-13

2009年8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以及对学风问题颇有见解的专家学者为主”对部分高校专家学者进行个案访谈,笔者有机会接受教育部学风委课题组访谈,曾就学术道德与诚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的整体状况、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亟需解决的问题、创建健康的科研环境,加强科研道德与诚信建设建议等问题表达了个人观点。在此我愿意就相关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一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笔者认为,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不唯现在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于今在国内愈演愈烈之势却值得高度重视。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有其多方面原因。首先谈谈学术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现行学术体制并不完美当是不争的事实。现代学术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体制化的学术,现代学术研究是一种体制化的研究。一方面,现代学术研究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受益于学术研究的体制化;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体制化又有其两面性:即体制化既能促进学术发展,反过来也会阻碍学术进步——体制化的推行有可能束缚学术研究所强调的学术个性,体制中行政关系也可能影响学术研究所倡导的学术独立。现行学术体制化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推行,而学术体制化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学术体制内部的运行规则理应由更具权威性的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来制定,而这一点恰恰做得非常不理想。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学术体制化进程,但各学术机构执行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学术体制中的一些非学术因素起到了干扰作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现行学术体制的主要缺陷表现在学术评价机制失范,科学评价制度不尽合理。在追求数量的管理模式下,评价指标单一,急功近利,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最为突出问题而不断遭受诟病。正确的学术判断需要深厚的学养为背景,而量化指标操作以“简捷性”为目标,有时甚至只需拥有简单计算能力者即可胜任。实际上过度追求量化指标,推行的是一种庸才策略,是一种学术不作为,已成为一味追求数量、“泡沫论文”乃至“拷贝论文”批量生产的“指挥棒”。需要指出的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单纯追求量化甚至片面强调实用性、应用性,某种程度上还反映出现行学术体制尚存在着自然科学、实用性技术科学的话语霸权。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的一个突出例子是,“评价周期太短。科研活动要求在短期内出成果,出人才。在一些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是对科研项目一年一个考核,半年一个评估,有些甚至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一个考核。这使得有些学者不得不为考核费尽心机,拼凑文章、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无形中滋长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事实上,看似科学、客观量化的学术评价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自身规律,“它体现的是高校领导通过学术大跃进、学术GDP来创造所谓政绩、跻身所谓强校、名校行列的思路。结果是,论文和项目的数量的确是上去了,学位点也增加了,教师——特别是那些能够及时适应这个学术体制的教师——的待遇也的确是上去了,但是学术的质量却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学术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浮躁风气”。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风气堪忧,此言不虚。尽管我国正大力推进学术体制化进程,但缺乏合理、健全的学术制度和规范建设,例如,多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未形成为大多数研究工作者认同的学术规范。学术风气堪忧,社会大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与推行,导致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与此同时,转型期整个社会一定程度上仍处于较普遍的心态浮躁、诚信缺失状态。这种状态不能不影响到学术界。社会心态浮躁导致学术心态、学术风气浮躁,整个社会环境诚信缺失,导致部分学者不重诚信。竞争意识给研究工作者形成一定的压力,不端行为者受社会环境影响采取了不正当竞争手段,功利追求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取代了学术研究的科学、公正和严肃性,近年来学术伦理道德问题的反复出现,同一切以市场为中心运作和研究业绩用“金钱”换算和衡量有很大关系。

学术风气堪忧,突出地表现在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屡屡出现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这既与当前的学术管理体制有关,与社会大环境和氛围有关,也与学者个人的学术道德和素养有关。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缺乏自律,科研信用意识谈漠,学术道德意识薄弱;一段时期以来项目经费、科研奖励乃至评级、住房分配等机制的不完善,使之存在一定形式的竞争,伴随一定利益的分配,再加上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经费较以前有较大投入,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这一切都成为一些人利益驱动聚焦点。受不正当的利益驱动,应是当前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和不良学风产生诱因之一。事实上即使没有明文规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名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工作者,学术研究起码的准则总该知晓,而有染学术不端行为者多属有意为之。

学术风气堪忧,须花大力气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是要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毋使发展成为研究者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现象,从而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整体状况。笔者以为,首先须尽快改变或修改至今仍普遍推行但存在缺陷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而目前似乎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已到刻不容缓的时候,例如,只要在包括职称评定、项目经费、科研奖励等各类评价指标中过分或单纯注重成果数量包括发表论文数量这一“指挥棒”依然存在,在目前有效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制度及各学术单位规章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学者为了提高论著数量和获得更多奖励,仍会不自觉地一再踏线,甚至因利益驱动而明知故犯,铤而走险,进一步助长不端学术行为的产生。其次,对于被揭露、被曝光、广为流播并已确认实有其事的案例要予以公开、严肃处理,不管其职务、职位、学衔有多高;尤其是影响较大的案例,各级部门不要因学术不端行为者的职务、职位、学衔而“替尊者讳”,有意识予以回避,提供保护伞,以免加剧和扩大已经形成的负面影响,引发和形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更大的诚信危机。要尽快出台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措施,加大学术不端行为者造假成本的付出,以形成震慑作用。

培育良好的学术风气,创建健康的学术环境有诸多工作可做:比如在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建立学术规范体系方面;在重建学术评价机制,推行学术信用管理方面;在建立学术管理透明机制,提升学术研究公信力方面;在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宣传力度方面;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高学术道德素养教育方面等等,也还有许多事情可干。其中,笔者以为,加强学术制度建设、重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推动现行学术体制改革十分重要。

学术体制的缺陷、学术评价的失范与学术风气的浮躁紧密关联,要改革现行的学术体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革现行的评价机制,就此笔者还想多说几句。谈到评价机制问题必然会涉及评价机构,我们注意到,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不断有新的或自封的评价机构出现,尽管背景各异,这些机构都程度不同地企图延揽学术评价话语权,有的甚至试图“包打天下”。对此,我们的回应是:《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三不主义”,即:不自我标榜《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是评价机构;不对外提供《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数据,如确需有关统计,需要方可委托其他机构进行;不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的名义在任何媒体或互联网上发布转载排行榜。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提倡两个“公”,即评价机构应该是公认的;与强调影响力有所不同,我们强调公信力(credibility)——他人评价:如果《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拥有公信力,那必须是在其26年办刊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应该是自封的。

什么是公信力?什么是学术评价的公信力?它来自哪里?笔者认为,公信力必须体现他人评价,具有公众确认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值得信赖)和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多重特征。就学术期刊而言,“学术期刊公信力”大致可定义为学术期刊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受众和社会中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就学术评价而言,所谓学术评价的公信力,就是学术评价机构在其学术评价活动中不断赢得社会公众(包括学术界)的信赖而形成的影响力、说服力和号召力的总和。它是学术评价机构最宝贵的资产。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学术评价机构,必须从完善学术评价机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整合评价资源人手,以达到建立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的目的。为何目前学术评价机制经常受批评,原因在于公信力缺失。

应该建立和推出具有公信力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笔者赞同这样的说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必须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形成对学者学术水平的基本评价;有利于鼓励创新意识;有利于形成质量并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抑制浮躁,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总体说来,要确立以质量为导向,同时遵循定性与定量互不偏废的原则,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社会公众评价、专家意见和文献计量部门有关学术成果、社会反响的统计数据相结合。具体而言,评价指标应该多元化,包括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点击率、下载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等都可加以考虑,但都不能绝对化。总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最终目标之一,不仅要搭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和鉴定的公共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当评价机构拥有真正的公信力,学术评价机制得以重建或有了切实改进,反过来一定会促进学术体制与学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促使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较大转变。

标签:;  ;  ;  ;  ;  ;  ;  ;  ;  

学术体系、学术评价与学术氛围_公信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