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骨肽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观察论文_喻斌田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 湖北云梦 432500

【摘 要】目的:研究注射用骨肽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57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5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次基础上术后给予注射用骨肽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局部肿胀度、骨代谢指标水平及骨愈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局部肿胀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代谢指标BMD、BALP、BGP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骨折术后给予注射用骨肽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临床治疗时间,在胫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注射用骨肽;胫骨骨折;愈合;影响

骨折愈合受骨诱导生长因子的水平及活性高低的影响,内源性诱导因子水平较低或活性不足时骨折愈合延迟,补充外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本文用注射用骨肽协助治疗胫骨骨折,通过观察其对胫骨骨折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7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89例,女68例,年龄在29-72岁之间,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15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6例,男43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8±2.9)岁,骨折部位中胫骨下段者39例,中段者37例,骨折至入院时间在5-48h之间,平均时间(30.4±2.3)h,骨折类型中闭合性骨折54例,开放性骨折22例,其中Ⅰ型23例,Ⅱ型43例,Ⅲ型11例,骨折原因中交通意外伤17例,高空坠落12例,摔倒35例,暴力击打8例,其他4例。观察组81例,男46例,女35例,平均年龄(46.3±2.5)岁,骨折部位中胫骨下段者42例,中段者39例,骨折至入院时间在3-57h之间,平均时间(32.1±2.2)h,骨折类型中闭合性骨折57例,开放性骨折24例,其中Ⅰ型24例,Ⅱ型44例,Ⅲ型13例,骨折原因中交通意外伤18例,高空坠落13例,摔倒37例,暴力击打9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止痛、消肿活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骨肽,将40mg注射用骨肽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予2周[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局部肿胀度、骨代谢指标水平及骨愈合疗效。患肢弃拐后可负重平地连续行走3分钟,每次不少于30步,骨折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及无异常活动,骨折处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符合上述观察指标即可判断为骨折愈合。术后1周观察骨折局部肿胀度,肿胀度分为三级,Ⅰ度肿胀即指骨折部位相比正常皮肤有可见肿胀,但皮肤纹理仍清晰可见,Ⅱ度肿胀即指皮肤纹理明显消失,但未见水泡或腐烂等症状,Ⅲ度肿胀即指皮肤肿胀严重,指压有明显压痕,皮肤表面出现水泡。骨代谢指标包括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骨钙素(BGP)[2]。骨折愈合疗效分为三类,显效即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提前,相比正常愈合时间缩短60%以上,有效即指骨折愈合时间相比正常时间缩短30%以上,无效即指愈合时间未见提前或是延迟,视显效与有效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两组资料,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处肿胀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8.3±1.4)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7±1.8)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处肿胀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注射用骨肽是由新生动物四肢中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内含丰富的促进骨生长发育的活性因子,如骨源性生长因子(BDGF)、软骨源性生长因子(CBGF)、骨生长因子(SGF)、肌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白介素-6、γ-干扰素等,其中SGF、BDGF、CBGF、BMP为已知效用最强的骨生长因子。上述活性因子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的合成,促进软骨内及骨膜内骨化,修复骨组织[3] 。骨肽中的骨诱导生长因子,促进骨折处的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化增殖,增加患处骨骼骨量,促进骨愈合[4]。骨肽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增加了骨钙沉积,利于骨折修复[5];骨肽还可促进骨折周围软组织血管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吸收,减轻肿胀及皮缘坏死等症状的发生[6]。骨肽注射液发挥上述疗效的机制主要是其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破骨细胞凋亡、对骨代谢和血液相关指标具有积极作用以及与内源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骨肽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两个最主要的适应症是骨质疏松症和促进骨折愈合。黄建立[7]考察了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性状态的影响,其将18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间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总骨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f3-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差异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表明骨肽注射液能调节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改善机体炎性状态,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可见,骨肽注射液可通过调节骨代谢参数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注射用骨肽的不良反应极少,偶见红疹、发热等不良症状,未见对患者健康产生过于严重的影响及危害[8]。

内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能诱导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生长,骨折时可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内源性诱导生长因子不足将明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本文将注射用骨肽应用于临床骨折治疗,该药中含有多种骨诱导生长因子,可部分代替内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的功效,为此,本文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注射用骨肽能促进胫骨骨折愈合,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旭东,刘先明,田会军.注射用骨肽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2):56-57.

[2]彭礼林,鲍运平,王永姑.注射用骨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11):1005-1007.

[3]Huang YH. Areview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plex prescription of osseous peptides[J]. Clinic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2,4(23):119-121.(in Chinese)

黄咏红.复方骨肽临床应用综述[J].中国临床研究,2012,4(23):119-121.

[4]王斌,邓高鹏,侯平 . 骨肽与复方骨肽治疗中老年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764-3765.

[5]Wu RJ.combined injection of xianlinggubao capsule in treatment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74 cases of fracture of bone peptide [J].Journal of Snake,2011,23(3):273-274.(in Chinese)

吴容见.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折74例疗效观察[J].蛇志,2011,23(3):273-274.

[6]Ruan LZ.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ssotide injection [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2008,17(5):320-321.(in Chinese)

阮莲芝.骨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5):320-321.

[7]黄建立.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血清骨代谢及炎性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34-1236.

[8]陆洪品血通督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151.

[8]陆洪品血通督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151.

论文作者:喻斌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注射用骨肽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观察论文_喻斌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