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技巧论文_包玉春

小议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技巧论文_包玉春

包玉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由原来的高分低能型转向了有素质、高能型。而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更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来研究这门科学,掌握这门艺术。我们一边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一边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就得抓住班级工作的要点。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有了这样的体会:刚柔相济是做好小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技巧之一。

关键词:刚柔相济;班主任;教育技巧

所谓“刚”字当头,严格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每一个小学生的行为。所谓“柔”,即从爱字出发,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小学生,正确耐心引导教育他们。刚性约束和柔性教育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在思想教育中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是基础,严是手段。从心理学上看,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班主任应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勇于进取、不断进步。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刚性约束和耐心的柔性教育。

那么,如何运用教育技巧——“刚”与“柔”呢?首先,要“以爱动其心”,多鼓励,少批评。在学校管理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反常现象:有的教师上课时尽管声色俱厉,学生却不买账,最后摔书甩笔而去;有的学生与教师赌气、顶嘴、弄得教师束手无策,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于是,怨懑之声每每入耳:“现在的小学生真难教!”

果真小学生难教么?非也!“教师”这个称谓,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至高无上的,其对教师的敬畏心理,超过了对其亲生父母!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又怎么会出现上述那样的反常现象呢?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没有懂得珍惜学生对教师的一份天真纯朴的感情,甚至在批评学生时有意无意伤害了这种感情。这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要让学生爱,先得爱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从而信任你、愿意听从你的教育。班主任应该有一定度量和涵养,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怨恨。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有一次过错,就抓住不放,更不能对某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面进行批评,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在自己身上“找茬”,由此产生对立情绪。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必须认真地、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促使其真心实意地改正。这样就把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而班主任也希望学生信赖他、尊敬他,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和长辈,对他能敞开心灵的大门,倾吐自己的欢乐和烦恼。因而,班主任应该在自己和学生中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协调。

“以爱动其心”体现在:第一是多尊重,少讽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感情。维护学生的自尊,少一些讽刺。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应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与他们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意愿和自尊心。因此,谁不懂得尊重学生,谁就不会取得教育的成功。第二是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的自觉性和进取心。学生难免有不当的行为,但一般不是存心作恶,这时应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疏导办法,重新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意志。只要引导得法,就一定能够矫正过来。

其次,要“以严导其行”,多沟通,多走访。以“严导其行”,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管理,用严明的纪律,严明的规范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要了解学生,通过谈话、家访等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爱好、特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方法。只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就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就会导致各种思潮叠起,教学秩序混乱,学生的品质下降,学业荒芜。所以对小学生施以柔性教育的同时,刚性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实施刚性约束呢?第一,要“严而有格”。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在学校中要认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规范》。在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方面,要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对待是非善恶,教师的判断应该具有鲜明性。第二,要“严而有度”。这个“度”,在客观上应该是合理的,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就我们班而言,有些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笔者让他们自己制定了规章制度,笔者按制度照章执行;这样既不过高,又不迁就。这样的要求,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利的。第三,要“严而有恒”。恰当与必要的严格要求往往会遇到阻碍。这种阻碍可能来自学生的惰性,世俗的讥讽、 社会的压力,也可能来自教师自己不够紧张。因此,对小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到底,课间课余都要亲临班级,切忌虎头蛇尾。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提出要求前须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在执行中勇于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第四,要“严而有力”。即采取学生最能接受、最有效果的好方法。如做到刚柔相济,寓刚于柔,就是严则有方。方法对路,教育就有效果。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柔性的教育”——爱,也需要有 “刚性的约束”——严。“严”与“爱“是做好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两条轨道,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作为教师,言而显爱,爱而取信,信而树威,是编织与加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增进教育效果的诀窍。可以说,小学班主任如果掌握了“刚柔并济”的教育技巧,就会取得教育成功。

(作者单位:甘肃省宕昌县城关第四小学 748500)

论文作者:包玉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小议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技巧论文_包玉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