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论文_胡余建

浅析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论文_胡余建

胡余建 浙江省宁海县桑洲镇中学 31560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人们的需要。初中是学生思维能力初步定型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从本质上做好教育工作。学生更要自觉认识到提高思维能力对自我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 重要意义

一、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意义

1.由学科特点来看。

数学教学除了注重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外,还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初中数学课标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全面突出重点,这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有正面作用。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其他学科自然驾轻就熟。

2.由教育目的来看。

养成思维能力直接的目的就是学习数学技能、提高数学成绩,但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快乐而艰辛的体验过程。数学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科目,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可逐步形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都有利于学生理性地看待问题。

3.由学生发展来看。

思维能力的养成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不轻易放弃的精神,这就是教学的重大意义所在。教师因材施教,以关心、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学生,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以身作则,增进师生友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强大。

二、培养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

学生遇到难题,首先要动脑想一想,这就是思维。思维能力主要是靠后天不断练习、勤加思考多问为什么得来的。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有利于学生进行将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再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的实践活动。

在初中数学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去积极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眼球。设置悬念是学习心理的强刺激,可将传统的“复习和提问”转为“问题和思考”的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电脑、投影等教学多媒体工具能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将抽象化为具体,从“灌输”变成“接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遇到难题首先不要求助他人而是运用课堂知识来动脑动手思考,这个过程是对思维的整合、处理、验证,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特点布置逻辑分层的课后练习。所有的数学家都是辛辛苦苦、呕心沥血才获得成功,要坚持练习,避免重复错误,完成培养思维能力的探究性阶段活动,建立数学思维能力和坚毅性、自制性,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无穷的快乐。

3.全面性和灵活性。

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给出典型的例题,注意比较给出准确的课堂评价,练习中改变习题的思维梯度,而不是单一的机械重复,引导学生自己找题做、自己找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条理性和规范性。

条理性和规范性是思维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板书并提醒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例如在草稿纸上计算时应该整洁有条理,方便检查。数学固有的思维能力有逻辑顺序和分类思想。

三、初中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的原则

1.注重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段论推理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推理,最能体现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在初中几何应用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推理,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应作为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切入点。

教学中,要坚持做到结合综合法和分析法,即由因导果和由果导因。例如证明两个角相等,综合法思路:已知条件→三角形相似或两直线平行→对应角或同位角相等。分析法思路:对应角或同位角相等→三角形相似或两直线平行→已知条件。分析法的特点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一步步地寻求其成立的条件,直至寻求到已知条件上。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条件开始推演,一步步地推到结果,最后推出要证明的结果。证几何题时,在思索上分析法优于综合法,在表达上分析法不如综合法。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在解决问题中,最好合并使用。对于一个新问题,我们一般先用分析法寻求解决,然后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几何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综合法与分析法合并使用的方法去寻求证明的途径,可称之为综合分析法。即先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再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寻求,看它的成立需具备哪些条件;最后看它们的差距在哪里,从而找出正确的证题途径。

2.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育教学手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空间信息分为动、静两类,要对信息快速搜索和分类,抓住中心概念,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师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工具来展示立体图形的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感知。也可借助实物模型,如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时,可以这样设计:将牙膏盒(长方体)、魔方(正方体)、可乐罐(圆柱体)、甜筒(圆锥体)和乒乓球(球)逐一展示,请学生想象一下。

3.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主要体现为逆向思维的灵活性。正向思维形成了思维定势,当正面限制条件多,那么教学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可运用逆向思维,独辟蹊径,优化解题过程。具体方法为逆向思考和改变角度:逆向思考即从结论推回到原因,正难则反,将条件当结论用,将结论作为条件;改变角度即变更主次,变客为主,常能取得意外的收获。

四、总结

数学是一个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的科目,现代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严重。初中教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这种“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新课改的新理念注重知识技巧之外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单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思维忽略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要结合以“学”为主的教学思维,尊重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观察不同班级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的区别,做到因“层”施教。

参考文献

[1]胡卫平 罗来辉 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J].学科教育,2001,(02)。

[2]陈付强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南方论刊,2011,(08)。

[3]张仁清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林崇德 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

论文作者:胡余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浅析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论文_胡余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