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系统中,配电网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网的运行效果会对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供电安全。为此要科学的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配电网涉及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隔离开关以及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关设施,将电源提供给配电网以及用电负荷,满足居民用电需要。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配网可靠性;措施
1配网规划改造对提高供电配网可靠性的意义
对配电网的结构、配电网控制措施进行优化完善,使配电网更加安全、可靠,依据负荷增长以及分布等,建立电源站点,对供电不足的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使配网负荷增长需要得到满足。完善电网结构,减少电网损耗,使配电供电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供电质量,保证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强化中压配电网的建设,优化配电网结构,使配网供电半径得到缩短,使配网线路的网络比例、分段比例得到提升,使负荷转供能力得到提升,让设备能够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避免受到外力破坏,积极强化配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在配电网规划改造时,供电能力、网损、供电可靠性等都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降低网损能够减少成本消耗,实现节电效益,供电能力强化能够增加售电量,使售电收入得到增加,使供电更加可靠,延长年供电时间,使电能质量得到提升,与电压合格率需要相满足,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
2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
2.1配电网结构因素
配电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建设与规划初期,当配电网结构不合理时将严重影响整个配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针对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当配电网,在配电网结构设计时,由于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设计达不到实际安全标准,当电力系统运行时,将出现系统运行不稳定现象。②通常情况下,配电网的供电方法多为“放射形”供电,而放射形供电缺乏一定的负荷专供功能,但缺乏相应配置时,易发生配电系统故障。③配电网配电线路主要由电缆线路、架空混合线路、架空线路等所组成的,且线路尤其是架空线路通常具有连接点多、线路长、接线方法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线路易受多种因素应先出现破损、断开、错搭、挂物等问题,进而出现配电线路跳闸停电事故。④配电线路易受地理条件制约,导致部分通讯通道仍存用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而通常情况下无线通道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当发生配电网故障后,不能进行及时隔离,从而扩大影响。
2.2气候因素
电力配网主要是在户外环境下运行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雷雨天气,电力元件易受雷击而损坏,并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3提高配网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3.1改善配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在配电网规划改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提高供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改造。在改造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样本的正确选取。因为配电网辐射的范围较大,所以如果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改造标准,就会使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在配电网改造的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其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有效缩短线路运行的实际距离。借助负荷的变化来增大配电架空线路的截面。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电力设备的质量及性能。要及时更换性能差,老化明显且消耗较大的设备。
此外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改进技术措施,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而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汇总和科学的分析,以更好地建立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模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配电网建设的整体规划,人们也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规划当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对其加以改进。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水平,还要合理采用可以满足要求的设备和设施。配电网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地提高配电网规划改造的整体效果,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隔离措施,借助真空隔离的方式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蔓延,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损失。
3.2提高配网可靠性的具体方法
配电网运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电网规划的整体要求,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大对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研究,以此来更好地保证其运行质量。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按照不同地区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供电区域的具体特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配网方法,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若为无功补偿型的配电网,在规划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配电网络分布的平衡性,从而更好地提升配电网络运行的整体效果。此外,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还要做好巡视工作,对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线路运行中的问题,要对线路当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应根据其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维护和更新。若经过的地区为地势比较复杂的露天区域,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供电线路进行隔离保护处理。
3.3构建电力配网自动化模式
在分散就地型到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分阶段、分区域,采用差异化的自动化电力配网技术线路。①应该在城市的核心区域中进行电力配网架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近期建设完成的不需要进行重新规划,而超过两年的则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实现电力配网系统的改建。②城区以外的电力配网线缆则应该自故障自动定位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就地电压时间逻辑实现自动化功能及自动隔离。③对于中压公用架空类型的线路,则应该选取架空自动化开关来实现线路故障信息的有效上传。
3.4加强电力配网故障的精准定位水准
作为电力配网系统监控人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技术经验,通过经验制定出更为便捷的故障定位方案、设备配置计划,同时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定位水准还应该加强专业培训,实现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再有,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准性,还需要将车辆定位系统、故障问答系统的建设工作。
3.5应用电力配网故障快速复电技术
这一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配网的快速复电,大大缩短停电时间,该技术是在人力资源、配网结构、信息系统、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建设的,通过对电力配网故障处理流程、复电管理流程的管理,将配网自动换作为技术载体,确保电力配网的稳定、可靠性运行。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配网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同时对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来看,电力配网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对此,应该构建完善的电力配网结构,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方案,提升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钟良亮,张一鸣,赵剑.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相关思考[J].华东电力,2017,42(9):1986~1988.
[2]万凌云,王主丁,伏进,等.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技术规范研究[J].电网技术,2017,39(4):1096~1100.
[3]齐浩宇.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44.
[4]谭琨.配网规划和改造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19(12):82-83.
论文作者:马欣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措施论文; 更好地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