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早期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论文_冯岩

浅析早期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论文_冯岩

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模式对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恢复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康复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恢复治疗;采用早期康复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脊髓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脊髓功能复常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模式对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恢复性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早期康复;脊髓损伤;恢复性治疗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92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an average of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mod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mode.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ime of the spinal cord function and the total time of receiving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IM score and the Barthe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model is ver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Early rehabilit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restorative treatment

脊髓损伤是中枢系统出现的一种严重创伤,青壮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是可导致患者出现终身残疾的一种严重损伤疾病,无论是对患者的家庭,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伤害[1]。脊髓损伤后患者如能够尽早接受规范化、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残疾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残疾程度可以明显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2]。本次研究对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1.8±0.6)岁;脊髓损伤时间1-26小时,平均发病时间(10.3±0.5)小时;治疗组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6±0.5)岁;脊髓损伤时间1-24小时,平均发病时间(10.2±0.4)小时。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采用常规康复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恢复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治疗组治疗方式 采用早期康复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主要措施包括:①良姿位摆放;②翻身训练;③呼吸训练;④截瘫肢体被动训练;⑤二便行为管理;⑥残存肌力训练;⑦功能性电刺激;⑧心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复常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幅度、脊髓损伤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脊髓损伤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脊髓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基本或完全达到症状状态,没有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有效:脊髓损伤症状表现明显好转,脊髓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略受到影响;无效:脊髓损伤症状表现没有好转,脊髓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没有任何改善,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3]。

1.5 数据处理 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TX-*3〗±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前FIM评分为(54.29±3.16)分,治疗后FIM评分为(73.18±3.48)分,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35.82±2.37),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69.05±3.16),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前FIM评分为(55.14±3.32)分,治疗后FIM评分为(97.47±2.13)分,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34.96±3.01),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88.52±2.57),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上述两项观察指标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脊髓功能复常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模式共计实施(25.38±3.46)d,治疗后(84.51±3.29)d患者脊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组早期康复治疗模式共计实施(18.20±2.45)d,治疗后(61.27±3.07)d患者脊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两组患者脊髓功能复常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两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脊髓损伤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后,12例患者的脊髓损伤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1例治疗有效,13例治疗仍然无效,该组脊髓损伤病情控制总有效率71.7%%;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17例患者的脊髓损伤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5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仍然无效,该组脊髓损伤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1.3%。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虽然早期康复方式治疗可以使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提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公认,但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在伤后或手术治疗后即选择单一卧床休养,陷入一种消极等待康复的状态之中。在病情治疗的早期阶段缺乏正确、系统的康复治疗,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压疮、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且长期卧床,对体质和心理康复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4]。

参考文献

[1] 潘洁.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1):241.

[2] 陈银海,姚红华.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2(3):252-253.

[3] 郝定军,何立民,袁福铺,等.脊髓损伤患者后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15(14):269-270.

[4] 刘晓红,闫丽娜.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J].现代康复,2010,4(4):597.

论文作者:冯岩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浅析早期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论文_冯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