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合理地进行人防地下室设计——关于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设计细节的一些思考论文_林泽宇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设计经验,对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设计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总结。力求在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为今后民用建筑中人防地下室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布局合理;细部处理得当;平战结合

随着各地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实施办法的出台,一般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的人防地下室面积有明显的增加,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效提高人防地下室的社会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几年从事人防地下室设计工作,关于如何更合理地进行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从细节入手做了如下思考:

1、人防区位置的选择。

人防区位置的选择,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应尽量集中布置,减少临空墙的长度。同时在位置选择方面,尽可能避开门厅、消防水池、变电所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在某商场地下室见过人防区与门厅贴着布置的情况,如此设计的结果就是,人防门、玻璃门、防火卷帘交织在一个门框中,既不合理又不美观。

2、人防区位于地下二层时如何合理设置主要出入口。

我们知道,甲类人防地下室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应为室外口,对于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而言,汽车坡道往往是作为室外口的最优选择。而当人防地下室位于地下二层时,地下二层的汽车坡道并不能直通室外,无法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使用,此时若为人防单独增加楼梯,不仅不经济,而且无缘无故多出一部楼梯,也影响了总平面的布局。这时我们如何仍然利用汽车坡道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呢?在实际工程中,我的做法是设置一部楼梯从地下二层通至地下一层的汽车坡道起坡处附近,人员到达地下一层后再由汽车坡道通至室外地面,人员行走经过的区域楼板、顶板、梁均考虑人防荷载。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楼梯对室外总平面的影响,又充分的利用平战结合的原则,做到更经济、更合理。

3、人防固定柴油电站的防火分区归属问题。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4.1.1条第3点规定:“与柴油发电机房或锅炉房配套的水泵间、风机房、出邮件等,应与柴油发电机房或锅炉房一起划分一个防火分区”; 5.1.1条第3点规定:“建筑面积不大于500㎡,且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在进风口竖井处设钢爬梯时,可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 5.1.1条第4点规定:“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因此人防固定柴油电站,应当单独划分防火分区。如电站建筑面积不超过200㎡,则可仅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如电站建筑面积超过200㎡且不超过500㎡,则需在进风口竖井内增设一部金属爬梯通至地面;电站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一般不会超过500㎡。

4、如何减小大型人防门对地下室平时使用功能的影响。

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实际工程中,常常遇到大型人防门由于无法完全开启影响到地库停车位的使用,这其中有施工和安装的原因,也有设计不到位的原因。那么对于我们设计方来说,如何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扇6米宽的大型双扇人防门的门厚在180mm~200mm,在门扇两侧中间的位置有圆形的门把手,门把手的厚度在150mm~200mm。所以设计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门把手的厚度,导致门扇无法开平180度,从而影响了停车位的使用(图示1-1)。事实上,我们只需将人防墙稍作偏移处理,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留出门把手的空间,再结合施工方精湛的安装技术,让大型人防门开平180度成为可能(图示1-2)。

图示1-1 图示1-2

5、活门槛防护门的大小梁设计。

活门槛防护密闭门,无论是宽度小的单扇人防门还是宽度大的双扇人防门,实际工程中都存在施工完成后任然有门槛,甚至门槛很高的情况。由于活门槛防护门的大小梁构造要求,导致原本为了消除门槛而设置的活门槛防护门,造成的结果是门槛任然存在,而且门槛更宽了。这其中有施工方的原因,也有设计方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设计和施工人员不明白活门防护门的构造原理造成的。活门槛防护密闭门的活门槛是指在平时状态下没有门槛,而临战状态下可以临时安装门槛。临时安装的门槛需要安装在平时预埋的角钢上。而造成实际工程中活门槛防护门做出了门槛的主要原因就是角钢的安装不到位。活门槛防护门下槛有大小两根并列的梁,两根梁之间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角钢,角钢容易与底板钢筋发生冲突,导致角钢无法完全埋入,从而导致角钢外露,结果就是出现了门槛。所以在设计阶段我们就要充分考虑角钢的安装问题,在活门槛防护门的下槛处,特别是大型活门槛防护门,底板钢筋应当做下弯、打断等特殊处理,留出安装角钢的空间,从而尽可能消除活门槛防护门的“门槛”。

6、风管穿越人防墙的处理方法:两个集齐室+一框双门。

随着现在设计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特别大型综合体项目,地库的排烟要求从塔楼楼顶高排,而塔楼确定后,地库排烟井的位置也就无法想放哪儿就放哪儿,一些防火分区的排烟需要从附近防火分区的排烟井接过来。对于普通地库而言,穿越的是防火墙,而对于人防地下室而言,穿越的是人防墙。那么我们如何更合理地解决这类“风管穿越人防墙”的问题,做到既合理又经济,既能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又不影响平时的正常使用呢?

目前我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在风管需要穿越的人防墙两侧增加集气室,人防墙两侧的风管分别接入两侧的集气室,集气室之间开设一框双门防护密闭门。这样做的优点是,临战转换工作量极小,只需要将两扇人防门关闭即可,不需要安装封堵板也不需要拆除风管。而这两扇人防门也并不会浪费,在战时可以作为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7、移动电站的发电机房如何利用作为平时停车。

人防移动电站的柴油发电机组平时不需要安装到位,平时的发电机房空着十分浪费。在停车位短缺的今天,我们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充分利用人防移动电站发电机房的空间来作为平时停车使用呢?我们只需要在发电机房处设一道单元间双向受力防护密闭门(图示7)。一扇单元间双向受力防护密闭门的造价在20万以内,而在停车位短缺的地段,增加两个停车位经济效益远远超过20万,而且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

图示2

8、人防门的开启与梁的关系。

一些层高较低的人防地下室,或人防地下室的一些层高较低的区域,往往因为设计阶段忽略了梁对人防门扇开启的影响,导致施工过程中人防门无法安装,或安装后无法完全开启的情况。根据图集要求,一般大型人防门的门扇上方要留出600mm至700mm的空间。人防门两侧与人防门垂直的主梁,往往高度较高,如果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其影响,常常会发生门扇开到90度时被梁挡住无法开到180度的情况;同理,人防门前方的梁也会对门扇开启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3]《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RFJ01-2008

论文作者:林泽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如何更合理地进行人防地下室设计——关于一般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设计细节的一些思考论文_林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