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兼职教师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_学生兼职论文

论兼职教师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_学生兼职论文

浅谈兼职教师与高校用人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体制改革论文,用人论文,兼职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兼职教师是伴随着高校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最早产生于欧美等高等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在我国亦有多年的历史。兼职教师在发达国家占教师的比例较大,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师资力量。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用人体制的束缚,兼职教师的发展速度一直很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兼职教师在全国各个高校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高校的用人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所以从总体上讲,兼职教师在我国仍然是寥若晨星。随着高校用人体制的深化改革,兼职教师无疑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谈一点拙见。

一、大力发展兼职教师对促进高校发展的益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兼职教师在我国能否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关键是看兼职教师到底能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多大的益处,其益处的多少决定着兼职教师的前途与命运。总结国内外聘用兼职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兼职教师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有以下益处:

1.有益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现状,促进学术交流。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所以在高校,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师资队伍“近亲繁殖”、“几代同堂”的现象相当严重。由于兼职教师的来源范围广,选择余地大,如果能较大比例地聘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不仅可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沟通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带进学校。这对于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克服“近亲繁殖”,打破高校封闭的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校的专业改造和课程革新,拓宽专职教师的视野,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均是十分有益的。

2.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需求的时间和距离。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这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兼职教师,尤其是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他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应用知识,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动手能力,缩短毕业后适应社会需求的时间和距离都是十分有益的。另外,兼职教师熟悉行业的现状与发展,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专业等的需求状况,他们能够及时反馈社会的需求信息,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可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3.有益于教师的使用管理和提高办学效益。专、兼职教师由于在用人机制上不同,所以在使用管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兼职教师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起点高。 兼职教师可以直接从外校资深教师和在生产、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员中挑选聘用,而专职教师一般都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选拔任用。年轻教师从初登讲台到炉火纯青,最低需要5~10年, 这个期间的教师不仅难以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进行培养提高。(2)好使用。兼职教师没有编制上的限制, 学校可以把同一学科侧重不同方面研究的人员都请来上课,这不仅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社会上人才资源的巨大作用,而且可以减少固定编制,提高办学效益。另外,兼职教师在聘用期间如果责任心不强或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较大等,学校可以及时地辞聘换人;而专职教师如果业绩平平,经培养仍不能胜任教师工作,学校尚需给调换工作岗位甚至要背上包袱。(3)事情少。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只需要按协议给讲课费用即可。 而专职教师,学校不仅要按月发给其工资、津贴等外,而且还要负责其培养提高、职称晋升及住房、医疗保健、退休养老等;甚至还要承担其家属的工作安置、子女入托、上学、就业等事宜。

二、大力发展兼职教师在我国的可行性

兼职教师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即可行性如何,也是其能否大力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充足。来源充足是大力发展兼职教师的前提条件。在我国现阶段,兼职教师的来源应该说是十分充足的。首先是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适当地从事一点有偿社会兼职,这是国家政策允许的。并且兼职只要加以引导并严格管理,完全可以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组织行为。如管理得当,对兼职者双方单位及个人均有益处。其次是时间。兼职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兼职。在我国,工作量不饱满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无论来自何行业何部门的兼职教师,适量地抽出一点时间用于兼课,应该说都是不成问题的。第三是积极性。通过兼课,兼课教师不仅取得数量可观的报酬,而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兼职教师,渴望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得到高校的肯定;渴望自己能够登上讲台,圆少儿时想做大学教师的梦。其它高校的教师也希望在学术上得到同行专家、特别是高校专家的认可,希望有更多的场所和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2.节约经费。和国外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一些小学科和非主干学科,教师年平均授课不足100 学时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教师的实际收入除以其所承担的课时,应该说国家所付给的报酬并不算少。以石家庄地区高校为例,中等收入水平的教师月收入600元左右,年累计收入7000~8000元。如按理论数值计算, 仅此一项(未计算其它福利待遇等),年授课100学时及其以下的教师, 每学时国家要付给不低于70元的报酬,而聘请兼职教师,目前每学时一般只需要20~25元。所以,高校在稳定骨干教师队伍的前提下,较大比例地聘请一些兼职教师,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可以减轻学校的财政压力及后勤上的负担。

3.实际例证。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在国内外都有许多成功的例证。据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的高校都从实际部门聘请了大量的兼职教师,如1987年美国兼职教师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38%,其中公立四年制院校占23%;私立四年制院校占40%;公立二年制学院占58%。1991年度,日本各大学共有教师22.1万人,其中兼职教师9.5万人, 约占教师总数的43%,兼职教师在国立大学占33%,在私立大学占51%。在大力发展国内兼职教师的同时,许多发达国家还把兼职教师的范围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并在聘用的教师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在我国,因缺少兼职教师的统计资料,其具体的数量、比例不详,但据有关文献介绍,解放前我国高校聘请兼职教师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知名教授甚至要兼几个学校的课。建国以来,虽然从总体上讲兼职教师的比例较低,但就我们了解,近年来也确有一些新建院校、成人学校和部分学校的新开专业,兼职教师的比例较大,甚至高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这些院校或专业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足以说明大力发展兼职教师在我国是完全可行的。另外,近几年一些民办院校的崛起,它们有的几乎完全依靠兼职教师上课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

三、大力发展兼职教师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们应把兼职教师作为高校用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大力发展。但兼职教师究竟应如何发展呢?我们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实事求是地确定兼职教师的比例。兼职教师的比例以多少为宜,应实事求是,绝非越大越好。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完全可以从教师总编制中切出1/4~1/3作为流动编制,用于聘请兼职教师。但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地讲,兼职教师的数量应与学校的学制、层次等成反比。对于同一所学校,公共课、基础课,特别是某些专业技术课等可较大比例地聘请兼职教师。

2.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兼职教师,涉及到用人体制的改革,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首先在编制管理上,必须允许高校存在一定数量比例的流动编制,使兼职教师在高校能够合法地生存。其次在经费使用上,国家应进一步减政放权,最好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学校不仅可以有权从工资总额中支付兼职教师的工资,而且可以从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动高校的积极性。第三,各地区各高校应制定出兼职教师的具体管理办法,通过引导和加强管理,使兼职教师从地下转为地上,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组织行为。

3.精心挑选,严格考核。挑选聘请理想的兼职教师,是其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这无疑给学校的有关部门增添了大量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众多的应聘者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而且要注意协调好兼职教师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有时甚至需要有一点“三顾茅庐”的精神。在兼职教师的聘用期间,必须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绝不可放任自流。学校应成立相应的考核组织,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反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把兼职教师作为高校用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大力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能够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实践,相信兼职教师一定能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标签:;  ;  

论兼职教师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_学生兼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