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呼唤从业者专业化的现状--西方新闻专业化的倡导及其启示_新闻专业论文

媒介呼唤从业者专业化的现状--西方新闻专业化的倡导及其启示_新闻专业论文

媒体现状呼唤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西方新闻界专业化的倡导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界论文,从业人员论文,启示论文,现状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2

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新闻从业人员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如同医生一样,把新闻看作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专业”一词即英文的"profession",是指一项事业的从业者须具备高度的专门技能,而且它具有异于其它一般职业的特性。提倡新闻工作者要专业化,实际上就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取得一定的资格,使自己具备相当的自主权去直接对社会负责,并且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倡导新闻是一门专业,目的不在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为“无冕之王”的王冠再加上一轮光环。透视近五、六十年西方新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倡导实际上是社会责任理论取代自由主义理论而产生的一种结果。20世纪以来由于媒体的商业化、垄断化,新闻传播界出现了道德严重滑坡现象,这就惊醒了一批具有良知的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他们呼唤着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呼唤着新闻自律。自律组织、专业化运动实际上都是为了改变媒体现状,但两种途径的效果不一样。施拉姆指出,自律组织可求速效,即可使媒体成品作出非常迅速的改变。而专业化运动效力却是慢慢产生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改变工作人员,而后改变媒体。他认为,改变媒体的根本希望寄托于漫长的工作之上,而不能急切近利。西方新闻界为什么要自律?新闻界如何自律?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西方新闻界为什么执着于新闻是一种专业,为什么强调新闻从业者应该具有专业精神。

一、西方新闻界倡导新闻自律的原因

新闻自由,这个令西方人自豪的口号,是经过几代人经过浴血奋战才得来的财富,它在推翻极权政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奋斗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它并不能保证西方新闻界一帆风顺,永无缺憾。20世纪以来,由于自由报业的过度商业化,其缺点便渐渐显露出来。自由主义理论的第一个缺点就是它面对报业所有权的严重集中并危及新闻自由的基础的现状,无所事事,无法遏止。在自由主义理论形成时期,特别是在美国宪法把它纳入其第一修正条款的时候,作为这一理论基础的假定(人人可利用媒体,形成言论的自由市场)至少有些现实可能性。应当承认,在人类历史上,所有人都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工具的事从没发生过,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18世纪下半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可利用的渠道,与当时有文化的人的数量相称。那时,出版一种刊物,既不需要大笔资金,也用不着复杂的技术,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只要有一小兜铅字就够了。但是,由于垄断,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媒体工业出现重度资本化的现象。现在,英国成立一家全国性日报,创立和营运的成本已逾2000万英镑,成立一家新的有线电视台,至少要3000万英镑。另外,激烈的竞争带来残酷的兼并,再加上广告主的介入,人们利用传播工业的可能性要比原来要小得多,许多弱势群体越来越边缘化了。另一方面,自由主义理论还导致了黄色新闻的流行,形成新闻自由的滥用。新闻自由的无限度,致使它正在吞没新闻本身。美国新闻自律正起源于与黄色新闻泛滥相斗争的历程。1896年10月5日起,《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Adolp·S·Ochs)决定每天于《时报》报头上刊出一句格言,即“本报所有新闻都是值得刊登的”(All The NewsThat's Fits to Print)。这有两层涵义:第一,《纽约时报》上的消息,没有诲淫诲盗的黄色新闻;第二,该报的消息,都是确实可靠而有益读者的。这可以说是美国报业自律的开始。另一位美国报人普立兹,也是从反对黄色新闻起步迈入倡导新闻自律的行列的。美西战争后,普立兹对于黄色新闻感到厌倦,退出与赫斯特的竞争。1903年,他捐助哥伦比亚大学二百五十万元,建立新闻学院,培养报业人才,藉以提高报业水准。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理论的这些缺陷,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社会责任理论击中了自由主义理论的致命弱点,同时也想提出挽救在商业化大潮下,金钱抢占责任、新闻道德沦丧的现象的办法,其办法之一,而且是主要途径就是新闻自律。他们认为,报业要维护新闻自由,而不危害个人与社会的权益,便必须在新闻报道与意见批评方面建立严格的专业标准。才不致逾越新闻自由的范畴。而这种严格的专业标准,就是新闻自律。因此,可以这样说:近代西方新闻自律运动,是社会责任论的产物,也是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行。新闻自律的核心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律,因此新闻自律的进一步发展,就导致了西方新闻界对专业化的倡导,专业化运动实质上正是新闻自律的要求。

二、倡导专业化——新闻自律的发展

要新闻自律,就必须有自律的组织,自律的标准,自律的纪律。在西方国家,新闻自律的组织是新闻评议会等机构;自律的专业标准,就是各种新闻道德规范;自律的纪律就是评议会的制裁办法。西方在实践新闻自律时是十分审慎的,因为他们不希望政府干涉新闻自由,不希望政府参与自律组织。在他们看来,维护新闻自由是推行新闻自律的目的,而新闻自律又是巩固新闻自由的手段。这些考虑有其合理的一面,即保障了新闻自由不受侵犯,但也导致了自律组织的约束力不强。大多数国家的评议会本身并没有任何制裁力量,它既不能开除任何报纸的会员资格,也没权使任何报纸一定要怎么做。因此,这就凸现了这样了一个问题:如何使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自觉遵守自律组织的规范和纪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正是倡导新闻队伍专业化的动机。要使新闻自律的规范、纪律具有约束力,就必须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约斡·赫尔顿说:“关键是要有好人,”“在新闻实践中新闻道德是否会受到尊重,取决于老板或高级负责人及编辑记者们的人品如何。”(注: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第248页。)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谈到美国报业现状不良现象时,指出:“法律与舆论形成的外界力量,可以经由种种方式,来阻遏报业的不良表现;但报业的良好表现,最终只能求诸于那些操作传播工具的人”。施拉姆认为,新闻与法律、医学一样,都是一种专业。一般来说,从事一种专业的人都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专业人员在被获准从事于某一专业之前,必须显示出有专业的独特知识,他们为了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往往要花长的时间在专业学校中学习;第二,每一专业人员都有良知,一般表现在行为规范之中,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某一专业,他就必须接受该专业准则规定的责任,否则,他将被禁止继续从事这一专业;第三,一个专业往往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专业人员往往有一些公众服务需要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去完成,历史上已有很多先行者为他们在这点上做出了榜样。然而事实上,新闻从业人员在上述条件上同法律、医学从事人员有明显的出入。新闻媒体注重的是从业人员的技术,而不是专业意识,新闻教育追求的是职业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为了专业意识的培养,正如施拉姆指出“今天大众传播事业所加于大学新闻学院的影响力量,只是要他们变成职业化,而将专业化。”(注:韦拍·施拉姆著,程之行译:《大众传播的责任》,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第368页。)。正因为如此,倡导新闻的专业性尤为必要。

从新闻道德的滑坡,到提倡社会责任再到提倡新闻自律,最后到倡导新闻的专业性,这似乎是一条逻辑性很强的发展道路。但它却不能阻挡西方新闻现状的进一步恶化。因为这个推理忽视了一个基本前提:新闻从业人员是老板的雇员,老板办媒体的目的就在于赚钱。西方私有制使媒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走上极端,使新闻原则遭到商业逻辑的践踏,公众利益受到市场规则的侵袭成为必然。加利福尼亚大学等4所高校的传播研究者曾对1994年到1995年间的2500小时的电视节目调查分析后发现:57%的节目含有暴力内容,一些有线电视台宣扬性和暴力的节目甚至高达85%。(注:转列自邵培仁:《预警·审判·挽歌》——评布热斯基的媒介失控论,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第49页。)受众特别是贫困、老年受众接触媒介的机会更少了,只有出得起高价,买得起设备,付得起各种费用的受众才会有“上帝”的感觉。媒介在确定目标受众时已有意识地把不具有购买力的弱势群体排除在外了。1978年,CNN创造人特纳向广告商推销他的新有线电视频道时就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并不把贫民窟连上”。

三、专业化的倡导对我国新闻界的启示

搭着别人的脉,给自己开药方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提倡专业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国家新闻界道德滑坡的倾向,就认为倡导新闻队伍专业化对我国毫无意义。相反,笔者认为从我国新闻界实际情况看,倡导新闻队伍的专业不但必要,而且在遏止新闻道德滑坡上会比西方国家更有效。在我国倡导新闻队伍的专业化其所以必要,同西方国家一样,在于新闻道德的滑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新闻界别无选择地受到了商业化倾向的影响:媒体上广告式新闻频频出现;网上新闻粉墨登场;有偿新闻屡禁不止;黄色新闻开始泛滥。在广西,今年一月前半月,《梧州日报》中明鲜的广告式新闻就出现五条之多,如《金嗓子高歌迎新年》、《新华电池集团一月产销大旺》等等;《南国早报》为了争夺读者,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连登了三幅靓女被脱衣,想脱衣,急不可奈脱了衣的艳照,令人目瞪口呆。这些情况当然不限于广西,在全国新闻界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新闻从业者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新闻工作的使命、理想、社会公器之说都是空谈多余的,一切都要从市场的眼光去衡量,去取舍。香港黎智英的市场新闻学很能代表这样一种思潮,他的《苹果日报》为何成功?黎智英认为市场的力量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市场新闻学的主要观点:“今天的传媒竞争如此激烈,读者受不同传媒的轰炸,选择和变化也越来越快,如果传媒不跟着读者的路向去走,就容易被淘汰。因此今天的传媒不能按照传统的新闻做法去做,要不停地从读者那里找他们的兴趣,跟着读者的改变去改变。”因此《苹果日报》内容上追求煽情,挖隐私,题材上声色犬马,政经副刊,无所不包。要挽救新闻道德的堕落,当然要综合治理,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是一个重要方面。提倡新闻事业的专业化,保证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我国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将取得比西方国家更好的功效,这是由我国新闻界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一支40万人的浩浩荡荡的新闻大军。一方面,由于新闻教育滞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风气不正,许多人并未经过严格的职业道德培训,便仓促上岗,甚至一些素质低、品行差的人也通过各种关系混了进来。这些人往往缺乏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专业理念,缺乏对新闻事业社会责任的理性认识,或者把新闻等同于宣传,或者把新闻当作谋利的工具。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现有素质状况,决定了我国倡导新闻专业化尤为必要,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我国新闻界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我国倡导新闻队伍专业化比西方国家更易取得成绩。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社外资本开始介入新闻媒体,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与媒体组成股份制单位、与媒体合组经营公司、收买或租赁媒体部分版面等方式,渗入媒体。但是,我国媒体单位绝大部分还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媒体后的指挥者不似西方国家,是单个商业个体。这种体制虽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缺憾,但对推行新闻事业的专业化有益。首先,我媒体虽然也在商业化联姻,但由于媒体的所有权是国家、集体,所以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选择上较之西方媒体,更容易倾向社会责任;在坚守新闻专业理念上,较之西方,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有更大空间。其次,由于新闻体制的不同,中西宏观调控能力不一样,我国宏调控制能力强的优势有利于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朝专业方向迈进。我国新闻媒介在投入市场经济大潮中,与西方媒体挤入市场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我国一些有影响的大媒体在进入市场竞争之前,已有相当规模,相当的影响,拥有一定的受者群,继承了一些优良传统,与西方许多媒体白手起家不同。因此,我国这些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无须通过黄色新闻,虚假新闻来哗众取宠,相反,这些媒体如何保持自己舆论导向的优势,将成为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些媒体来说,如何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如何遵从新闻规律办事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国许多大报都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他们的发展方向,实质上就是新闻事业专业化的方向,他们将影响我国新闻业其他媒体的走向。

西方之所以倡导新闻专业化,是在守护新闻自由与抵抗新闻自由滥用的二难处境中选择的。这一点对我们的新闻实践同样具有启示作用。我们不能因为新闻在走向市场过程中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阻止新闻的市场化。面对商业化趋势,要防止新闻道德的堕落,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下述两条是不可忽视的;一是使新闻走上法制轨道,二是使新闻走上自律之路。法律将保证新闻媒体根据市场机制开展新闻活动和经营活动,使公平竞争、信息共享成为可能;新闻自律尤其是新闻队伍的专业化,将使法律、行政不宜插手的区域也有了自觉的捍卫者。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实质上是为新闻事业种下“牛痘”,增强新闻事业自身的免疫力。

收稿日期:2001-11-20

标签:;  ;  

媒介呼唤从业者专业化的现状--西方新闻专业化的倡导及其启示_新闻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