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论文_杨有兴,黄细金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论文_杨有兴,黄细金

杨有兴 黄细金(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中西小学 广西 贵港 537109)

【摘要】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无论在家教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原因;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58-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亲戚家寄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无论在家教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出现暴力违法犯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早期教育缺位和亲情教育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有些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占的比重较大,监护人多为隔代老年人,由于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明显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要么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长期下去会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要么以打骂与训斥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该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学校教育不到位。现在,很多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小学除讲授文化课的智育教师外,思想品德教育、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爱慕虚荣,价值观扭曲

作为父母,他们长期在外出打工挣钱,平时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心里也非常清楚自己对子女的感情缺失。许多家长往往以为用经济手段就可以弥补感情缺失。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许多留守儿童正是花惯了过多的金钱,虚荣心膨胀,“拜金主义”渐渐滋生。他们只知道享受,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更谈不上感恩回报。

(二)行为失范,积恶成习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亲身教育和严加管教,生活寂寞,感情空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消除寂寞,他们要么沉迷于网络,要么看一些不健康的课外读物,甚至与社会不良人员混在一起。由于隔代监护人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根本不知道留守儿童在干什么,或者忙于家务,没有时间深入了解,所以对留守儿童不能进行有效调教。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就很容易染上一些恶习,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我行我素,漠视老师的教诲,对抗师长,逆反性极强。

(三)情感迷茫,自卑自怜

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中的烦恼和挫折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道路上的迷茫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鼓励与引导。自卑感和失落感由此逐渐加深。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处在道德情感发展的特殊时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赞赏和鼓励,极易形成懦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

(四)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由于隔代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真正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产生了多种安全隐患。留守儿童从离校到家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学校和家庭管理的空白。在这个时间段,极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学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隔代监护人又缺乏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在回家路上伤人或被人伤害,有时还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家庭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一)要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其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我们老师要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帮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消化其烦恼。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及时纠正和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文明”、“爱国”、“诚信”、“友善”等为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留守儿童热爱祖国,同时还要注重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惟有好好学习才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现在已将《千字文》、《弟子规》等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但可以让留守儿童学到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又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回报社会。

(三)改进沟通方式,加深亲情关系。为了加深亲情关系,每个学期至少要开一次家长会,学校要邀请留守儿童的父母双亲和子女一起参加家长会,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融合亲情关系。家长会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将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向家长作一个全面的汇报,然后再请家长们说说他们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班主任老师再个别地同每个家庭单独交流。如此一来,留守儿童就会深入地了解到父母在外生活的艰辛,其心灵必然会受到震撼,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会了如指掌,下一步的教育就会有的放矢。

(四)培养学习兴趣,注重综合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逊色于一般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分层教学及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在优势科目学习中的闪光点放大出来,这种优势和兴趣反过来又会促进留守儿童对弱势科目的学习。

总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什么时候农民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监护体系,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才能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均衡教育问题,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杨有兴,黄细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论文_杨有兴,黄细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