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_行为科学论文

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_行为科学论文

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阶段论文,趋势论文,理论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不同意理论界关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三阶段”的划分,而提出了“六阶段”的见解,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管理丛林阶段、文化理论与战略管理阶段和企业再造阶段。对于企业管理理论的这种发展,仅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解释是不够的,它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其发展的规律性即是管理二重性矛盾运动方式的表现。文章还认为,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及其生产组织正在发生第二次革命,其特点是在“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新的管理观念与新的组织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综合、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

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企业管理理论是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企业管理学界一般认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有三大阶段,对这三大阶段又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第一种认为企业管理发展的阶段是经验(或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第二种认为应分为古典管理(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以前的经验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笔者认为,上述划分均有不妥之处,因为,第一,划分时代应有统一而科学的标准,就像马克思用劳动工具和怎样生产来划分经济时代一样。企业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应是,每个阶段对前期理论有重大突破,同时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本质特点以区别于其他阶段,来满足不同时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的需要。同时,在不同的时代,管理理论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矛盾将应运生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第二,现代管理阶段的划分太笼统,不能突出其特点,且几十年上百年后,现在的“现代管理”就肯定不能称为哪个时代的“现代”。所以用时间段作为划分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上述两种划分方法正好在这两方面模湖不清,不能科学地把握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特点和理论上的突破。例如在第一种划分中,现代管理划分,忽视了行为科学同后面产生的新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种划分中,古典管理的划分又忽视经验管理同科学管理的重大差异。

按前面所说的标准,企业管理理论应有如下的发展阶段:

(一)经验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即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出现起,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结束为止,经历了100多年。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集中在一起,共同进行产品的生产,因此经验管理主要是解决生产中怎样分工协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怎样减少资本的耗费,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样,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就是当时管理的主要内容。

经验管理突出的特点是没有完全摆脱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仍然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人凭自己的经验来操作,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凭自己的经验来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也只是靠师傅传授自己的经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时基本上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

(二)科学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上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经历了约半个世纪。

科学管理理论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逐渐形成。这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起了较大的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过去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化、标准化,用科学管理来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

适应这种需要,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的是美国的泰罗(F·W·Taytor)和法国的法约尔(Henrie Fanol)。

泰罗研究的中心是工厂的生产管理,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其理论主要包括:(1)劳动方法的标准化;(2)工时的科学利用;(3)实行有差别的、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4)按标准操作法对工人进行训练;(5)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作业职能;(6)劳资双方合作;等等。

法约尔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高级的全面的经营管理。他认为工业经营活动,应包括6个方面内容:(1)技术活动;(2 )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并且提出管理必须遵循的14项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命令统一;(5)指挥统一;(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职工报酬;(8)集权;(9)管理层次;(10)秩序;(11)公正;(12)人员稳定;(13)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4)集体主义精神。

泰罗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厂管理与法约尔的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框架;其基本原理仍是现代管理的基础。

(三)行为科学阶段

行为科学产生于40年代末,但在70年代后,其理论又有若干发展。

传统的经验管理基本上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大大地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泰罗用定额奖惩的办法来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当时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30年代初资本主义特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进一步促使劳资矛盾激化,劳动生产率又大幅度下降,泰罗的科学管理开始失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的学者通过长期实验,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lton Mayo)和罗伯特利斯伯格(Fritzj.Rrethliberger)。他们从2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工厂实验,并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以下几条原理:

1.工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成员。因此,工人不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

2.企业内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们之间相互依存。

3.新型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以后行为科学不断发展,出现了“人类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X—Y理论”、“团体动力学”、“管理方格”等理论。

行为科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缓了劳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至今仍为许多管理学者以及企业所研究和应用。

(四)管理丛林阶段〔1〕

这个阶段从60年初到80年代初,约经历了20年。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60~80年代,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速;生产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程度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深刻;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关系和劳资矛盾更加复杂。面对这些变化,以往较单一的管理理论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局面,这就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将过去的理论有机地综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因此出现了多种理论并存,同时又相互渗透,综合作用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理论派别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等。

(五)企业文化理论与战略管理阶段

进入70年代后,国际社会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改变了国际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同类型、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企业经济越来越多地受非经济因素制约;等等。这些新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管理者将企业内部每一个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要求在企业内部形成团结、协作、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0年代初,美国的威廉·大内等学者通过日美企业管理的比较后正式提出企业文化概念和相应的理论。认为美式公司,强调个人主人,进度、数字、利润,显得急功近利而缺乏远见,而日本公司却有团队意识。尤其是在精密分工后,企业的效率往往有管理者的经营哲学思想在起作用。美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经过对比后得出一个结论:即日本的奇迹来源于日本式的管理。在日本最成功经验管理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是计算机或科学管理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70年代,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还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因为50年代以来,跨行业多种经营的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公司处理的事务更加复杂和相对独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公司的管理往往采用高度分权的方式,在实践中,这种高度分权的管理方式日益暴露出只顾局部利益而忽视公司整体利益的缺陷,这样就需要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加以克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70年代中产生了战略管理。

(六)企业再造阶段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的经济发展经过短暂复苏后又纷纷跌进衰退和滞胀的泥潭,国际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组织结构臃肿,生产经营过程复杂,最终导致“大企业病”产生和日益严重。1993年美国的麦可·汉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钱辟(James Champn)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所谓企业再造指“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化的改善”〔2〕。

这个理论认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中创立的劳动分工论是建立在大量生产基础上的,而现在是“后工商业”时代,市场需求多变,企业不能再以量求胜而是以质、以品种求胜,按劳动分工论组建起来的公司无法发挥高度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及市场应变能力,因为社会大生产的发展,使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协作越来越紧密,相应地企业行政管理结构和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样管理及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管理效率不断下降,企业应付市场挑战的能力越来越呆滞。所以要求“彻底抛弃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而面对市场需要,在拥有科技力量的状况下,去重新组织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在重组中,强调将过去分割开的工作按工作流程的内在规律,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重新整合和恢复起来,通过水平和垂直压缩,合并工作、扁平组织、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节约开支,从而达到企业减肥和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

二、企业管理发展的规律

自有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以来,企业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约两百年的时间。科学管理阶段以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周期越来越短,到现在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较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但是企业管理科学为什么会发展,其发展规律是什么呢?仅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解释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管理虽然涉及到生产力并为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但本质上它并不是生产力而是上层建筑,同生产力、生产关系均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的关系,它的运动和发展有自己的客观规律,这正是企业管理学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因为研究这个规律,可以把握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和态势,适应社会、生产和市场的发展需要,这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基础性意义。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知,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源于该事物内在矛盾运动和环境条件。其规律性表现为该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实质上就是内在矛盾运动。

“管理”这一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管理二重性的矛盾运动过程。

所谓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即一方面具有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组织社会生产力的性质——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时又具有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由上层建筑去维护、完善生产关系,去组织一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去发展生产力,去组织社会生产,这是管理的共性,它不以人们意志和社会性质所转移,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必须通过管理去组织生产,只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程度或阶段,决定了采用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另一方面,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本身就体现为一定的秩序、规章、制度、法律、文化、伦理道德、信仰信念以及价值观念等等,正是通过这些内容来构成了管理的组织、约束、分配、激励、调控等机制,也正是由于这些内容,才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一定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一定管理的社会性质,这正是管理的特殊性,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两大内容所构成。

既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一对矛盾,那么,运动过程中就表现为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相互斗争的辩证关系。

首先,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双方的相互依赖性上。管理的自然属性离不开管理的社会属性。因为,生产本身是社会的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条件下进行的,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管理的自然属性,无论它怎样发展,都只能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发展,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组织分工和协作,从而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生产。例如,小生产有小生的组织管理方法,就像组织作坊生产那样的经验管理;机器大生产又有机器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式,如像科学管理等等。此外,管理的实质,不外是实现生产目的的一种手段,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关系而独立存在。所以说,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必然要依赖于由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所决定的社会属性,而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依赖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这样它本身才有存在的意义。因为,无论任何社会的生产目的。首先必须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就是说,不组织生产,就不会有生产目的,也就不存在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管理的社会属性。由此可见,管理二重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如果二者相分离,就不可能形成管理这一事物。

其次,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相互区别、相互斗争,共同处于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自然属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协作的日益深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它始终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在生产关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也不停地进行,而且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必然呈现出这种趋势。另一方面,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的管理的社会属性,却不象自然属性那样活跃,它是相对缓慢地、滞后地发展。因为它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前所述,管理的二重性不可截然分开,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必然产生矛盾和摩擦:自然属性要求社会属性适应它,和它同步发展,而社会属性往往与它不同步,于是便出现斗争。显然,当两者协调时,就促进了管理的发展,否则就阻碍着管理的发展。斗争的结果总是社会属性被迫同自然属性协调。因此,管理科学总是要发展的;然而,由于这个矛盾运动过程总是具有相特性,因而管理科学的发展也就呈现出了阶段性;又由于各个阶段中,外部条件的差异和矛盾斗争的主要方面的不同,使各个阶段管理理论的重心也有所区别。

管理科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证明这个理论的成立。

科学管理阶段的理论,由于改变了传统管理的观念,将工人从会说话的机器看作是追求物质利益(金钱)的人,促使衡量劳动量的各种定额和标准的出现,并提出了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这样就调节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使管理的社会属性适应自然属性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管理成为科学,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

行为科学阶段,重新认识了企业中人的价值,对人性进行了假设,又改变了管理的观念,提出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金钱)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的心理、社会需要,这样又调节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关系,使管理的社会属性适应了自然属性的发展,从而使管理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管理丛林阶段,将各方面理论综合起来,加以发展,使管理的两重性相互适应,于是管理科学又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阶段,更加重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调整,特别强调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促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将过去建立在对抗基础上的管理理论发展到非对抗基础上的管理理论,这样,在更深刻更广泛的领域里协调了管理二重性的关系,使管理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企业再造阶段,是在科技水平、生产力高度发展,全球市场竞争高度激烈的环境里,对管理的组织方式和工作(即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反思,强调组织结构冗肿,过程复杂将不适应现代生产和竞争的要求,因而应在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及企业文化条件下对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这样又使管理两重性在新的形势下相互适应,从而又将管理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是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企业运动中的客观需要而发展的,其发展的规律性,正是管理二重性的矛盾运动方式。

三、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管理二重性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过去的企业管理方式,又开始暴露出很多弊病,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停滞,在国际竞争中常常遭到挑战。其深刻的原因是:第一次管理革命所形成的管理观念和相应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再适应生产力和市场的发展水平,取而代之的将是第二次管理革命形成的新模式。

所谓第一次管理和生产组织的革命,是相对于作坊式生产和经验管理而言的,指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出现,以及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以标准化为条件,大量生产为特点的管理理论和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已延续了约70年了。

第二次革命是以当前正在发生的两种相互联系的理论变革为基础的。一方面是管理观念和意识的革命,这正是以企业文化管理为代表的一次管理理论的飞跃。它一改传统的对抗管理理论,建立了非对抗的协同管理理论,使管理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涉及观念、意识层次的全新的领域,使管理的“软件”更加充实,充分地体现出管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以战略管理、预测决策、管理组织构架、生产组织方式和其他管理手段为主的管理科学也不断发展,使管理“硬件”日益精确、充分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特别是管理组织与生产组织形态的变改,一反传统的、建立在过度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大量生产为特点的组织形态,而确立了市场需要的转移,更高效更灵活的组织方式。

总之,第二次管理革命,是在“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新的管理观念与新的组织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综合、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

注释:

〔1〕这个阶段是根据孔茨1961 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书》而得名的。

〔2〕麦可·汉默、 詹姆斯·钱辟:《改造企业——再生策略的蓝本》(Reengincc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Revlution ). Tranlation Copyright C 1994 by NewtonPublisshing Co.Ltd.

标签:;  ;  ;  ;  ;  ;  ;  ;  ;  ;  

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_行为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