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胡娟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和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规范化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各100件外来器械,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由本科室20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比较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外来器械的管理未达标率。结果:培训后的知识、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研究组的外来器械管理未达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以及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

外来器械作为医院正常情况下的非常规配备通常会在各医院间传递,其存在的卫生隐患不容忽视,若不加强管理则有可能引发院内感染,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危及患者安全[1]。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和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规范化培训前、后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共200件外来器械,试探究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和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规范化培训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各100件外来器械,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器械类型:骨科相关器械24件,脊柱外科相关器械48件,神经外科相关器械28件;污染程度:轻度污染74件,中度污染26件。对照组:器械类型:骨科相关器械25件,脊柱外科相关器械49件,神经外科相关器械26件;污染程度:轻度污染76件,中度污染24件。将两组外来器械的类型分布与污染程度进行组间对比,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两组外来器械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同一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20名工作人员中有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2名;文化程度为: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15名;工作年限最短1年,最长21年,平均(11 ± 3)年,其中工龄不足3年者1名,工龄3至5年者2名,工龄10年以下者5名,工龄超过10年者12名。

1.2 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分层培训以及分组培训三种培训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即:①分组培训:根据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理论、操作要求进行分组培训,各区域组长作为授课教师利用工作间隙为工龄少于3年的护士进行特殊岗位工作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为腹腔镜器械、外来器械以及精密贵重器械的操作培训,以提高其特殊岗位实际操作能力。②分层培训:按照工龄不足3年、工龄3至5年、工龄10年以内、工龄10年以上为标准将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工作人员分成N1至N4四个层次,每月为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开展1次护理基础公共科目的培训。培训要求N1层次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了解外来器械的处理方法、规程以及包装标准;要求N2和N3层次的工作人员除了掌握N1层次所需掌握的内容,还需要掌握外来器械的多种灭菌方法,能够正确选择灭菌方法、熟练进行监测操作,准确评估清洗质量,掌握外来器械的包装方法及标准;要求N4层次的工作人员除了掌握以上培训内容,还需做好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灭菌、包装等各个环节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做好区域质控与组织查房,能够熟练利用PDCA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出现新技术时能第一时间掌握[2]。③集中培训:每月组织1至2次集中培训,利用PPT展示科室规章制度、外来器械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操作的考核。

1.3 观察指标

比较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外来器械的管理未达标率。未达标的判定标准为:在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包装、发放等整个管理流程中若发生了包装盒过大或过重、包装湿包、清洗不干净、数量丢失等情况;因为人为原因未能及时灭菌或运送不及时,因此而影响到器械的使用,使得手术不得不延后[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200件外来器械和20名工作人员,其基本数据均录入至SPSS - 19.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 , %),利用软件可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表现为( ± s),利用软件可检验t值。假设P < 0.05,那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后工作人员的知识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研究组的外来器械管理未达标率为2 %,低于对照组9 %的未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外来器械是指并非是医院采购、而是由租赁公司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向医院提供的医疗器械,常规情况下外来器械并不会成为医院的常规性配备,但近些年来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外来医疗器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也将外来器械的管理纳入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中来,在日常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需要严格把关,为外来器械进行消毒与杀菌,以提高其灭菌质量,确保其使用的安全与手术的安全进行[4]。而外来器械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有着较高的无菌要求,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故在管理上需要与多个部门科室进行沟通与协调,面对巨大的挑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便能够做好对外来器械的处理[5]。本文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采取了规范化培训,制定了明确的培训内容,并采取了集中培训、分层培训、分组培训三种培训方法,旨在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而间接提高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效果,而从结果可知,培训后的知识、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 < 0.05),研究组的外来器械管理未达标率低于对照组(2 % vs 9 %),可见规范化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效果。

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有显著应用效果,医院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红霞,何桴铖.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器械管理方法探讨[J].名医,2019(02):286.

[2]谢小琴,余瑛.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9(02):173-174.

[3]吴军花.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127-129.

[4]敬世霞.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174-175.

[5]刘伟,冯莉莉.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3):3284-3286.

论文作者:胡娟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胡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