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不完全就业的平衡_失业率论文

论我国农村不完全就业的平衡_失业率论文

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均衡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是经济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通常可分为公开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两种,后者确切地应称之为非充分就业。所谓非充分就业是指低效率的就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它资源大量过剩。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公开性失业率一直较低,绝大部分过剩劳动力以牺牲效率的方式在生产单位内部隐蔽起来,主要表现为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企业存在大量冗员,即城乡非充分就业,特别是农村的非充分就业问题相当普遍。本文尝试运用非均衡分析方法来考察我国农村的非充分就业问题,说明长期就业政策的重要性。

一、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的结构性制约

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劳动力供求总量失衡或结构失衡的结果。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失业是由产品的总供求失衡造成的,在社会总需求水平不足时,如果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就会导致非充分就业,只是象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凯恩斯扩张性经济政策的闲置资本,前几年刺激性需求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的事例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否定。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的非充分就业与产品市场的相关性较弱,它是在劳动力总量失衡制约下的结构性失业,如果我们把劳动力的总量失衡分成两个部分:城市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和农村劳动力的供需失衡,那么,问题就可变成在城市劳动力供需失衡制约下的农村劳动力的供需失衡。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城市劳动力的供需失衡现状。

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开性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80年代以来,城市公开性失业率大致在2%~3%之间,但是城市隐蔽性失业却非常严重,大约在30%左右。长期以来城市劳动力的配置由政府计划决定,政府以低工资保障就业的制度使劳动力供给大大增加,而企业对劳动力的真实需求却不能得到反映,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加之受劳动力就业的非流动性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使企业内部“滞存”了大量冗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为提高效率,企业势必要裁减部分在岗人员,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下岗问题。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如果把他们推向社会,政府根本无力承担,最后还是要求企业内部自行消化一部分,所谓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只是将非充分就业问题部分地予以公开化而已。那么由公开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构成的城市失业率能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较好的改善呢?答案并不乐观。因为城市经济以使用资产密集型技术的工业部门为主。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呈要素比例刚性,由超额劳动力供给造成的低工资并不会改变这种比例,虽然经济增长将使资本供给不断增加,从而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但是城市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将部分抵消这种作用;其次,由于工资刚性和福利就业政策使较低的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企业不愿也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特别是现代工业部门偏好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这将相应地降低城市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必将淘汰一批落后产业、落后产品和落后企业,这势必对城市的失业问题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城市自身的失业问题(公开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仍将比较严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解决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问题的硬性约束。

二、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的需求制约

构成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因素较为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城市吸纳、乡镇企业吸纳和农业吸纳三个方面。

从上文的分析中得知,城市自身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现在常年外出的民工大约在6000万人左右,相当一部分集中于大城市,这明显加剧了城市劳动力的供需失衡,特别是对城市隐蔽性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替代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特别是一些脏、累、苦的活由农民工替代了城市工人,现在这种替代现象已表现得比较明显,一些城市感到难以承受。“九五”期间国家劳动部门争取的目标是将城镇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到4150万人,但是在此期间城镇劳动力供给有5000万之多,缺口相当大。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很多省市明确规定,企业招工应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进行。

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量中大约有80%的劳动力是在乡镇企业实现转移的。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表现出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步降低,这可以从乡镇企业的职工人数增长率与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之间的差额正在逐步扩大的统计数据中得到印证,如下表所示:

年份 职工人数(万) 固定资产原值(亿元) 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与职

工人数增长率差(百分比)

1992 9264.8 2980.519.3

1993 9609.1 3385.210.3

199410600.0 4512.223.1

199511200.0 6015.227.5

资料来源:《经济改革》1995年第4期

可见,“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法”和“乡镇企业吸纳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的非充分就业问题,而且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大量的资本,这恰恰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生产要素。有资料表明,目前每增加一个劳动力需要3000元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每新增一个劳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000—8000元;为使目前农村1亿多剩余劳动力得到就业, 所需资金非我国经济所能承受。

那么,我国农业生产本身是否有能力吸收其剩余劳动力呢?事实上我国农业本身确定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目前人们只是基本达到温饱状态,人们的饮食远未达到营养丰富、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的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大增加,而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从1985年以来只是缓慢上升,前几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就是其供需失衡的表现;另外相邻发达国家如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需要进口大量农产品,因此增加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空间很大。根据生产函数分析,增加农产品供给需要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土地方面分析,全国耕地中78%是中低产田,20亿亩“三荒”,40亿亩草原,可养殖海面850万亩,1500万亩可养殖滩涂和4500 万亩可养鱼的低涝盐碱地未曾开发,已经开发的3亿亩淡水水面和2亿亩浅海及滩涂多数未曾有效利用,处于半闲置状态;从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例看,农产品生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资金不多,如果这些资源的半数能够得到开发利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则可以数千万计。

但是,将农业内部的潜在就业空间真正转化成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以现代工业的发展作为标志,考察分析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经验可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需要工业品而非农产品,这是造成很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相对停滞的重要原因。根据库兹涅茨的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定上升,而农业的比重必定下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更使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和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下降,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积极性。当然,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能够对农产品供给产生有效刺激,问题是这种方法的现实性较差:首先,我国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高达80%左右,农业的政策性保护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保护,这将使城镇居民不堪重负;其次,我国现有财力对农业无法实施有效保护。

三、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的非均衡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是其无限的劳动供给。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家庭的生育决策来自其对生育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我国农村教育,对子女的智力投资较少,养育的成本极其有限,而子女很小就可以开始创造收入,加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养育孩子的收益显得很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我国农村人口急剧膨胀,使劳动力的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尽管我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已经控制住了人口的出生率,可是由历史造成的劳动力存量及其由它所造成的增量是如此巨大,以致不能有效地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弹性。

我国农村这种由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矛盾而导致的非充分就业,我们称之为“非均衡失业”,其对农村总劳动力的比率称之为“非均衡失业率”,这种非均衡状态是广义上的均衡,意即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经济动态系统中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这种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特性有关,也与寻找工作的成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有关,有些因素的变革需要巨大的成本且十分缓慢,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村隐蔽性失业的就业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解决。据统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亿多人滞留在农村, 而农业劳动力却以每年1300万的速度递增,到2000 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接近2亿人。我们可以作一保守的估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的非均衡失业率将在15%~20%之间。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失业率很难通过短期政策变化而得以改变。因此可以称之为“正常失业率”。

我国农村非充分就业问题的非均衡特征,决定了这一问题的长期性。尽管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早在60年代就已提出,且政策效果明显,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但问题是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人口绝对数量难以控制。据统计,我国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16亿的最高峰。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种种吸纳器将缓解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在短期内十分必要;但是非均衡这种经济现象,主要决定于经济结构、信息的完全性、经济的竞争性等长期因素,从数量上看,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人口“滞存”,只能随历史的延伸而得到解决。因此,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政府在重视短期就业政策的同时,应该有重点地向长期就业政策倾斜,特别是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我国经济是一个农村劳动力高达70%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趋于零,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劳动力质量极其低下。现在我国农村劳动者仍是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据统计, 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占世界8亿文盲总数的1/4强,大专文化程度者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05%,高中文化程度者为8.5%,初中文化程度者占29.5%, 小学文化程度者占40.7%,平均文化程度为4.8年,还不及日本农业劳动者1907 年的平均文化程度;另外,在我国每万个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不到4人, 而发达国家为20多人。针对我国农村的具体特点,政府为提高劳动质量应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至于一定程度的“正常失业率”将对提高劳动质量构成无形压力,而剩余劳动力能在具有自给自足属性的农村找到“避风港”,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政府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首先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优生优育政策。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多数农民择偶婚配的通婚圈未超过25平方公里,30%不出村,51%不出乡,85%不出县,由此造成的出生缺陷和呆傻低能者所占比重不小。虽然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生率的控制已大有进展,但是在优生优育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优生优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观念和知识水平,而这两者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象报纸、电台、电视等文化载体的普及和现代文明知识的传播就显得特别重要。其次是对农村人口流动和迁移的鼓励,虽然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人离家去城市打工的比例高达93%,使原本不足的农村人力资本更加缺乏,但是这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的回流与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使现代文明得以传播,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变。还有,应该积极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水平和升迁机会,这将增大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压力,鼓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去农村工作,从而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

标签:;  ;  ;  ;  ;  ;  ;  ;  

论我国农村不完全就业的平衡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