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和物流_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和物流_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与物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论文,电子商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配送到物流森林

物流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可以说和人类生产的历史一样久远,并随着商品流通的出现与规模化而得到发展壮大。但是,人们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物流才仅有大约一个世纪的历史。

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一些企业为了度过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提出了销售物流的问题。当时物流的概念仅限于企业销售过程中物质资料的分配/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或译为实物分配/配送),即企业销售物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保证其军需物资的战时供应,对战时物资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补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管理,以达到费用低、速度快、服务好的目的。这种管理方法被称为后勤管理,并在战后发展形成后勤学(Logistics)。后来后勤管理的方法被引入工业、商业领域,被称为企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美国从1960年代开始,用Logistics代替PD这一概念。

从PD到Business Logistics,物流概念的范围,从流通领域的物流扩展到生产领域的物流。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自1980年代开始,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又出现了Interated Logistics(译为综合物流、集成化物流或一体化物流)、Supply Chain/Logistics Networks(供应链/物流网络)等现代化物流管理理论。其理论背景是,物流领域中普遍存在效益背反现象,即物流的基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损益、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矛盾,上环节的即时生产、物流最优化可能迫使下环节造成物流阻滞。随着系统科学的形成和普及,人们开始寻求物流的总体优化,即将物流的各功能要素和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认识,追求物流系统总体效果的最优化,进而有效地解决“效益背反”问题。对这种物流的整体观念,有的美国学者形象地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指出“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至于诸如物流系统观念、多线结构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综合物流观念、物流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网络等一些提法,都是源于这种总体观念思想或者是同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物流整体观念的出现是物流科学发展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物流概念是在1980年代才引入我国的,我国学界一般都将PD和Logistics同译为物流,但也有一些学者将二者分别译为实物配送和后勤,总体来看,我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基本上还不太统一,有些认识甚至还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不过可喜的是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及实业界人士正感受到当今世界物流集成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趋势并开始对现代化物流进行研究,试图用来优化、改进我国的物流运作系统,提高其服务水平、取得跳跃式的发展进步。

站在21世纪的高度来认识物流,可作以下表述:物流是指为满足顾客服务水平需要,为追求整体系统的有效性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由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等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协调控制下的原材料、在制品和成产品在起始点至消费点之间,有计划的流动和储存及其相关的经济、信息活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现代物流不可避免地踏上了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征途。

电子商务=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在于用电子过程代替或控制物理活动,并通过网络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参与方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电子商务既可以指用来优化、改进商务交易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又可以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源于1960年代末出现的电子交易,兴起于1990年代中期;经历了从局域网(LAN)、增值网(VAN)上的电子交易,到开放的、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电子商业贸易活动的过程。我国从1990年开始EDI的电子商务应用,从1994年开始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

我们知道,传统的商品流通是由既密切联系又以相对独立形式存在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基本流构成。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电子商务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将一切商务活动最大限度地信息化,商品流通中的商流与资金流均转化为信息流,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传递;物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物流信息自然体现为信息流,一部分商品由于自身电子化、信息化的缘故,其物流转化成为信息流,以在线方式进行送货,实物物流虽在信息流的控制之下进行,但仍能相对于信息流而独立存在。这样,电子商务下的商品流通就被简化为“信息流+(实物)物流”。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完整交易,都包含着各种信息流(含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物流虽然只是商品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果没有处理好,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既是企业保持可持续生产的保障,也是商流价值实现的载体,更是电子商务核心优势的体现。电子商务的最终价值,在于最大程度上方便最终消费者,“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实现最终体现在物流上。

但是物流不可以是孤立的,它事实上是和信息流始终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除了具备传统的特征外,还有以下突出的新特点:

★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一方面表现为电子化、数字化商品的物流配送实现在线传递;另一方面主要是指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条码技术(Bar 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及有效的客户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ECR)、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技术与观念正在物流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正彻底改变着世界物流面貌。

★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自动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所说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主要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这个过程,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订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指组织的网络化,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的订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现代化的高效物流系统的支持。

★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智能化专家系统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企业资源计划(ERP)、大量定制化(Mass Customization)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国际化、社会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物流面面观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根据物流所涉及社会主体范围的不同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关注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关注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的。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这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物流活动,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和企业回收物流。

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按照物流所涉及空间的不同,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发展很快、规模最大的一个物流领域。由于近十几年国际间贸易的急剧扩大,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国际物流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是区域物流。区域物流关注的重点是国内物流和城市物流。

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按照物流与企业所属关系的不同划分为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自有物流,也称直接物流,是指生产或销售企业自己组建物流配送公司,如美国的Wal-Mart,或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己建立电子商务系统,为自己的商品进行物流配送,如美国的联邦快递(FedEx)。

所谓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指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来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因其有助于服务对象降低库存、减少成本而被广为推崇,并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第三方物流也就是将物流外包(Qutsourcing)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跨国公司管理物流的通行作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专业化物流企业种类繁多,按照物流企业所完成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

功能性物流企业,又作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按照其主要从事的物流功能的不同,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和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

按照物流企业是否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化业务,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物流自理企业是指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它可进一步按照业务范围进行划分。物流代理企业是指受他人委托,承担委托方的物流运作的企业,按照物流业务代理的范围,可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包括运输代理企业(即货代公司),仓储代理企业(仓代公司)和流通加工代理企业等。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实中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这两种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本文称之为混合物流。如Amazon在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由自己承担,但对于美国市场以外的国际业务则外包给UPS、中国邮政等专业物流公司。

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按照物流集成化程度的不同分为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非集成化物流是相对于集成化物流而言的,是一种以孤立的观点对物流进行管理的物流方式,属于传统物流的范畴。

集成化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又称一体化物流,属于现代物流的范畴,其基本含义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在物流管理和运作上进行合作,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佳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的效果,主要包括垂直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

垂直一体化与供应链

物流的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又称纵向一体化,以战略为管理导向,要求企业物流管理人员从仅面向企业内部,扩展到面向企业同供货商和用户的业务关系上,主要包括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的一体化、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一体化。随着垂直一体化物流的深入发展,在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前景下,美国人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是指物流系统所有环节上的企业所构成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供应链是对垂直一体化物流的延伸,是从系统观点出发,通过对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供应链管理是集成化管理。其中,以价值链的优化为目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以价值链为联系的各个相关企业增值能力的总和。实践证明,价值增值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它关注的是商品的流动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功能分割或局部效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分销网络、制造过程和采购活动联系起来,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供应链是扩大了的原有物流系统,它不但延长了传统垂直一体化物流的长度,而且超越了物流本身,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及影响此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它向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个方向同时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体系。

目前,大多企业采取集团、“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VE)或通过相互参股而建立的供应链战略同盟等形式,把企业化为整体供应链的一部分,按照每位客户的要求为其提供最大价值的同时,也使供应链的总利润最大化。显然,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现实中彼此的合作却不多。主要是因为在整个供应链上,不可能每一环节都能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或满意。很有可能在追求整体利益最大时,弱化某一或某几个环节。多数时候,这些被弱化的经济实体可能得不到其满意的补偿,而打击了这环节参与供应链的积极性。针对弱点的解决方法,除垂直一体化外,可以实行水平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与物流信息中心

物流的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又称横向一体化,是指通过同一行业中各企业之间物流方面的合作以获得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从而提高物流效率。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它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社会效益来看,它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例如,不同的企业可以用同样的装运方式进行不同类型商品的共同运输。由于物流范围相近,而某个时间的物流量较少,几个企业同时进行物流操作显然不经济,于是就有了一个企业根据需要装运本企业商品的同时,也装运其它企业商品,而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则通过其它方式来结算。要达到上述功能需依赖于完善而迅捷的物流信息中心的建立,因为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这些矛盾和差异的解决就要靠掌握大量有关物流需求和物流供应能力信息的信息中心来完成。很明显,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并且有大量的商品存在,这样企业间的合作才能提高物流效益。此外,还存在着产品配送方式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问题。

物流网络

第三种物流一体化形式是物流网络,它是垂直一体化物流与水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体,是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当一体化物流每个环节又同时是其他一体化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时,以物流为联系的企业关系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关系,即物流网络。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可自由加入开放的系统,企业可自由加入或退出,尤其在业务最忙的季节最有可能利用到这个系统。物流网络能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条件就是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实现物流网络首先就要有一批优势物流企业率先与生产企业结成共享市场的同盟。把过去那种直接分享利润的联合发展成优势联盟,共享市场,进而分享更大份额的利润。同时,优势物流企业要与中小型物流企业结成市场开拓的同盟,利用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帮助生产企业开拓销售市场。这样,竞争对手成了同盟军,物流网络就成为一个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多方位、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而且由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加入物流网络的企业增多时,物流网络的规模效益就会显现出来。

在线物流和离线物流

所谓在线物流和离线物流是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模式下定义的,它是依据物流实现方式与互联网络关系的不同来划分的。

在线物流是指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络传输方式实现的一种物流方式。适于在线物流的商品主要是电子化的产品和信息服务,包括电子出版物、软件、音像制品等。目前在线物流的研究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但在线物流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范围将十分宽广,并将从根本上改造诸多传统行业。如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与发展将使传统出版业、图书馆以及图书音像出租行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电子邮件的出现与普及将逐步取代传统信函邮递业务。在线物流条件下,电子商务中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是合一的,集成的。

离线物流是相对于在线物流而言的,是指不属于电子化、数字化产品的实物商品的物流活动。在电子商务中,实物商品是无法在线送货的,只能在离线后以物理位移的传输方式进行送货。离线物流的范围很广,它包括除在线物流以外的所有物流形式。在离线物流条件下,电子商务中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在线进行的,是可以合一的。离线物流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标签:;  ;  ;  ;  ;  ;  ;  ;  ;  

电子商务和物流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