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_李建华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_李建华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 李建华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中心小学 26660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老师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呢?”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在教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不光如此,他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再如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东西却十分熟悉,于是课堂上我就通过学生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寻找这些物体在生活中出现在哪里,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了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数学的真实作用还原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要学生学会数学,做数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发挥、发展、创新数学。

三、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再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论文作者:李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8

标签:;  ;  ;  ;  ;  ;  ;  ;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_李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