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问题_企业信息化论文

论信息化问题_企业信息化论文

论信息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展之势极为迅猛,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信息化研究的热潮。随后,我国也新组建了信息产业部,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究竟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的内容有哪些?如何推进信息化?这一系列问题仍在探索之中。

1 信息化研究的背景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在1963年开始使用,是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论信息产业》一文中提出的。但是关于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至今还不十分明确。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看,欧美国家的学者很少使用这个术语,而日本和俄罗斯的学者则多使用该术语。日本的著名学者增田米二、今日高俊以及小田森也等都曾对信息化问题进行过论述。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在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系数”的概念,用以表示与信息有关的消费占全部家庭开支的比例。为了修正信息系数的局限性,日本的研究人员又提出“信息化指数”这一新指标,用来测度不同社会阶段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俄罗斯先后经历了两次信息化高潮和三次关于信息化问题的学术大辩论。大多数从事科技信息研究和开发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是在计算机基础上建立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及生态任务的全社会信息基础设施,而从事社科信息研究和开发的学者则认为,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生活的所有信息环境,优化任何有社会意义的活动。

我国对信息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上从翻译国外文献开始。1986年中国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信息经济规模的首次测度,以及1989年葛伟民和林汉川等分别介绍和应用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研究地区信息化问题,揭开了中国对社会信息化研究的序幕,随后出现了长达十余年不衰的研究。可以看出,80年代末到1997年的信息化讨论多数是从社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的角度展开的。从1998年开始转入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文献讨论这个主题。

2 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尚处于不断发展、深入之中。目前,我国学者对信息化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解释,代表性观点有:

(1)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最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①用于收集、加工、处理、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所需要的各类硬件环境。包括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摄像机、计算机网络、光纤及卫星网等;②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和科学的信息立法;③一套有效的经济信息化的应用系统;④多方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类经济数据库;⑤一支全心全意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努力工作的队伍。

(2)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结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

(3)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开,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其内涵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环境。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由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资源储库整合而成的统一机体;信息产业是支柱;信息技术是根基;信息人才是能动力;信息环境则是有序运行的保障。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托。

(4)信息化就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国民经济信息化不仅表现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还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获得巨大利益。

(5)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展四个基本要素,并通过四要素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全面刺激、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四个要素是:信息市场要素、网络要素、公用软件和硬件要素及数据库资源开发要素。

(6)信息化是指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并处于不断变化中,用信息化创造智能化、强大性的社会生产力,改造更新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通过快速、高效、低能耗的信息传递,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管理与决策中运用信息的层次,加快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流动,缩短时间和空间,建立国民经济的稳定有序状态。

从以上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信息化不仅局限于经济范畴,而且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可以理解为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四个基本层次。

3 信息化的基本层次

3.1 企业信息化

在企业信息化含义上,无论外国学者还是国内学者,有人文背景或技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得出的结论之间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技术背景的学者喜欢从技术角度观察企业信息化问题,把企业信息化完全看成是技术问题。而有人文背景的学者则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在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充分及时地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更好地组织企业的物力、人力和资金等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因此,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实施Internet、Intranet、MIS或者CIMS,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等。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通过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全面改革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各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①生产和产品的智能化。战略地、集成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或重构企业的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使之集成化、自动化,开发智力成分高、信息含量大的高技术、高信息附加值产品。②管理一体化。依靠企业外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以及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等,以信息作为战略原料,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把诸多刚性的、柔性的科学管理方法有机地集成,使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处于有序的、协调的、高效的一体化运行中。③组织有机化。以人为本,以绩效为中心,把企业组织建构成一个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的刚柔相济的高度自组织系统。企业信息化的这三个内涵是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的。

虽然不同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有不同看法,但国内学术界对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基本认同为两类信息化过程:一是生产信息化,二是管理信息化。在制造业部门中,生产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都十分重要。在非制造业部门中,管理信息化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生产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一体化。

3.2 产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信息化,一是指传统产业通过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网络、数据库等手段使产业内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信息化过程;二是指以数据库和新的传媒为代表的信息化过程。

传统产业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合理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以达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产业信息化程度代表一个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一般来说,也代表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关于产业信息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度量指标。

3.3 国民经济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随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并处于不断变化中,用信息化创造智能型的社会生产力,改造更新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通过快速、高效、低耗的信息传递,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管理与决策中运用信息的层次,加快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流动,缩短时间和空间,建立国民经济的稳定有序状态。这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具有对知识、技术、智力密集的高科技的依托性;具有辐射面广、与社会关联性强的高渗透性;具有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作用大的指导性;具有对工业化经济效益高、增殖快的倍增性;具有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具有对产业发展、整体效益的规模性;具有充满活力、发展迅速的动态性;广泛合作交流的开放性;使市场竞争、技术竞争更为激烈的高竞争性;高度综合、协调发展的集约性等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国从1993年起,已着手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一项跨部门、跨系统、跨专业、跨世纪的宏大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工程——“金系列”工程。我国首批启动的“金系列”八大信息工程是:“金桥”、“金关”、“金卡”、“金税”、“金智”、“金农”、“金宏”、“金企”。信息化建设已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信息传输网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电子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信息设备制造业初具规模。虽然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国外信息化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3.4 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是指社会系统的信息化。通过建立各种信息网络,把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各个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化,从而使全社会达到社会信息化这一高度。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系统的革命,以促使社会系统更有效、更经济地运行。

社会信息化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这表现在:信息人的大量产生是社会信息化的主体条件;信息科学的惊人进展是社会信息化的理论条件;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社会信息化的技术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信息化的经济条件;各行各业对信息的普遍的社会需求是社会信息化的社会条件。

如今,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上关于社会信息化测度的理论或方法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以信息经济为对象的宏观计量(以马克卢普、波拉特等人为代表);二是从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能力等方面来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RITE作为代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使用马克卢普范式和波拉特范式进行信息经济测度似乎价值更大。美国等国家曾利用该法进行测度,并根据结果提出发展战略,制定了产业政策。从RITE模型可以看到,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度方法大致要用信息化指数、信息技术装备率、信息技术普及率与覆盖率、信息产业产值占GNP的比重、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要素来衡量。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种适应当今时代并具有普遍性的信息化测度理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是构成信息化的最基本单元,是信息化的核心层次。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沟通信息化核心层和最高层的过渡层次,而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社会信息化的实现,从而使全社会过渡到信息化社会。可以说,社会信息化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的社会。

标签:;  ;  ;  ;  ;  ;  ;  ;  ;  ;  ;  

论信息化问题_企业信息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