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论文

“网红”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论文

“网红”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

付川洋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偶像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逐渐发生变化,已从传统的以英雄和劳动模范为榜样,转变为对明星或网红的偶像崇拜。面对榜样教育内容单一化、榜样教育形象完美化、榜样教育手段强制化等困境,从政府、学校、家庭三方面提出加强三观教育、规范文化传播媒介、构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教育格局等榜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网红;青少年心理发展;偶像崇拜;榜样效应;榜样教育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很多依托互联网载体而生长的群体和文化,“网红”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网民越来越低龄化,青少年对网红产生了偶像崇拜的心理,视“网红”为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许多青少年被“网红”吸引,对“网红”产生偶像崇拜,也有很多“正能量网红”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也有很多“负能量网红”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造成了不良的榜样效应。

1 “网红”的内涵及产生

1.1 “网红”的内涵

“网红”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义,通常泛指被网友追捧而走红的人,通常青少年居多。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在与“网红”的不断接触中,对“网红”产生了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称为偶像崇拜。

1.2 “网红”的产生

传统的信息传播,通常以人为主体,面对面交流,而互联网则彻底颠覆了这一特性。“网红”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来展现才艺,与粉丝互动。每个网红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有吹拉弹唱等特长,或搞笑减压、或学识渊博、或天生美貌、或品位不俗等风格打造“魅力人格体”,吸引青少年的关注。

2 “网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榜样效应

2.1 当今“正能量网红”的榜样效应

2.1.1 树立模范作用

“正能量网红”给青少年做出了良好的示范,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形象使青少年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就使得青少年主动学习和效仿他们的高尚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永坦,为祖国海疆打造“火眼金睛”,给海疆装上“千里眼”;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铸就共和国“地下钢铁长城”,急国家之所需,在炮台山创造世界爆破史上新纪录;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梅宏团队,黑盒式互操作技术连接信息孤岛;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团队:结构有形,梦想无限;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路明团队,小小脑起搏器施展治疗大魔法,绘制有源植入医疗器械新格局;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施斌团队,搭建敏感强健的“大地感知神经”,引领前沿技术,走向光感时代,对接国家需求,形成产业链;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施闯团队,用好“北斗”定位中国,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为维护我国领海主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精准定位保障作用;等等其他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

亟需出台“低氮排放”的国家标准。我国北方地区燃气锅炉大面积实施低氮改造已经正式提上日程,但目前对什么是“低氮改造”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低氮改造”标准将对地方煤改气锅炉的设备选型、补贴力度等产生深远影响,建议国家尽快修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给出“低氮排放”要求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同时要同步实施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尽可能使燃煤与燃气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相同水平。

2.2.2 恐惧人际交往

“负能量网红”容易使青少年造成孤僻心理,形成沟通障碍,不利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发展。因为网络的虚拟性,青少年为了能多和“网红”交流互动,整日宅在家里,手机不离手,长时间自我封闭,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交往,对外界活动丧失兴趣,对正常社交产生恐惧心理,变得越来越孤僻。

从公式(5)、(6)、(7)看,此种赋存形态的孤石受力较为复杂,主要受孤石埋置的程度,坡面角度、孤石的埋藏边界,与周围土体的接触情况等影响。由图与公式可以看出,相比完全裸露孤石,部分埋入型重心更加深入土体中,在抗滑与抗倾覆上更加安全。但,此种孤石在长期的自然雨水的冲刷,会导致AC段埋深增大,而下面的OE段反而减小,造成OE受到很大的被动土压力,最终OE下方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孤石失稳滚落。由此可见,此种赋存形式的孤石不但要考虑孤石的稳定性,更要注意孤石周边土体的稳定性。

2.2.1 造成三观错位

“正能量网红”可以释放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当今学校学业繁重,回家后家长也常常关心分数,导致青少年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网络由于其虚拟性和匿名性,是青少年首选排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虽然偶像太远,但是网红很近,许多以搞笑、正能量风格著称的网红更受青少年的欢迎。

2.2 当今“负能量网红”的榜样效应

2.1.3 释放负面情绪

青少年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没有完全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沉迷网络,受“负能量网红”的不良影响。而有一些“网红”没有起到榜样效应,没有任何真才实学,清一色的锥子脸尖下巴,以浓妆艳抹为美,完全靠非正常的低俗手段哗众取宠,但是却轻松年入百万,过着奢华的生活。据北京某小学一份调查问卷显示,95后未来最想从事职业中,主播和网红占54%,配音员占17%,化妆师占11%,角色扮演占8%,游戏测评师占7%,其它占3%。竟有超过半数的青少年坐着网红梦,幻想从草根一跃成为明星,殊不知成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即使只靠脸蛋的网红,要想成名,背后也是需要有团队炒作和自身努力的,但是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成功模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

据《中国储运》记者查到的更多的披露信息显示,阿里将设立一家控股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并已收到来自阿里集团和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

“正能量网红”可以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级别,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也渴望与他人交往,而在网络的世界里,“正能量网红”恰恰可以让青少年打开心灵的大门,不用顾忌年龄、性别、距离、民族等问题,扩大朋友圈,满足青少年交流的欲望。

2.1.2 满足交往需要

“负能量网红”主要靠视听刺激、嘲弄挖苦他人、吐槽八卦来博眼球,人文气息逐渐衰落。许多“负能量网红”自身素养很低,常常脏话连篇,但有些青少年却认为很酷,很有个性,争相模仿,缺乏思考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2.3 缺失批判思维

3 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榜样教育

3.1 政府方面

网络交流是人机对话,所以有一定的虚拟性,再加上网民和网红个人素质不一,可以随意发布虚假信息,极易对青少年造成负能量的影响。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聘请专门的人员,来加强对网络和网红的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有的言论和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导向,轻则警告、禁言,重则禁播、封杀,为青少年打造文明、绿色的网络土壤。

为了做好技术服务,天脊集团广招贤才,近几年为销售团队来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我们从农业类大学招聘了40多位本科生、研究生。他们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我们的理念,每天到田间地头去给农民服务,让我们的产品在农民那里体现价值,这就是我们现在转型的方向。”

NVUGIH在临床上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主要是因为胃粘膜障碍分泌的胃酸过多,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出现胃粘膜脱落及坏死,形成消化性溃疡之后引发出血,所以治疗机制在于保护胃粘膜功能,同时抑制胃酸的分泌[3] 。但是,目前该病的治疗始终首选药物止血,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滞剂为常用药物,必要时还会用到内镜电凝止血。

3.2 学校方面

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青少年由偶像崇拜转向榜样教育。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无论是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更容易对“网红”好奇。通过与“网红”的互动、评论状态、点赞、转发、跟帖等刷存在感,来满足求关注的心理。青少年崇拜“网红”愈来愈情绪化,对“网红”产生情感依恋,以“网红”的悲而悲、喜而喜,对“网红”产生浪漫的幻想。每个明星人物的推出和宣传都包含着巨大的媒介和商业利益在里面,所以青少年很容易将偶像“网红”神化,过于理想化幻想。喜欢上某个“网红”,便会喜欢他身上所有的一切,把“网红”的缺点认为是个性,优点却被无限放大,失去对偶像的批判思维能力,学校应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与引导。一方面,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多树立一些平时青少年身边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作为榜样,让榜样离青少年不那么遥远。

3.3 家庭方面

除了学校,家庭同样是教育的主阵地。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会被列为青少年生活中的第一模仿对象。成人的所作所为及其呈现的角色,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比他们所说的要重要得多。家长鼓励青少年学会为人正派、助人利他,形成道德价值观及社会良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如果没有做到,家庭影响就会衰减。在家庭影响衰减的同时,娱乐明星和同伴成了越来越重要的榜样,尤其是会对语言表达、发型、服饰、音乐品味及基本的社会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家长在与青少年相处的过程中,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尽量为青少年树立正能量的榜样,言传身教。多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要只盯着成绩和分数不放,多与青少年沟通交流,为青少年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青少年愿意与父母多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学校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80-83.

[2] 孙晓蓓.从“网红”大火现象谈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主体性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17(3):44-48.

[3] 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4):40-44.

[4] 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高中生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0(5):43.

[5] 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9):17-20.

[6] 赵平.榜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6):43-45.

[7] 郭青,李奋生.“泛偶像”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81-87.

[8] 孙博逊,初明利.“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24-30.

[9] 刘彩梅.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8):19-21.

[10] 王雯娜.榜样教育新视角:多元化榜样教育模式及其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9(8):68-71.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085-02

作者简介: 付川洋(1988-),女,黑龙江庆安人,中学二级教师,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标签:;  ;  ;  ;  ;  ;  

“网红”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