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论文_邱群英

(井研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B组实行全子宫切除术,C组实行子宫全切除术。结果:术后,A组患者各项卵巢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B、C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存在明显影响。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卵巢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5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on ovarian function.Methods A group of 120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operatio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hysterectomy, group B was performed hysterectomy and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total hysterectomy.Results After oper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ovarian function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C (P <0.05).Conclusion Hysterectomy on the ovarian function of patients there is a clear impact.

【Key words】Uterine fibroids;Surgical approach;Ovarian function

子宫肌瘤,全称子宫平滑肌瘤,又称纤维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之一,因患者的雌激素分泌失衡,刺激其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从现阶段医疗水平来看,子宫肌瘤尚不存在明确的病理机制,可能与患者局部生长因子、性激素及肌层细胞突变存在一定联系[1]。同时,受病理机制的影响,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贫血、不孕或流产、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腹部包块或压迫感及子宫出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手术切除,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B组实行全子宫切除术,C组实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B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三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A组:女40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32.1±2.5)岁;②B组:女40例,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为(33.6±2.1)岁;③C组:女40例,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32.7±2.3)岁。三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 治疗方法

要求相关医护人员,针对三组患者,实行硬腰联合麻醉,进行术前常规准备,完成手术治疗。其中,针对A组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即:以耻骨联合上部横切口,检查患者的盆腔及子宫,阻断其子宫内圆韧带血管,切除子宫肌瘤,再以可吸收缝线,完成创面缝合,解除血管阻断带,检查患者的创面出血情况,无出血后,再关闭患者的腹腔;

针对B组患者,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即:以耻骨联合上部横切口,检查患者的子宫,扎缝离断子宫的圆韧带,再扎缝离断输卵管间质及卵巢的固有韧带,提起子宫,分离子宫阔韧带,同时,反折子宫膀胱,分离腹膜至子宫峡部,离断子宫静脉及动脉,由子宫峡部,完成子宫切除,再以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峡部,关闭患者的盆腔腹膜;

针对C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即:以耻骨联合上部横切口,检查患者的盆腔及子宫,扎缝患者的盆漏斗韧带及子宫圆韧带,提起子宫缝线,分离子宫阔韧带,反折子宫膀胱,分离腹膜,游离子宫颈及子宫体于阴道穹隆处,同时,保护患者的输尿管,由阴道穹隆平面,完成子宫切除,再以可吸收缝线,缝合阴道断端,关闭患者的盆腔腹膜。

1.3 判定标准

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卵巢功能指标的检测,同时,做好术后随访工作,及时记录数据变化,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其中,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雌二醇、促体黄激素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3]。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3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后,A组患者各项卵巢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B、C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改善对比(x-±s)

注:与B、C组比较,*P<0.05。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手术对于卵巢组织功能的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其中,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尚不存在明确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包括:(1)贫血;受长期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的影响,引发患者失血性贫血,同时,少部分严重贫血的患者,多发于黏膜下肌瘤[4]。(2)不孕或流产;针对孕龄期及已怀孕的子宫肌瘤患者,受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及生长位置的影响,存在不孕或流产的可能性,甚至,少部分巨大子宫肌瘤,可能造成患者的宫腔变形,压迫输卵管,阻碍孕囊着床。(3)白带增多;受子宫肌瘤的影响,造成患者子宫内腺体增多,盆腔充血,造成白带增多,甚至,少部分患者的宫颈粘膜下肌瘤存在感染,造成脓血性白带。(4)下腹疼痛;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疼痛感,少部分患者存在下腹疼痛,甚至,腰背酸痛感。(5)腹部包块或压迫感;由于患者的子宫肌瘤处于生长状态,不仅压迫子宫周围器官,还可能引发排泄不畅,造成一系列疾病。(6)子宫出血;作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经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非经期阴道流血。值得注意的是,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是造成患者子宫出血的常见子宫肌瘤[5]。

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1)随诊观察;指定期观察,主要适用于无恶变及无明显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又称释放激素激动剂,现阶段临床常用促性腺激素为达必佳、诺雷德及抑那通,仅适用于术前预处理,不建议长期使用,存在由于低雌激素引发严重更年期症状副作用的可能性;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拮抗剂,试用于缩小子宫肌瘤;达那唑,适用于治疗非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或术前用药,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他莫昔芬,适用于抑制子宫肌瘤生长,存在引发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雄激素类药物,适用于抑制子宫肌瘤生长,注意控制药物剂量,避免造成雄激素类药物副作用。(3)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指全子宫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明显或子宫肌瘤存在恶变可能性的患者,同时,患者不存在生育要求,已排除罹患其他宫颈恶性疾病的可能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剔除子宫肌瘤,完整保留子宫的手术,多用于不超过40岁的年轻女性,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其中,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子宫肌瘤生长速度快,不存在恶变的可能性;黏膜下肌瘤;受子宫肌瘤的影响,导致不孕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较大,造成月经量过多,或存在压迫症状的患者。本次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A组40例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B组40例实行全子宫切除术,C组40例实行子宫全切除术,结果显示:经3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后,A组患者各项卵巢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B、C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手术对于卵巢组织功能的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夏娜,胡延晖,席伟.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05(09):386-387.

[2]吴德慧,华金凤,黄华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19(13):3169-3172.

[3]黄路路.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21):27-28.

[4]李妘.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8(07):99-101.

[5]袁华,赵绍杰,龚华,梁喜.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24(16):2964-2966.

论文作者:邱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  ;  ;  ;  ;  ;  ;  ;  

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论文_邱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