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张鑫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胸腔粗管闭式引流,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负压吸引,对两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复张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接负压吸引治疗气胸,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心静脉穿刺管;负压引流;气胸;胸腔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肺科急诊,年轻人为高发群体,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胸膜破损,空气或别的气体进入胸膜,引起积气状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临床上治疗气胸通常有保守治疗、胸腔减压、胸腔镜治疗、胸腔粘连术等方法[1]。胸腔减压中一般采取胸腔穿抽气或者胸腔闭式引流等进行治疗,但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创伤较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故目前应寻找到一种更为简单、便捷、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十分重要。有研究显示[2],采取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气胸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对我院的气胸患者采取改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在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男33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9.9±6.4)岁,左侧22例,右侧23例,自发性气胸38例(初发气胸30例,复发式气胸8例),外伤性气胸6例,医源性气胸1例;研究组患者男35例,女10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2±6.2)岁,左侧24例,右侧21例,自发性气胸37例(初发气胸27例,复发式气胸10例),外伤性气胸6例,医源性气胸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进行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会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胸腔粗管闭式引流,使用单腔引流瓶和普通的硅胶胸管,锁骨中线第二肋骨作为穿刺点,部分复发的气胸可能出现粘连,根据胸片对对其部位进行定位,通常选择第三或第四肋骨间,将乳头位置避开,采取1%的多卡因浸润麻醉,将皮肤切开2-3cm,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若肌层较厚,可反复进行麻醉,减轻患者疼痛,将胸膜破开,视野18~28#胸管,调节胸管位置,外接水封瓶,缝合2~3针,将胸管固定。

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负压吸引,使用7F双腔静脉导管,接负压引流管,使用可调压的三腔引流瓶,穿刺点与对照组一致,使用2%的多卡因进行麻醉,将静脉管管头对准肺尖部,回抽出气体,将导引钢丝植入,沿着钢丝植入中心静脉管,根据患者的胸壁弧度调整引流管刻度,确保引流管内侧孔的开口于胸腔腋中线水平位置,开口位置向肩上位置,避免肺复张后出现上移,通过密封管与病房墙上负压设备连接形成负压,将负压调节器打开,将负压稳定在-1.5~2.5kPa之间。使用透明输液贴将胸部皮肤进行固定,不用进行缝线固定。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术后1、3、5、7天进行胸部DRX线片进行复查,影像检查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进行读片,肺压缩小于20%作为肺复张的标准,在肺复张后立刻拔管,便于减轻患者的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发生率使用%进行比较,x2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件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肺复张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3、讨论

气胸是年轻人与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因肺大泡破裂导致发病,治疗方法主要以排气为主。气胸通常分为自发性、外伤类及医源性三种。自发性气胸根据患者发病时是否有基础肺部疾病而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发生在没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而继发性则为有基础肺病的患者。目前临床上治疗气胸主要方法为:肺压缩小于30%,观察治疗;肺压缩大于30%,采取穿刺抽气或者胸腔闭式引流,若肺部仍无法复张,采取负压吸引或胸腔镜手术;反复发作的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或者小切口切除肺大泡进行治疗[3]。

采取中心静脉导管外接负压引流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中心静脉导管采用第二代的聚脲胺酯材质,组织相容性较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比较细软,对肺部、胸膜等刺激较小,对患者的呼吸运动影响非常小,能加快肺复张的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单人即可进行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疼痛感轻,不用缝合且无疤痕;费用不高,患者能轻易接受;固定便于患者活动,利于患者引流胸腔积液[4]。

综上所述,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置管外接负压吸引治疗气胸,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舒昱立,张清祥,邱汉辉,李先.中心静脉穿刺管置管引流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08):1401-1403.

[2]古爱群.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J].广州医药,2012,12(01):76-78.

[3]杨海明,张振柱.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8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0,25(03):28-29.

[4]王晓红,吴睿,苏梅,刘文,李梅梅.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5(04):462+464.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中心静脉穿刺管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