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地基的处理是最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软土地基因其本身具备不同于普通地基的地质性质,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应该考虑到软土地基可能对整个工路工程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积极的探索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同业者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表层处理;粉喷桩;排水固结
软土是指以水下沉积的软弱粘性土或淤泥为主的地层,有时也夹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地基工程在其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做好地基的处理是整个公路工程的前提。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限制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不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则会严重影响公路施工的质量。
1 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
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特性,给公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软土地基土质松软,强度低,稳固性差,因此当软土的抗剪强度低于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地基就可能会产生局部或整体的剪切破坏导致路堤沉陷、塌方、失稳或者构造物出现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在排水不畅的路段,水可能会浸入路基,在土体自重、外荷载、及温度变化的共同作用下,路基会发生沉降变形,当不均匀沉降量过大时,路面就会产生开裂破坏,水进入裂缝导致路面形成“翻浆”,也不利于公路的正常使用。
2在勘察、设计和施工各方面把好质量关
2.1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有区别地予以处理。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够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作些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2.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
2.3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要满足要求。
2.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避免和产生路堤滑移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情。
2.5监理工作要跟上,观测仪具事先要埋置好,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
3表层处理的各种方法
3.1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3.2砂垫层法。
3.2.1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
3.2.2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摊铺作业一般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操作。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用透水性差的粉土作填料时,其坡脚附近的砂垫层一旦被土复盖,就有可能妨碍侧向排水,因此对砂垫层的端部要妥善处理。
3.3敷垫材料法。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可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添加剂法。当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4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4.1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數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4.2场地平整、清除障碍。如场地低洼,应回填粘性土;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
4.3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
4.4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通过试桩来确定。试桩一般为5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
4.5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5竖向排水固结法
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的排水柱,以缩短排水距离,促进地基排水固结,增加抗剪强度。由于垂直排水柱所用材料不同,分为砂井和纸板排水两种。砂井排水法砂井排水法根据砂井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打入式、振动式、螺旋钻式、水射式及袋装式等。本法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加载法或缓速填土法并用,对层厚大,均质的粘土地质最为有效;对泥炭质地基效果稍差。地基处理范围:为了稳定,以填土坡面下为处理对象;为防止沉降,主要以路基顶面宽度下作为处理对象。设计排水砂井时,首先假定施工方法、砂井直径、排水距离和改良范围。然后进行稳定及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时,修正假定数据,再进行计算。
6处理方案的评价
6.1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在公路方面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直径7~10cm)或塑料排水板(宽10nm,厚4.5~6.0)与砂垫层(厚30~80cm)相结合,虽然这些方法是一般的,但却是有效的经济的。为了加快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可用直径30~50cm或更小一些的砂桩或碎石桩,但造价比上述常用方法要增加至少3~5倍。
6.2轻质路堤:我国轻质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国外也有用大块型硬质泡沫塑料。粉煤路堤有三种类型,即单一的、土和粉煤灰互层的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的。轻质路堤的作用是减轻路堤自重,减小或加速软土沉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同时它作为填料还有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等效益。
6.3其他辅助方法:土工布(分有纺和无纺的两种,一般多用编织的,个别的也有两种类型组合的,可以达到优点互补)和塑料加劲格栅,实际上类似“柴排压枝”的作用,这些材料可提高地基整体性,减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对防止滑移尽快施工也有好处。此处还有浅层拌合和换填优质材料及抛石排淤等处理浅层软土。
参考文献:
[1]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殷宗泽,龚晓南.地基处理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3]丁栩.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5):409.
[4]林敬樟.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255.
[5]邓黎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5(04):295.
论文作者:奕永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路堤论文; 公路论文; 表层论文; 材料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