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探讨论文_陈妙婷1,张桂平1,林潇2

1 广州南方文化创意研究院 2 杭州人文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研究站在区域的高度,通过剖析黄埔区传统村落开发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在全面考虑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以多视角的观察,多方位的剖析,多思路的解决方案,对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并提出旅游发展模式,望能从更广阔的视角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提供拓展性的思路,促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良好发展,为黄埔区的城市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黄埔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广州黄埔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南门户,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拥有传统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黄埔军校,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开发区,岭南文化中心地——横沙书香街、玉岩书院,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中最有特色的“四地”缩影。

黄埔区现有依然保留村落特征的自然村落约为118条,大部分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遗产及生态资源,其中不乏已列入黄埔区古村落名单的传统村落,虽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风貌建筑和特色的传统的街巷格局,除极少数能够得到较好保护外,黄埔区大多数村落仍处于“散落乡间无人识、无钱修”的状态,几乎不为人所知,得不到有效保护,破败较为严重。

一、黄埔区传统村落开发必要性

1、改善传统村落发展滞后情况

国家为促进旅游发展,推出一系列旅游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将为旅游市场迎来新契机;另外,国家各部门推出发布印发一系列文件,包括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文件,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息息相关,旨在改善村落发展滞后状况,夯实村落产业基础,完善村落服务功能,优化村中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美好的村落环境。在以上政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尤为必要,宜赋予传统村落以旅游功能。

2、传承与发扬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埔区的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据有关资料显示,黄埔区共有500多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这些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包括5大类别,包括古遗址类、古建筑类、古墓葬类、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石窟寺及石刻类。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一般分布于区内各街道村落中,其中大部分不为人知,而传统村落的开发将有利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发掘潜在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拥有当地传统的文化、建筑、艺术,反映了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黄埔区的传统村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形成理想的人类聚居之地,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潜在旅游资源。

二、黄埔区传统村落盘点

本研究首先对黄埔区下辖的14街道1镇的村落进行梳理,筛选出依然保留村落特征的村落,通过基础调研,根据黄埔区的各街道村落发展概况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度,对照传统村落定义及特质属性,筛选出35个传统村落。详见下表:

根据黄埔区传统村落具有的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多少,通过数据筛选与空间整合分析,将35个村落分为三种类型进行统计研究。

一类传统村落:

在村域范围内具有文化遗产资源数量≥10个,且大部分已列入传统村落名单的村落;这类型村落主要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代表性村落有文冲村、庙头村、南湾村、姬堂村、长洲村、深井村、水西村、火村花厅坊、镇龙下镜村、燕塘村、莲塘村、埔心村等共12个。

二类传统村落:

在村域范围内具有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在5-9个之间,且有小部分已列入名村创建计划的村落;这类型村落保护和利用相对平衡发展。代表性村落有鹿步村、沙涌村、竹松村、迳子村、暹岗村、笔村、宏岗村等共有7个。

三类传统村落:

在村域范围内具有文化遗产资源数量1-4个之间,这类型村庄文化遗产数量较少,开发过程中,在局部重点保护基础上,以利用为主,保护为辅,可塑性较强。代表性村落有西华村、华坑村、珠江村、塘头村、元贝村、岭头村、慕园村、井头里村、旺村、洋田村、黄田村、汤村村、迳下村、何棠下村、新田村、均和村等共有16个。

三、黄埔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开发数量少,大部分传统村落不为人知

黄埔区的传统村落开发的数量较少,除了少数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存深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村落,如长洲街道的深井村、穗东街道庙头村、穗东街道南湾村、九龙镇莲塘村等村落,游客周末或者假期会到此游览观光,黄埔区大部分村落几乎不为人所知,这些村落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及生态资源,其中不乏已列入黄埔区古村落名单的传统村落,虽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风貌建筑和街巷格局,但平日几乎没有游人,如九龙镇的燕塘村和镇龙下境村。

2、以保护和改造为主,缺乏旅游包装开发

广州市针对村庄整治建设展开的一系列创建项目,包括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创建、村容村貌示范社区创建、名村创建计划、三旧改造等项目,采取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生活居住环境、强化环境日常管理等措施,基本只是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整治,只有少数传统村落具有旅游开发。就整体而言,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仍处于浅层次、粗放式的起步阶段,而且几乎都是以观古建筑民居、赏乡村景的纯粹观光模式为主,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不但没有充分表现出其内在文化优势,开发的经济效益也不尽人意。

四、黄埔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

由于传统村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和本底资源具有差异性,在旅游开发中采取的发展模式宜因其所具特点制定,本研究根据黄埔区传统村落的分类等级和资源特点,对黄埔区传统村落发展模式作以下探讨研究:

1、一类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

一类为具有国家、省、市级文化遗产价值的村落,主要包括:文冲村、庙头村、南湾村、横沙村、姬堂村、长洲村、深井村、水西村、火村花厅坊、镇龙下镜村、燕塘村、莲塘村、埔心村。这类型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包含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这类型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需严格把控开发程度,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在旅游开发模式宜选择以下模式:

(1)“保护+观光” 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区域为保护传统村落的街巷格局、村落风貌、历史遗址、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等各种传统村落元素,对传统村落制定一系列开发指导文件,更注重保护的驱动模式。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文冲村、庙头村、南湾村、姬堂村、长洲村、深井村、水西村、火村花厅坊、镇龙下镜村、燕塘村、莲塘村、埔心村。(详见图1 一类传统村落开发模式分类布点图)

图2 二类传统村落开发模式分类布点图

2、二类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

这类型传统村落主要位于黄埔区中部及南部,由于黄埔区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位于南部区域传统村落所拥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愈发减少,而中部区域的传统村落内部或周边保留着较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和传统村落分布的地理区位,将传统村落的开发模式分为两大类型:旅游景区依托模式和民俗风情发展模式。

(1)旅游景区依托模式

旅游景区依托模式就是按照旅游景区或者旅游胜地以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吸引力,利用景区或者旅游胜地具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吸引游客,辐射带动区域内的传统村落,以此带动传统村落的协同发展。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竹松村、迳子村、笔村、宏岗村,其中竹松村和迳子村位于萝岗街道,可依托香雪公园、萝峰寺和玉岩书院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带动发展;笔村和宏岗村位于东区街道笔岗社区,可依托丹水坑风景度假区协同发展。

(2)民俗风情发展模式

民俗风情发展模式,就是以农村民俗风情为载体而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鹿步村、沙涌村和暹岗村。其中鹿步村和沙浦村,可充分利用扒龙舟、包龙舟棕、广绣等具广府文化特色风俗风物,作为旅游项目的基本内容,推出品味较高、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暹岗村可利用“广州市最大的孔子后裔自然村”作为特色亮点,进行旅游整合包装,向游客展示传统村落人文历史,满足游客认知和体验的愿望。(详见图2 二类传统村落开发模式分类布点图)

3、三类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将传统村落的开发模式分为三种类型:联动发展模式、“民宿+体验”发展模式和乡村农家乐发展模式。

(1)联动发展模式

黄埔区中部及北部区域的传统村落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但人文景观资源相对比较单一,产业发展各有所长,可利用开发用地相对较多,在开发中可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相互邻近的村落联动,可创建 “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具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综合体,发展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传统村落发展模式。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旺村、洋田村、黄田村、汤村村、迳下村、何棠下村、新田村、均和村。其中,根据村落的地理区位和产业特色,可形成以下三大联动组团:旺村、洋田村与新田村,汤村与均和村,黄田村、迳下村与何棠下村。

(2)“民宿+体验”发展模式

“民宿+体验”发展模式指位于交通可达性好、临近较大客源市场或重要景区,对保护要求相对较弱的村落,利用当地特色建筑,对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将当地文化传承融入设计中,这类型传统村落主要接待“小众游客”——对传统文化有偏好、对服务品质要求高、价格承受能力强的中高端游客。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华坑村、慕园村、塘头村、元贝村。其中,华坑村靠近龙头山森林公园,慕园村邻近天鹿湖森林公园,塘头村和元贝村靠近香雪公园,对于发展“民宿+度假”模式有较大的优势。

(3)乡村农家乐发展模式

乡村农家乐发展模式是指那些位于大城市郊区、交通可达性良好、生态环境较好的传统村落,以乡村农家乐为主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吸引大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游玩,主要通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餐饮、商业服务和住宿来获得收益。

适合这种模式的传统村落主要有西华村、珠江村、井头里村和领头村。(详见图3 三类传统村落开发模式分类布点图)

图3 三类传统村落开发模式分类布点图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开发思路,同时,希望能从更广阔的视角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策略参考,增强传统聚落居民们对古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发展。最后,希望能持续关注这个课题的发展,并在专业领域内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论文作者:陈妙婷1,张桂平1,林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广州市黄埔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探讨论文_陈妙婷1,张桂平1,林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