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施工管理中BIM技术应用论文_罗辉

地铁项目施工管理中BIM技术应用论文_罗辉

云南京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650228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地铁这一出行方式方便快捷,而且零污染的特点,使得人们对其十分的喜爱。但是,地铁大多是在狭小的地下建造的,其技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而且与相关的专业很多。所以,地铁施工在技术、成本、进度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而BIM技术是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已经在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中介绍了BIM技术的发展进程及BIM技术的作用,对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地铁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造地铁,因此对地铁行业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BIM技术是解决地铁行业最有力分析工具。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占中国GDP的45%,建筑行业的兴起也解决了国民的就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BIM技术渐渐被引进到建筑行业中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

1 BIM技术的内涵

BIM技术,其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模型的依据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数据,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来对建筑物的真实信息进行模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BIM技术在施工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通过这一技术可以有效的管控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使施工效率得以提升,从而尽可能地使工期缩短,使由于错误进行变更导致的施工成本额外增加得以避免,使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从本质来上来看,这一技术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将虚拟建筑进行构建,这一虚拟建筑能够将完整的建筑信息进行提供,其能够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应用,使进度、质量得到提升,使项目质量提升。

BIM技术被认为是继传统的CAD技术之后,建筑行业的一次新的改革,其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在项目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专业中加以运用。在建设项目的管理过程中,BIM技术是借助于计算机的优势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进行控制的一种新技术,以三维模型、数字以及图表的方式更为直观的展现项目信息,为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了一种信息化的手段。其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可视化;②协调性;③可模拟;④能优化。

2 BIM技术的发展进程

BIM技术是由Auto desk公司在2002年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界内的广泛认同,之后就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行业中。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还有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和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在21世纪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工程设计行业中,CAD技术的普遍运用已经彻底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方案优化和改进上,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并缩短了设计周期。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全面地为工程项目的方案提供技术上的修正和决策。自BIM技术的概念出世以来,建筑工程的CAD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BIM方向靠近。BIM技术支撑着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方向和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信息处理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和可视化技术都是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原理上的一些分支。可以说没有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业的发展可能还处于前十年的发展阶段中。

3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强化前期准备

目前地铁行业主要涉及到的都有常规机电安装、设备区及公共区装饰装修及系统单位安装。BIM前期准备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项目进行的效率和可控程度。按等级区分,从高到低包括标准、流程、样板、族库及硬件;同时它具有预定、可深化及反复使用的特性。

(1)软件、硬件条件准备。对于BIM技术管理人员,要对BIM技术以及电脑软件选择方面要精通,对于BIM电脑来说,其配置与一般电脑相比要高一些,结合其使用的BIM软件和工程情况,选择相应的电脑配置,其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使软件的有效运行得以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CPU来说,要有两个,至少是IntelXeon及以上,内存至少16G,硬盘至少1TB等等,同时要配备三维建模软件、深化设计软件、碰撞检查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等等。(2)统一建模规则。由于地铁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参与人员不少,对于大型地铁项目来说,通常在项目拆分后,其模型文件数量众多,所以,科学、合理的文件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管理人员的理解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建模规则统一,对于BIM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来说,建模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一般规则,主要是文件命名、工程量清单名称等。②模型文件命名,例如在应用Revit三维建模软件时,其文件命名可以这样做:项目名称-地点-楼层-专业-系统-介绍.Rvt。③颜色规定。就是为了能够将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得以有效区分,尤其是水、电等,构件多且具有较高的复杂利,将不同专业、系统模型,使用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将模型快速识别。

3.2合理选择平台

(1)平台要素分析:①能够对不同主流软件格式给予支持,现阶段主流程的BIM软件主要有五大系列,例如Revit、Archicad等等。我国以广联达、鲁班等为主,其输出格式都是不相兼容的,因此,BIM平台要能够将这些主流格式兼容。②具备专项施工管理作用,BIM协同平台的目的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其主要是将成本、质量、安全等信息有效整合。③对模型轻量化给予支持,否则过大的体量、过多的模型会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④具备数据库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

(2)平台选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功能全面型,这一方式以功能的全面性为重点,施工企业需要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把市场上现有平台看成是行,再将平台功能进行核对,从而将平台进行选择。②有所侧重型。这一方式对于企业功能需求重视度不同时进行使用,也可以把其实际需求看成是列,但是要对需求的权数进行设置。再将市场上的所有平台看成是行,再逐个将平台功能进行对照,最后将权重进行相乘,就是所选最佳平台。③某一特性型。对于施工企业只专注于一点较为适用,例如专注价格的。

3.3改进建模流程

想要使BIM技术的应用得以持续推进,就必须要梳理流程,特别是施工方的BIM应用模式流程,对相关参建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明确。

①模型创建阶段,建模人员获得蓝图后,要整理图纸,结合建模规则进行创建,遇到问题要收集起来,与设计、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要审核模型,之后建模人员对其进行完善。

②模型处理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专业模型,整合模型,再碰撞检查后,将不同专业间的问题有效解决,再结合结果和问题,深化处理各专业模型,之后由专业工程师审核,再进一步完善模型,使全专业的模型深化得以完成。

③模型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应用处理后的模型,其主要有技术、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体现。

④模型交付阶段。这一阶段要根据竣工图、设计修改等完善最终模型,结合相关专业的竣工信息,修改模型信息,结合业主需求将模型文件进行编制,移交最终模型。

4结束语

BIM技术加入建筑项目管理应用,冲击了我国建筑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国内建筑行业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技术改革。BIM能够应用于各大施工项目尤其是存在高风险性的地铁施工建设中,它可以分析每一阶段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高最终的施工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缩短工程周期。

参考文献

[1] 胡哲.浅析BIM在地铁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2)

[2] 曾维荣.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35)

[3] 孙贤斌 刘倍.BIM技术在地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02)

[4] 刘荣旭 陈建光 陈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商品与质量,2017(16)

论文作者:罗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地铁项目施工管理中BIM技术应用论文_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