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山区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策略论文_马玉清

培养山区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策略论文_马玉清

甘肃临夏广河县阿力麻土学区大庄小学 马玉清 731300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我认为,采取以“激趣导入巧引任务—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小组互助完成任务—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归纳小结拓展提高”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探索、发现、问题、协作、

信息技术课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趣导入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巧妙地引出了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会这样做:

一、激趣导入、巧引任务

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容易被一些新奇和刺激所吸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则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的激趣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选取以下方法导入:一是对比渲染,激发欲望。比如在讲解插入艺术字时,教师可以设计两份内容相同、形式不一样的海报(一份用艺术字,另一份没用艺术字修饰)让大家欣赏,说出自已心中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二是样例演示,激发动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画能长大的小树”一课时,让小海龟迅速画一棵长大的小树,学生感到很新奇,教师是怎么做到让小海龟这么快就画出了小树?三是直接提问,引发兴趣。例如在讲“美化获奖证书”一课时,在导入中首先提出问题:你见过获奖证书吗?都有什么样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获奖证书?

在教学中“巧引任务”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一节课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巧引任务”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出的任务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只有对任务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所以精心设计任务是关键。任务设计的难度不但要适中,还要有针对性。课堂中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第四,任务设计要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第五,任务设计要注重广泛联系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与其他学科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的联系,避免单纯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发现问题

导入后,要给学生大胆动手实践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对完成任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审阅、认真思考、分析研究和初步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教学“插入剪贴画”知识时,放手让学生尝试动手先插入一幅剪贴画到文档里,学生就会发现这幅剪贴画的大小不合适、位置不合适、剪贴画与文档内容不相符等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针对性,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自然就有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欲望。这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实践创新锻炼的机会。

三、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解决的潜力。特别是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一定要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比如改变剪贴画大小的问题,教师可用求助语气提问“谁能帮助XX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放手让学生示范操作,这样给其他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组内交流,提出解决方案,共同解决问题。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有选择性地运用网络广播功能演示学习中的难点知识,重点提示操作方法。

四、小组互助、完成任务

让学生明确了任务、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后,就让学生动手自主操作实践,完成任务。在此,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操作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此时,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作为组织者,教师要根据任务设计的不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在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中,让学生自评、互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中进行学生作品展示交流要注意:一是选择具有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二是要给予学生一种民主、和谐的交流学习氛围环境。三是教师在评价作品时以正面引导为主,及时地多表扬、多鼓励,对学生中体现出来的好的制作经验和方法,给予肯定和推广,对不足的地方,共同出谋划策。四是让学生自由参观别人的作品,让其在近距离体会别人的成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六、归纳小结、拓展提高

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重点难点,理清脉络,发现规律,提炼升华,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学生勤思、善思、敢想、敢说。例如,在学习完“设计制作板报”一课时,老师提出“你想制作一份什么样的电子报刊呢?能给你的电子报刊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有的说想制作一份有关环保的电子报刊;有的说想制作一份关于班级好人好事报;有的说想制作一份漫画报……报刊的名字也非常有创意:尖锋时报、小主人报、红领巾报、小刺猬报、乖乖鼠和羊童话故事报……当问起为什么取报名“小刺猬”时,学生的想像有些真让人想不到“我要象小刺猬一样坚决抵制不良的社会现象,将不良行为写进的我报刊中。”通过这样的课堂启发延伸,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山区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论文作者:马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培养山区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策略论文_马玉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