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胡 秀

(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 要 当前阶段,微课教学已经逐渐受到了各大高校的欢迎,以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式教学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本文从混合学习理念出发,针对如何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更加有效的微课嵌入提出几点探索建议。

关键词 混合学习 微课嵌入 高校教学

0 引言

微课指的是教师围绕教材知识或者是某一重难点问题以流媒体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开展的时间简短但又十分完整的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微课可以将各个区域的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后,分门别类的提供给需要的人群,为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质的教学服务,在推动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混合学习的基本含义

1.1 强调不同元素的有机融合

混合学习模式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首先是学习对象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指的是官方课本教材与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指的是传统的印刷材料、纸质学习资源与网络化信息化的数字资料之间的融合;其次是不同的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融合,具体指的是现实的课堂实体教学环境与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之间的结合;第三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体验等各种方式的融合;最后指的是不同学习评价之间的有机融合,由于学习对象、环境、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自然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与不同的学习评价,比如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考核评价与作业评价、理论评价与时间评价等。

从图4可见,含钛高炉渣的杂质CaO、MgO、Fe、Al2O3脱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时间超过6 h时,TiO2损失率明显提高,因此,合适的反应时间为6 h。

1.2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

在构建混合学习模式时并非是所有元素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元素与混合方式。混合学习法的核心原则就是面对不同的问题与目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将各种合适的元素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机混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3 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其实混合学习的概念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普及之后才出现并得到大力推广的,当时的混合学习主要指的还是实体的面对面教学与通过互联网进行空中虚拟教学的混合。也就是说,混合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发挥出面对面授课时,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深化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的优势,同时又要利用网络教学中,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学习时间随机的优势。

2 微课的一般理念研究

eDNA最初应用于微生物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发展到DNA物种鉴定、植食性动物的食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DNA条形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物种监测、外来入侵物种检测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以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应用模式探索

3.1 微课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嵌入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的教学模式直接将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课堂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过程被安置在了课外实践,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实现知识内化,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课前知识讲解加课堂知识内化的新兴教学结构。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制作精良的视频通过资源整合与分类形成关于教材知识的微课,然后在上课前一天至两天发布给学生,并让学生自主观看之后,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最重要的是及时记录自己产生疑问的地方,然后等到正式上课时,教师则主要针对学生存在争议与不解的知识产开解释与讲解,并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微课学习之后进行相关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精准地掌握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调节后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在情景嵌入式的教学模式下,所采用的微课视频一般是以实践操作或者是技能操作类的为主。情景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具体情境或者说具体教学活动的认知产物,是依托于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而存在的。也正因如此,情景教学对于实践类的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去掉实际情景的实验操作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始终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通过情景嵌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先创设与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并随之播放关键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再进行详细讲解。还有一种方式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微课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展开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相关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3.2 微课在情景嵌入模式中的嵌入

以各大高校都积极开设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为例,将微课通过翻转课堂嵌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可以分为课前学习与课堂答疑两个阶段。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按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材内容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然后通过充分整合分析各类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剪辑归纳出适合展开教学的微课视频,并提前一天发布于班级教学平台。与此同时,教师在平台内还要发布针对于微课视频的引导问题,比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包含哪几个板块、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理论来源等。学生在上课之前需要再认真研习微课视频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在课堂答疑阶段,教师在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公开展示,必要时可再次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以及交流自主探索解决方案。最后,教师还要针对没一个问题展开详细明确的讲解,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微课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与传统教师答疑模式的有机混合,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3.3 微课在协作构建模式中的嵌入

所谓的协作构建模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向学生播放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在观看之后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交流,共同探索与解决相关疑问,并及时反馈微课视频中出现的缺陷,在课下协作优化并进行微课的改进与构建。这种教学模式与其他模式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教师在该模式下扮演的更多的是课堂知识讲解者与帮助学生积极开展协作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的角色则是新知识点的创造者与旧知识的接受者。而微课在协作构建模式下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直观与具象的方式来理解和应用知识,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知识分析与问题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微课,有很多专业人士给出了比较统一的概念,那就是时间在十分钟以内,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十分突出,内容简洁但完整,可以充分说明讲解一个重难点问题的小课程。首先,微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微课主要是以阐述一个知识难点为教学目标,以简洁精悍的短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其次,与一般课程相比,微课更加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保障学习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微课中的知识点,需要对微课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安排,其中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以流媒体的形式向学习者展示相关的微课内容;第三,微课最终还是要为不同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所服务的,因此,微课必须适应不同的学习或者教学方式,包括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并以简洁精炼的短视频为载体,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对象设计不同的学习资源,且要注重网络学习趣味性与直观性的体现;最后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关注教学过程重点设计,不要舍本逐末。

以关于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微课视频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协作构建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完善相关的微课制作与改进。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播放关于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可以是其中一个比较重点的片段,并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及时提出问题“所播放的微课视频对于程序设计学习有哪些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积极思考该微课视频的有点与缺陷。之后进入课堂谈论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所播放的微课视频进行评价与探讨,并通过图表分析等方式交流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协作根据自己对于微课视频所提出的建议在小组内制定关于该微课视频的优化方案,并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优化微课的构建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反思学会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微课资源,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协作。

4 总结

综上所述,以混合学习的理念为导向,在不同教学模式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微课嵌入,实现了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试验区冬春季节种植豆禾混播牧草,既能充分利用土地、水热和光照等环境资源优势,也可生产和收获优质青干草,解决青干草供求矛盾。采用青贮玉米和混播牧草,形成全年轮作体系,配合一定数量浓缩饲料,育肥西杂架子肉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0):61-65.

[2] 姚满团. 微课发展现状及其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价值[J]. 现代教育技术,2017.24(8):28-33.

[3] 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6):l8-2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ixed Learning Oriented Micro-Course Embedded in College Teaching

HU Xiu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Jingc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gmen, Hubei 448000)

Absrtact At present, micro-course teaching has been gradually welcomed by universities, and the scale of micro-course embedded teaching oriented by mixed learning is gradually expanding.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blended lear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xploratory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more effective micro-lesson embedding in College teaching.

Keywords mixed learning; micro-lesson embedding; colleg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11.019

基金课题:湖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课题(编号:2017GB079) 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式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荆楚理工学院教研课题(编号:JX2018-59) 以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编号:20180132900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B2018242)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关键技术研究;荆门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8YDKY071) 基于分块图像互信息量的镜头分割算法在视频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标签:;  ;  ;  ;  

混合学习为导向的微课嵌入高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