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及其对策论文_黄华祝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及其对策论文_黄华祝

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旺安村委小学 53030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实施,对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少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整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相关教育理论的缺失和经验的匮乏,导致“伪生活化”现象的出现,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伪生活化 对策

数学学科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基础性科目,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复杂抽象等特点,小学生更是受年龄特点、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学习中感觉难度更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机整合,不过应避免“伪生活化”情况的出现。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伪生活化现象的分析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引入一定的生活化元素,主动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部分教师运用的生活情境方式不当,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情境创设上,而将知识的教学放在辅助地位,导致主辅关系颠倒。

2.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为营造生活化课堂,在引用生活元素时没有把握好度,导致信息量过大而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接受能力,他们无法处理好这些信息,反而影响正常学习。虽然看似是生活化教学,但是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不相符。

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信息的目的是: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构建桥梁。不过部分教师在运用生活化内容时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的信息是成年人所接触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避免伪生活化的对策

1.树立生活化教学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基础,搜集相关的生活实例,并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出发,避免“伪生活化”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实践中,本节课以数数、读数、写数为基础,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借助小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梨子或香蕉作为数字代表,提出问题:95个苹果比84个梨子多多少个?比73个香蕉多5个的数字是几?32个苹果前后的数字是多少?由于这些水果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可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排序和比大小的问题,顺利引出教学内容。

2.科学引入生活素材。

在新教材版本中,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有不少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方便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但是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不引入新的内容,促使生活化教学变得只是流于形式。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以了解学生学情和分析教材意图为基础,合理地改进素材,科学地引入生活化素材,让教学内容不仅与学生生活产生关联,还应具有时代特征和气息。

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教学时,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时,可让学生从身边的实物着手进行测量,像课本、练习本、铅笔和铅笔盒等,帮助他们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在认识1米的长度观念时,如果教师告知学生学校的操场跑道为400米,这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也是生活化素材,但是可能难以理解,甚至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此时,教师可从小学生的身高、黑板长度和课桌长度等着手,让他们测量,学会运用“米”的单位来表示,初步理解1米=100厘米。这些生活化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熟悉,教师的科学运用可有效远离“伪生活化”现象。

3.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外以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为主,本身就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不过教师除在选取生活素材时需谨慎之外,还需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引入不同的生活化素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形式,走出“伪生活化”教学的困境。

比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如果是针对城市学生,教师可运用花坛、溜冰场、公园等生活化案例,他们对这些内容更加熟悉和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易于理解。如果教学对象是农村或乡镇学生时,教师则可采用农田、水库、院子等生活化案例,这些内容他们接触得更多,亲身体验也更加丰富。同时,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教学模式时,不仅需从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着手,还应关注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个人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和深究,将实际生活信息有机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为小学生搭建一个生活和知识的桥梁,让他们基于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认真研究生活信息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让教学回归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选择科学的生活化素材,运用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真正解决“伪生活化”问题。

参考文献

[1]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鲁静 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简祈山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09:80-81。

论文作者:黄华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及其对策论文_黄华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