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井数据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

数字测井数据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

一、数字测井资料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申狄,尹海涛,李军峰,彭四明[1](2021)在《方山—白沙煤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测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研究了方山—白沙煤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测井技术,分析了方山—白沙煤矿区地层与物性,岩、煤层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了测井技术,主要为测井仪器、设备类型,测井工作方法、测井技术条件;然后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与解释,分析了测井资料的处理过程、岩层的识别与分层、煤层的识别与分层、断层的解释、含水层的解释,并研究了地质效果。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果资料。

刘玉卫,商铁林,龚剑,张亚峰[2](2021)在《测井参数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获得煤质灰分的传统方法是煤样的实验室分析法,文章在综合分析赵家寨煤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分析煤质数据建立了测井曲线与煤质参数中水分、灰分和挥发份的相关关系模型,并对赵家寨煤矿煤质进行了检验和预测分析,并与地质化验进行对比,结论相当吻合,大大提高了煤质分析工作效率。

杨强[3](2021)在《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南部焦坪矿区作为渭北煤炭资源重要贡献区,煤炭的稳产、增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有效发挥煤田测井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作用,服务于YH井田的补充地质勘探,急需开展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本文基于YH井田的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和测井等资料,首先利用研究区标志层、辅助标志层等特征完成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工作;然后,基于研究区典型岩性测井响应统计特征分析,总结建立岩性识别图版;进而,开展目的层沉积旋回特征、煤层构造特征研究;基于岩心测试资料、测井资料等,分别构建了煤层测井解释体积模型和概率模型,优选统计模型开展煤质测井解释;建立煤岩力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开展本区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最后,基于煤质参数、煤厚、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开展4-2煤分类评价。研究表明,YH井田延安组地层顶部构造特征呈现“鞍状”特征,即沿着东北~西南方向为“鞍状”构造较低部位,向西北、东南构造抬升;延安组底部构造等值线呈现开口向东,由中心向南、西、北方向抬升;4-2煤顶板最低处位于研究区中部,向四周逐渐抬升;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曲线可用于岩性识别、密度曲线最为敏感,电阻率测井曲线能够有效区分煤层和其他岩性;延安组早期沉积环境有利于煤的形成,4-2煤主要形成于延安组早期,延安组后期沉积环境不利于煤形成;基于本区15口井的17个煤岩工业组分测试数据进行煤岩工业组分统计方法建模,并与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比较,优选采用4-2煤的工业组分统计模型;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表明,研究区4-2煤层顶板煤层顶板板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值线趋势的一致性较好,在研究区西南部最大,向西北、西南方向逐渐降低,向东北方向呈鼻状降低,煤层顶板抗压及抗拉强度在研究区东南部高,沿着西南到东北方向数值降低,整体呈“鞍状”分布;基于工业组分、强度参数解释成果,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开展了研究区煤层分类评价,得到了研究区三类煤的平面分布特征。

姚鹏博[4](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PB区可采煤层地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加强PB区煤炭勘查精细地质研究需要,在大量文献调研基础上,收集区内钻探和地质资料、测井资料。首先,开展了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精准的地层对比格架;其次,开展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建立典型岩性测井识别图版;再次,开展可采煤层综合解释方法研究、基于研究区测试分析资料开展煤层工业组分建模,揭示研究区煤层工业组分平面展布特征;进而,开展可采煤层力学参数解释方法研究,揭示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特征;最后进行可采煤层分布特征评价。研究表明,PB区4#、5#、11#煤顶部微构造特征呈现东部高、向西部逐渐降低的特征,微构造特征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将自然伽马、密度测井、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曲线结合起来可有效判别和识别煤岩性;4#、5#、11#煤的煤体结构主要为块粉煤;4#、5#、11#煤的灰分含量与固定碳含量呈互补特征,挥发分和水分含量与灰分含量特征相似;4#煤层底板岩石为较坚硬岩石,5#煤层底板岩石为较软岩石,11#煤层底板为较坚硬岩石;4#煤层平均厚度1.54m、基本全区可采、属较稳定型中厚煤层,5#煤层平均厚度3.60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型中厚和厚煤层,11#煤层平均厚度1.76m、属较稳定型中厚煤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可采区的煤层分为三类。

董康[5](2020)在《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文中指出煤层气是井下以甲烷为主的煤矿伴生气体,它易扩散,渗透性强,容易从邻近岩层穿过,由采空区放出。当空气中的含量为5%~16%时,煤层气可能燃烧或爆炸,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由于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破坏生产的事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前勘探,先抽后采,加强通风,避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为了配合煤层气测井仪器的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开发煤层气测井数据处理软件,以满足测井现场快速回放测井曲线、处理测井数据、生成测井报告的需求。本文对于煤层气测井的实际分析需求来进行入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式,通过现代软件工程来开发相应处理软件,最终完成了对其的有效处理。软件采用C++和C#编写,包含文件读写和处理、曲线绘制和输出、集成测井图头、管径三维显示等现场亟需的功能。使用本文实现的软件,可简单、方便地将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用不同仪器所测的曲线整合在一起,按统一标准存储测试成果;并能对测试曲线的对比分析、解释计算等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借鉴了同类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利用面向对象的现代软件开发模式,来对其完成的需求分析与技术论证等相关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对于功能进行明确、分析性能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体系结构和技术路线。然后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利用微软公司的动态连接库编程方式建立标准接口,完成了模块的集成,按照接口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实现了多处理模块的同时开发,将其进行封装,变成动态连接库,再将各模块完成测试之后进行连接。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符合各项设计需求的软件,论文详细介绍了已完成相应开发部分的软件效果。在论文最后对本文所做的所有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李俊[6](2020)在《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高地应力、高储层压力、高地温和低渗等地质特征,导致开发难度大、开发风险高,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尚未实现商业化开发利用。对勘探开发目标进行优选排序,即确定开发序列,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任务,它受资源条件、地质条件、开发风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往往相互冲突且不具公度性,传统的单目标决策方法难以处理此类综合评价问题。目前,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排序多从地质角度出发,针对目标区的资源条件或开发地质条件,优选有利的煤层气富集区带或区块,极少关注目标区的开发经济效益和开发风险,尚无涵盖地质资源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开发风险测度在内的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模型。鉴于此,本文引入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建立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模型,解决了对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开发地质背景、不同开发风险和产出效益的目标区进行统一评价和综合排序的问题,并以沁水盆地中东部榆社-武乡深部煤层气区块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开发地质可行性、完成开发地质分区与技术选择、优化开发井型井网方案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进行了优选和排序,获取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开发序列。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查明了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开发地质可行性和开发潜力,划分了开发地质单元并建立了基于地质适配性的开发模式。研究区煤层气成藏潜力大,目的煤层(3号、15号)埋深普遍超过1000 m,储层整体欠压、低渗,含气性好,具中等开发地质潜力。研究区共划分出中浅层含气型(Ⅰ型)、中浅层高含气型(Ⅱ型)、中深层高含气型(Ⅲ型)、中深层富气型(Ⅳ型)、深层富气型(V型)和深层高富气型(VⅠ型)共计6类开发地质单元,在埋深、含气性、储层物性、构造复杂程度和资源丰度等地质条件上互有差异。3号煤层各类开发地质单元适宜于压裂直井开发,15号煤层I–Ⅳ型开发地质单元对压裂直井和单支水平井适配性较好,V型和VⅠ型开发单元适宜于压裂直井开发。(2)预测了各地质单元内不同开发方式的产能情况,确定了关键地质参数对深部煤层气井产出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明确了相对更优的参数组合。对于压裂直井开发方式,15号煤层因资源量优势,产气效果明显优于3号煤层;其中,以Ⅱ型和Ⅳ型开发地质单元的累计产气量最高,Ⅲ型和VⅠ型次之,Ⅰ型和V型相对最低;中浅层和中深层开发地质单元的采收率整体高于深层开发地质单元;低渗条件是制约深部煤层气井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而高含气性对改善深部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混合井型和全水平井开发模式下,采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Ⅱ型、Ⅲ型、Ⅳ型和Ⅰ型开发地质单元;压裂水平井的产气效果明显优于不压裂水平井和压裂直井,并在Ⅳ型开发地质单元中单井累计产气量最高,Ⅱ型和Ⅲ型次之,Ⅰ型最低。不同地质参数对深部煤层气井采收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渗透率、兰氏体积、含气量、兰氏压力、裂缝孔隙度和煤层厚度。(3)从经济效益角度对不同地质单元的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基于经济效益的开发序列,给出了提升深部煤层气开发经济性的扶持方向和建议。经济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3号煤层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不具备开发经济可行性。15号煤层各开发地质单元按经济效益由高到底排序为:Ⅱ型-Ⅳ型-Ⅲ型-VⅠ型-Ⅰ型-V型,全直井开发模式的经济效益高于混合井型和全水平井模式;对于中浅层开发地质单元(Ⅰ型和Ⅱ型),混合井型模式的经济效益优于全水平井模式,而对于中深层开发地质单元(Ⅲ型和Ⅳ型),全水平井模式的经济效益相对更优。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提升财政补贴标准并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提升深部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较为现实和有效的选择。(4)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优选排序多属性决策模型,对研究区各地质单元的开发优先次序进行了调整。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模型包括资源丰度、采收率、综合开发风险指数、净现值等10项属性,涵盖资源富集及利用程度、开发风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基于组合赋权和TOPSIS方法,计算获得的开发优先次序为Ⅳ型-Ⅱ型-VⅠ型-Ⅲ型-Ⅰ型-V型,同基于经济效益的开发序列相比,决策过程在寻求经济效益更大化的同时,体现了对资源条件、开发风险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折衷,决策结果更符合煤层气开发实际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

刘会彬[7](2019)在《低煤级烟煤瓦斯非均质性分布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以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为例》文中提出低煤级烟煤瓦斯非均质性分布的地质机理一直是煤矿安全开采生产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重要的社会和实际意义。为此,本文选择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主要发育低煤级烟煤、瓦斯灾害比较突出的彬长矿区为研究区,以主采4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期望在低煤级烟煤瓦斯赋存及其非均质性分布的控制机理领域取得新进展,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在研究区地质资料和生产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彬长矿区4号煤层煤岩分析、显微组分定量、镜质组反射率等物性测试,进而通过煤样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场核磁共振、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孔-裂隙结构、甲烷吸附和渗透率等实验测试与分析,应用煤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瓦斯地质学等理论与方法,探讨了4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瓦斯非均质分布的地质控制机理。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彬长矿区瓦斯赋存及非均质性分布特征。彬长矿区北部煤层埋深大于南部,但瓦斯含量整体表现出“中南部和东南部瓦斯高,北部和西北部瓦斯较低”的非均质性分布特点,与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大瓦斯含量增高的一般性规律相矛盾,瓦斯赋存具有显着的特殊性;矿区中南部形成了2个近EW向展布,延伸20km至40km的瓦斯含量高值区,东部和北部在局部形成了瓦斯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2、探讨了不同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彬长矿区发育的泥质岩层顶板具有良好的隔气性,瓦斯沿着煤层和顶板逐渐运移到向斜的核部富集,形成了位于向斜核部的瓦斯带状富集区;受顶板沉积厚度影响,在南部泥岩厚度大、发育稳定的区域形成瓦斯富集,在北部厚度薄、发育不连续的区域,瓦斯含量较低,导致矿区南部瓦斯含量高于北部;矿区东南部为地下水相对滞留区,可能对瓦斯含量南高北低的非均质性分布也具有一定影响;而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无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则反映了影响瓦斯赋存地质条件的复杂性。3、在彬长矿区4号煤层孔-裂隙结构、渗透性、吸附性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孔-裂隙结构的差异性是影响瓦斯非均质性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4号煤层煤岩煤质、煤体变形及孔裂隙结构等物性特征显着影响着煤层的瓦斯吸附/解吸性及渗透性,是导致瓦斯非均质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水分、灰分较高的煤层甲烷吸附能力一般较弱,煤层的瓦斯含量相对较低;发生了一定程度脆性破裂、构造裂隙及中孔-显微裂隙结构较为发育的煤样,一般表现出较高的渗透率,瓦斯不易发生积聚,煤层具有较低的瓦斯含量,如文家坡矿北部采区、亭南矿西部采区及雅店矿等,而煤体完整、构造裂隙及内生裂隙不发育、孔径配置较差的煤层,渗透率一般较低,瓦斯含量相对较高,如小庄矿、下沟矿西南部采区等;此外,良好的孔径配置(尤其是10~30nm段孔隙)还会增加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使得煤的甲烷最大吸附量及低压段吸附速率明显较高,煤层常表现出较高的瓦斯含量,如大佛寺矿、下沟矿及小庄矿等。4、揭示了彬长矿区瓦斯非均质性分布的地质控制机理,指出矿区构造及其演化是关键的控制因素。彬长矿区受近EW向同沉积褶皱的控制,在矿区中南部发育近EW向特厚-巨厚煤层,而北部煤层相对较薄;煤岩层厚度具有向斜核部大于背斜轴部的特点,厚煤层区瓦斯生成量较高;向斜核部沉积的泥岩顶底板,对瓦斯起到良好的封堵保存作用,矿区中南部沉积厚度较大,而北部泥岩薄,中南部的瓦斯保存条件优于北部;另外,井下观测表明,北部煤层顶板裂隙较为发育,多为穿层裂隙,对顶板泥岩造成较大的破坏,使顶板的封盖性能大大降低,从而有利于瓦斯的逸散。该论文有图48幅,表28个,参考文献291篇。

闫志明[8](2019)在《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在距今~252Ma前的二叠-三叠纪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为惨烈生物灭绝事件。关于该事件的起因目前最具合理的解释是二叠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火山活动引发一系列环境恶化事件,导致全球生态系统逐渐紊乱,进而崩溃,直至引发生物大规模灭绝。因此,继续深入开展陆相系统环境中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研究对于详细揭示二叠纪末生物事件的灭绝模式和灭绝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海、陆相生态系统之间研究进展不均衡,海相领域研究推进更为迅速的情况下,陆相研究工作应亟待加强。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中国西南滇东及其周边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细粒沉积物与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煤岩学、孢粉学、旋回地层学等多学科并举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提取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系统环境中相关的古环境古气候及特殊地质事件演化信息,认识如下:(1)根据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出了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变化曲线,显示在整个宣威组沉积时期CO2浓度较低且稳定,卡以头组沉积初期浓度急剧升高,之后又逐渐降低,至东川组沉积伊始,浓度骤升至0.23%,紧接着又迅速恢复至0.04%左右。由于晚二叠世西伯利亚火山活动对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控制影响作用,本研究根据CO2浓度曲线推测出晚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宣威组沉积时期喷发平稳缓慢;卡以头组沉积初期,短暂剧烈喷发;东川组沉积伊始,最为猛烈,之后逐渐恢复稳定。(2)对滇东富源地区宣威组煤中反映灰分含量变化的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显示,泥炭地在晚二叠世发育时期受到了米兰科维奇旋回(123ka偏心率、35.6ka斜率、21.2ka岁差)驱动的气候影响,将米氏旋回作为天文时间标尺,计算出了乐平世热带地区泥炭地NPP范围为360~450 g C·m-2·a-1,较全新世热带泥炭地生产力水平偏低。经综合讨论认为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生产力主要受当时大气中O2和CO2含量控制,其中CO2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3)滇东晚二叠世细粒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出区内当时陆相古气候环境条件经历了从宣威组沉积时期的温暖湿润且还原,到卡以头组沉积时期的温暖干旱、弱氧化,再到东川组下部沉积时期的炎热干旱、氧化的演化历程,包括“双稳、双波动”四次动态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二叠世时期陆相古气候演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西伯利亚火山活动与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结果。(4)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惰质组及燃烧源类PAHs含量在从宣威组底部向上至顶部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推测区内泥炭地在晚二叠世遭受了愈加频繁的火灾事件,并估测出宣威组沉积晚期大气氧含量浓度高达27%,认为“大气缺氧”论引发PTB生物事件的观点有待进一步讨论。此外,根据惰质组反射率特征推测出区内当时泥炭地中森林野火燃烧类型的演变过程为从宣威组下部向上至顶部,地下火燃烧比例不断降低,林冠火则逐渐升高,总体上以地表火燃烧为主,林冠火和地下火燃烧相对较少。结合区内宣威组地层中孢粉化石丰度与泥炭地中遭受的森林火灾事件演化过程,认为在宣威组沉积晚期气候条件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导致植被丰度明显稳步降低的原因很可能来自晚二叠世越来越频繁且燃烧温度愈发炽热的火灾事件。(5)本文认为滇东及其附近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的紊乱是包括大气环境、气候条件、火灾事件等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叠加导致的结果,其中森林火灾事件的产生能够加剧植被体系的毁坏,且短期内迅速导致整个陆相生态系统发生紊乱甚至崩溃。鉴于此,本文倡导在今后的研究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时期关于火灾事件发生及演化的研究应受到学者们更多的重视。

袁钧[9](2015)在《沁水盆地南部3#煤层煤相及对储层物性影响的测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煤层气储层的研究也不断加深,对于制约煤层气产量的地质因素的认识也不断加强,多学科、多种分析方法不断被引入煤层气研究领域也推动着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向前发展。煤层气测井技术就是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由常规油气测井借鉴而来的。目前,煤层气测井技术是煤层气勘探技术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运用在煤储层的定性识别、煤岩煤质定量解释、煤层含气量定量解释、煤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定量解释等方面。常用的煤层气测井方法除了常规的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双侧向电阻率、自然电位测井外,声波阵列、成像测井、能谱测井等非常规测井手段也逐渐得到应用。煤相研究是煤储层地质研究方面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不同煤相的覆水深浅、氧化还原环境的区别、营养供给等影响成煤沼泽环境因素的分析,深入研究成煤沼泽环境下形成的煤的差别,从而进一步分析对煤层气富集开发的影响。以往对煤相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分析测试的方法获取识别煤相的相关参数来划分不同煤相,并没有文献资料记载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煤相。论文以沁水盆地南部二叠纪山西组3#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常规测井手段,通过对研究区煤工业组分、宏观煤岩类型、煤相、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的测井解释研究,探索使用常规测井进行煤相识别的方法;并分析煤相与储层含气量、储层物性的控制机理。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3#煤层工业组分固定碳、灰分、挥发分、水分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煤的固定碳含量在44.52%89.15%之间,固定碳含量平均值为75.28%;灰分含量介于3.76%46.82%之间,均值14.88%;挥发分含量介于2.58%31.72%,平均值为9.04%;水分含量介于0.1%2.41%之间,均值为0.80%。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研究区3#煤层具有典型的高阶煤特征: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含量低。同时,研究区的煤质相对较好,具有灰分含量较低的特点;同时水分含量整体较低。研究区煤的视密度在1.39 g/cm31.87g/cm3之间,平均密度1.53g/cm3;煤层含气量介于6.81m3/t20.55m3/t之间,含气量平均值为12.94m3/t;孔隙度分布范围介于1.39%13.9%之间,平均孔隙度为5.19%;渗透率介于0.01mD0.04mD之间。通过对研究区常规测井参数的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3#煤层的各常规测井参数的响应范围分别为:深侧向电阻率介于258.61Ω·m25488.68Ω·m之间,均值为5373.76Ω·m;浅侧向电阻率介于44.01Ω·m17153.26Ω·m之间,均值为4372.46Ω·m;声波时差的响应范围介于392.33μs/m520.17μs/m之间,平均值为421.64μs/m;补偿密度的响应范围介于1.2g/cm31.55g/cm3之间,平均值为1.38g/cm3;补偿中子介于36.69%53.75%之间,平均值为46.09%;自然伽马值介于29.34api77.99api之间,均值为53.9api;自然电位介于-206.58mv258.51mv之间,平均值为95.26mv;井径介于22.49cm48.54cm,平均为29.49cm。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解释方面,在利用交汇图技术分析煤工业组分中的固定碳、灰分、挥发分、水分含量及视密度与镜煤—亮煤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发现,镜煤—亮煤含量与固定碳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灰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挥发分含量、水分含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并与视密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使用工业分析中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视密度三个参数与镜煤—亮煤含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煤岩类型定量解释模型。由于视密度与灰分含量、视密度与固定碳含量、固定碳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导致这些参数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进行回归分析时会因共线性问题造成参数的信息叠加,以至于无法真实、准确反映变量信息。为克服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上选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在构建多个能够反映原始变量信息的非线性相关的主成分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镜煤—亮煤含量的测井定量解释方程,最终通过镜煤—亮煤含量与宏观煤岩类型间的对应关系划分了宏观煤岩类型。煤相测井识别方面,在将研究区样品通过显微组分定量划分煤相类型、计算镜煤—亮煤含量并划分宏观煤岩类型、测定工业组分的基础上,利用交汇图技术,系统分析煤相类型与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水分含量、镜煤—亮煤含量的相关关系,发现煤相类型从干燥森林沼泽相到深覆水森林沼泽相,固定碳含量不断增加,灰分含量不断减少,镜煤—亮煤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趋势和分区特征;而与挥发分含量、水分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明显。根据煤相与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镜煤—亮煤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煤相测井识别模型。由于煤相是定性变量,只反映煤相的分类,不具有数值变化,也没有大小的区别,而常规的线性回归方法又无法进行定性变量回归分析,因此在回归分析方法上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同时为了消除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及镜煤—亮煤含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故使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煤相类型的判别方程。常规测井参数最主要的应用是进行煤质分析、煤层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计算,但在解释精度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问题。在煤质分方面,通过对体积模型的分析,认为骨架参数选择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积法的解释精度。基于上述分析,确定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煤工业组分测井解释模型。在通过工业组分中固定碳、灰分、挥发分、水分含量分别与常规测井各参数之间的交汇分析,发现灰分含量与补偿密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但与其他常规测井参数的相关性较弱;灰分含量又与固定碳含量、有机质含量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选用补偿密度参数,通过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适用于研究区3#煤层的煤工业组分测井解释模型。在含气量计算方面,在分别对常用的含气量计算Kim方程和兰氏煤阶方程、体积法、回归统计分析法介绍并综合考虑研究区现状后,确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来建立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在对研究区含气量实测数据分别与各常规测井参数进行了统计和交汇分析后,发现研究区内实测含气量变化较大,数据离散度较大,与单个测井参数的相关性较弱,与深度和深侧向电阻率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势相关,因此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方法上选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考虑使用深度、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六个测井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拟合适用于研究区情况的区域经验解释方程。通过比较解释含气量与实测含气量,认为建立的解释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孔隙度和渗透率测井解释方面,介绍了利用体积法计算总孔隙度和利用双侧向电阻率计算裂缝孔隙度的方法,以及利用裂缝孔隙度求取裂缝渗透率的有限元法。考虑研究区实测孔隙度、试井渗透率和各测井响应参数的关系及理论模型中深、浅侧向电阻率形式,选用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自然伽马、补偿中子、深度、深侧向电阻率与浅侧向电阻率倒数差六个参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孔隙度和渗透率测井解释方程。使用建立的宏观煤岩类型和煤相测井解释方程,对柿庄区块3#煤层的宏观煤岩类型和煤相进行了测井解释。从垂向上看,研究区3#煤层在距底板1m左右位置较稳定发育一层暗淡煤,以该层暗淡煤为界限,3#煤层可以划分为上下两段宏观煤岩类型组合,每套煤岩组合的特点都是从顶和底为矸层或暗淡煤层开始,向中部煤的光亮度逐渐提高。3#煤层中下部发育一套较为干燥的煤相类型为干燥森林沼泽相,以该层位分界线,3#煤层发育上下两套煤相旋回。两套旋回特征为:下段旋回沉积时间较短,煤相变化较快;上段旋回沉积时间长、覆水稳定、发育较多覆水森林沼泽或深覆水森林沼泽。从平面上看,柿庄区块成煤沼泽环境南部覆水深度总体大于北部,区块北部的煤相类型以湿地森林沼泽相和干燥森林沼泽相为主,南部主要发育覆水森林沼泽相和深覆水森林沼泽相。根据研究区煤相分布图和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等值线图对比发现,煤相对含气量和孔隙度都有控制作用,随着煤相从深覆水森林沼泽相到干燥森林沼泽相变化,含气量和孔隙度都是逐渐降低的,而渗透率主要受后期构造作用影响较大,煤相对其控制影响较小。

黄兆辉[10](2014)在《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我国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现阶段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以沁水盆地南部某研究区的煤岩实验分析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围绕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分别从地质影响因素、测井响应特征及井环境影响、测井解释模型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通过煤层气的成因及其储层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了有关煤层气储层物质组成、孔裂隙结构、渗透性特征、含气量的控制因素等内容,为煤层气测井的解释模型方法及参数选取提供有关地质理论依据。针对高阶煤层气储层的特点,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利用研究区现场和实验数据,分析了煤岩工业分析、显微组分、粘土矿物、镜质体反射率、含气量及各种常规测井响应值的分布特征,并根据煤岩工业分析组分、煤岩介质孔隙结构、煤层气赋存状态进行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机理的探索。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测井数据,针对煤层气储层扩径情况,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小井径的煤层气井结构环境,完成了不同密度煤岩和不同扩径情况下密度测井响应的模拟计算,得到长、短源距计数率的变化特征,制作了煤层气储层扩径情况下的密度测井响应“脊肋图”,解释了部分高阶煤层气储层段密度低于1.1g/cm3的看似不合理值,为煤层气储层密度的扩径校正提供了图版法的解决方案。针对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有关煤质分析、煤层储集性能、天然气储量及煤岩顶底板评价等问题,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建立了工业组分、含气量、孔隙度、岩石强度等重要参数的定量解释模型。研究归纳了一些适应研究区高阶煤层气储层的改进预测方法。提出在工业组分计算当中,在样品数据充足情况下,优选基于统计模型的回归分析方法;对于小样品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并在体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高阶煤层气储层快速预测的约束最优化算法。提出以煤层平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基于对数变换形式的工业组分和测井资料预测含气量方程。通过常规测井的声波、密度资料计算煤层及围岩的力学参数,并拟合了纵横波速度比预测抗压强度的回归公式。实例表明,上述方法在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预测中效果良好。

二、数字测井资料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测井资料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方山—白沙煤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测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1 简述
        1.1.1 奥陶系
        1.1.2 石炭系
        (1)本溪组(C2b)。
        (2)太原组(C2t, 一煤段)。
        1.1.3 二叠系
        (1)山西组(P1s 二煤段)。
        (2)下石盒子与上石盒子组(P1x 、P2s三—九煤段)。
        (3)上统石千峰组(P2sh)。
        1.1.4 三叠系与第四系
        1.1.5 构造与断层
    1.2 岩、煤层地球物理特征
2 测井技术
    2.1 测井仪器、设备类型
    2.2 测井工作方法及其测井技术条件
        (1)测井工作方法。
        (2)测井技术条件。
3 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3.1 测井资料的处理过程
    3.2 岩层的识别与分层
        (1)岩层的物性特征。
        (2)岩层解释过程。
    3.3 煤层的识别与分层
        (1)煤层解释参数选择。
        (2)煤层测井解释原则。
        (3)煤层解释过程。
    3.4 断层的解释
    3.5 含水层的解释
4 地质效果
    4.1 地层物性分析
        (1)第四系。
        (2)三叠系。
        (3)石炭二叠系。
    4.2 主要煤层煤质简析
        (1)一1煤层。
        (2)二1煤层。
        (3)七煤组。
    4.3 其他有益矿产
5 结语

(2)测井参数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主采煤层测井曲线及其响应特征
2 煤质模型分析
3 煤质参数模型的预测分析
    3.1 模型检验
    3.2 预测分析
4 结 语

(3)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关键技术和研究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运用的关键技术
        1.4.2 本研究运用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2 论文完成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微构造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地层简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简况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与结果
        2.2.1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2.3 目的层段微构造特征研究
第三章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目的层段沉积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开展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3.1.1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常用方法
        3.1.2 本次地球物理测井仪器简况
        3.1.3 本次地球物理测井工作开展情况
    3.2 目的层段典型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
    3.3 目的层段沉积特征研究
        3.3.1 沉积环境及演变特征
        3.3.2 沉积特征分析
第四章 煤岩“三性”关系特征及煤岩工业组分解释建模
    4.1 煤岩“三性”关系特征研究
        4.1.1 岩性
        4.1.2 工业组分
        4.1.3 电性
    4.2 煤岩工业组分建模常用方法
    4.3 目的层段煤岩工业组分建模研究
        4.3.1 煤岩工业组分分布特征分析
        4.3.2 岩心深度归位
        4.3.3 统计模型法建模
        4.3.4 体积模型法建模
        4.3.5 两种计算模型的结果对比
第五章 目的层段煤岩力学特征分析
    5.1 岩石力学特征参数计算方法
    5.2 研究区横波速度获取方法分析
    5.3 研究区煤岩力学参数计算
    5.4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弹性参数展布特征
    5.5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弹性参数展布特征
第六章 研究区测井资料精细解释及煤层参数展布特征研究
    6.1 研究区测井资料精细解释
        6.1.1 资料预处理
        6.1.2 定性解释
        6.1.3 定厚解释
        6.1.4 定量解释
    6.2 研究区4~(-2)煤工业组分参数展布特征
    6.3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强度参数展布特征
    6.4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强度参数展布特征
    6.5 研究区4~(-2)煤层开采条件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PB区可采煤层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1.2.2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1.2.3 可采煤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1.2.4 可采煤层力学特征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遵循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1.4.1 研究遵循的技术路线
        1.4.2 关键技术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地层精细划分对比
    2.1 研究区地层简况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与方法
        2.2.1 地层划分标志层选取
        2.2.2 地层划分方案及对比原则
    2.3 研究区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2.3.1 地层划分结果
        2.3.2 地层对比结果
    2.4 研究区煤层顶部微构造特征
第三章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测井方法应用简介
        3.1.1 仪器设备
        3.1.2 测井方法
    3.2 研究区主要地层测井曲线特征
        3.2.1 奥陶系
        3.2.2 石炭系
        3.2.3 二叠系
    3.3 研究区典型岩性测井响应特征
第四章 可采煤层综合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4.1 煤层定性和定量解释的基本方法
    4.2 可采煤层结构、厚度划分方法研究
        4.2.1 可采煤层煤体结构划分
        4.2.2 可采煤层厚度划分方法研究
    4.3 煤层工业组分含量解释方法研究
        4.3.1 体积物理模型法计算煤层工业组分含量
        4.3.2 统计法建立煤层工业组分解释模型
    4.4 工业组分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可采煤层力学特征分析
    5.1 横波速度获取方法分析
    5.2 岩石力学特征表征参数一般计算方法
        5.2.1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的计算
        5.2.2 岩石强度参数的计算
    5.3 研究区煤层岩石力学参数解释
        5.3.1 研究区主力煤层顶底板岩石弹性参数分布特征
        5.3.2 研究区主力煤层顶底板岩石强度参数分布特征
第六章 可采煤层分布特征评价
    6.1 可采煤层分布特征评价方法
    6.2 研究区4#煤层分布特征分析
        6.2.1 层位及可采范围
        6.2.2 煤层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
        6.2.3 煤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6.2.4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分布规律
    6.3 研究区5#煤层分布特征分析
        6.3.1 层位与可采范围
        6.3.2 煤层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
        6.3.3 煤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6.3.4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分布规律
    6.4 研究区11#煤层分布特征分析
        6.4.1 层位与可采范围
        6.4.2 煤层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
        6.4.3 煤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6.4.4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分布规律
    6.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煤层可采性评价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层气及煤层气测井介绍
        1.1.2 煤层气测井的分类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测井软件现状
        1.2.2 煤层识别与煤质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本软件对于煤层气安全生产的作用
    1.5 本煤层气测井曲线处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WPF技术
        1.5.3 软件设计模式
2 测井数据分析与软件模块设计
    2.1 功能需求
    2.2 性能需求
    2.3 软件结构与设计体系
    2.4 开发原则
3 数据分析模块研究
    3.1 DLL与接口功能介绍
    3.2 文件读写的实现
        3.2.1 实现对文件数据解编
        3.2.2 WIS文件解析
        3.2.3 LAS文件解析
        3.2.4 文件数据解析关键代码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预处理及内容
        3.3.2 数据处理线程
        3.3.3 数据处理关键代码
    3.4 成果输出的设计与实现
        3.4.1 体系结构
        3.4.2 “所见即所得”与Windows中的映射模式
        3.4.3 人机交互功能设计
        3.4.4 接口及流程
    3.5 测井图头的设计与实现
        3.5.1 测井图头的特点
        3.5.2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需求
        3.5.3 测井图头编辑器的设计
        3.5.4 已开发图头的实例
    3.6 三维显示的方法与实现
        3.6.1 OpenGL方法简介
        3.6.2 OpenGL的函数库
        3.6.3 OpenGL程序框架
        3.6.4 三维重构方法
        3.6.5 成像颜色计算
        3.6.6 接口及流程
        3.6.7 成果输出关键代码
4 软件视窗设计
    4.1 图头编辑程序(HeadEditer)
    4.2 曲线处理主程序(Plot)
        4.2.1 主程序界面组成
        4.2.2 辅助工具栏各模块功能
        4.2.3 曲线设置功能介绍
        4.2.4 三维显示功能详解
        4.2.5 图头编辑模块介绍
5 软件应用实例
    5.1 陕西铜川某井应用实例
    5.2 甘肃庆阳某井应用实例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题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深部煤层气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1.2.2 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量
        1.5.2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理背景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演化与成藏控制
        2.2.2 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
    2.3 含煤地层及沉积环境
    2.4 煤层气地质特征
        2.4.1 储层展布特征及封闭性能
        2.4.2 煤体结构特征
        2.4.3 储层物性特征
        2.4.4 含气性特征
    2.5 小结
3 煤层气开发地质分区与技术选择
    3.1 煤层气开发地质可行性与开发潜力评价
        3.1.1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评价方法
        3.1.3 煤层气开发地质潜力综合评价
    3.2 基于地质适配性的煤层气开发模式
        3.2.1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
        3.2.2 煤层气开发井型及其地质适配性
        3.2.3 煤层气钻完井技术选择
    3.3 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与开发方式
    3.4 小结
4 煤层气开发井型井网优化
    4.1 数值模拟方法与参数校正
        4.1.1 COMET3.0 数值模拟器
        4.1.2 数值模型
        4.1.3 基准地质参数选取与校正
    4.2 煤层气开发井型优化
        4.2.1 不同井型的排采机理对比
        4.2.2 不同井型的排采效果对比
        4.2.3 压裂水平井井身结构参数优化
    4.3 煤层气开发井网优化
        4.3.1 全直井布井
        4.3.2 混合井和全水平井布井
    4.4 深部煤层气井产能地质控制因素
        4.4.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4.4.2 正交试验分析
    4.5 小结
5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
    5.1 煤层气开发生产特点
    5.2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
        5.2.1 煤层气经济评价方法
        5.2.2 煤层气经济评价指标
    5.3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参数
        5.3.1 项目总投资
        5.3.2 项目成本
        5.3.3 税金
        5.3.4 收入
    5.4 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
        5.4.1 经济评价基础数据
        5.4.2 经济评价结果
    5.5 深部煤层气开发扶持方向
    5.6 小结
6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
    6.1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的必要性
    6.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决策的多属性描述
        6.2.1 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决策的因素
        6.2.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指标的确立
        6.2.3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指标的量化
    6.3 基于TOPSIS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
        6.3.1 TOPSIS模型
        6.3.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案准备
        6.3.3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属性权重确立
        6.3.4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结果及意义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低煤级烟煤瓦斯非均质性分布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以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小结
3 孔隙-裂隙结构特征
    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3.2 宏观裂隙特征
    3.3 扫描电镜孔-裂隙结构表征
    3.4 低场核磁共振法孔-裂隙表征
    3.5 压汞法孔-裂隙表征
    3.6 低温氮气吸附法孔隙结构表征
    3.7 小结
4 甲烷吸附/脱附性与渗透性特征
    4.1 甲烷吸附与脱附特征
    4.2 渗透性特征
    4.3 小结
5 瓦斯非均质性分布地质控制机理
    5.1 瓦斯分布特征
    5.2 煤层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5.3 瓦斯赋存影响因素
    5.4 地质控制机理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立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1.3.2 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PTB)划定研究现状
        1.3.3 二叠纪末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6.1 资料收集、整理
        1.6.2 野外工作与采样
        1.6.3 实验分析
        1.6.4 数据分析和解释
    1.7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创新点
    1.8 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地层分布
    2.4 沉积环境和古地理
    2.5 古植物和古气候
        2.5.1 古植物
        2.5.2 古气候
    2.6 小结
3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3.1 利用C3植物组织中δ~(13)C值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方法介绍
        3.1.1 碳同位素介绍
        3.1.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方法
    3.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3.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3.1 样品采集
        3.3.2 有机碳同位素(~(13)C_(org))测试分析方法
    3.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5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古环境意义
        3.5.1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对陆相PTB划定的指示意义
        3.5.2 滇东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恢复
        3.5.3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原因
        3.5.4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反映的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
        3.5.5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6 小结
4 滇东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
    4.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介绍
        4.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发展历程
        4.1.2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在地质学领域应用
    4.2 研究钻孔剖面及煤层特征
        4.2.1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4.2.2 煤质特征
    4.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4.3.1 数据来源—测井曲线选择
        4.3.2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
    4.4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结果
    4.5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讨论
        4.5.1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
        4.5.2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控制因素
    4.6 小结
5 晚二叠世陆相沉积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5.1 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古环境古气候演化原理介绍
        5.1.1 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的物源区风化作用强度
        5.1.2 微量元素及总有机碳含量反映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
        5.1.3 孢粉学特征反映陆相古气候条件演化
    5.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5.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3.1 样品采集
        5.3.2 常量元素分析
        5.3.3 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5.3.4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5.3.5 泥质岩中孢粉化石鉴定
    5.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
        5.4.1 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特征
        5.4.2 孢粉学特征
    5.5 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讨论
        5.5.1 常量元素反映的物源区岩石风化特征
        5.5.2 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特征
        5.5.3 孢粉学特征反映的古气候意义
        5.5.4 晚二叠世古环境古气候演化
    5.6 小结
6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惰质组特征及其反映的古野火事件演化
    6.1 煤中惰质组及其古环境意义概述
    6.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6.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6.3.1 样品采集
        6.3.2 煤中显微组分鉴定
        6.3.3 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测定
        6.3.4 煤中PAHs含量测定
    6.4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显微组分和PAHs含量特征
        6.4.1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显微组分特征
        6.4.2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Ro)特征
        6.4.3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PAHs含量特征
    6.5 古环境意义讨论
        6.5.1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野火事件频发
        6.5.2 晚二叠世大气氧含量逐渐升高
        6.5.3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古火灾类型演化
        6.5.4 晚二叠世古火灾事件对植被体系的影响
        6.5.5 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系统紊乱机制
    6.6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沁水盆地南部3#煤层煤相及对储层物性影响的测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宏观煤岩类型研究现状
        1.2.2 煤相研究现状
        1.2.3 煤层气及煤储层测井解释
    1.3 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3.1 基本构造特征
        2.3.2 沁水盆地南部构造单元及特征
    2.4 主要含煤岩系沉积特征
        2.4.1 沁水盆地沉积特征
        2.4.2 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2.4.3 沉积相组合类型
    2.5 山西组 3~#煤层情况
    2.6 地下水特征
    2.7 岩浆活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阶煤测井响应机理及研究区测井响应特征
    3.1 高阶煤测井响应机理分析
        3.1.1 电阻率测井响应机理
        3.1.2 声波时差测井响应机理
        3.1.3 补偿密度测井响应机理
        3.1.4 自然伽马测井响应机理
        3.1.5 补偿中子测井响应机理
        3.1.6 自然电位测井响应机理
        3.1.7 井径测井响应机理
    3.2 研究区煤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3.2.1 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
        3.2.2 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
        3.2.3 补偿密度测井响应特征
        3.2.4 自然伽马测井响应特征
        3.2.5 补偿中子测井响应特征
        3.2.6 自然电位测井响应特征
        3.2.7 井径测井响应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宏观煤岩类型及煤相的测井识别研究
    4.1 煤工业组分测井解释模型
        4.1.1 煤工业分析实测数据分布特征
        4.1.2 煤工业分析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
        4.1.3 煤工业组分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4.2 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识别
        4.2.1 宏观煤岩类型基本概念
        4.2.2 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解释实验方法及响应特征
        4.2.3 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4.3 煤相类型的测井识别
        4.3.1 煤相的基本概念
        4.3.2 煤相类型测井解释实验方法及响应特征
        4.3.3 煤相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储层含气性及储层物性测井解释研究
    5.1 煤层含气量测井解释
        5.1.1 含气量测井解释方法介绍
        5.1.2 3~#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5.2 孔隙度测井解释
        5.2.1 煤层孔隙度测井解释方法介绍
        5.2.2 3~#煤储层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5.3 渗透率测井解释
        5.3.1 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介绍
        5.3.2 3~#煤储层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煤储层煤相对柿庄区块含气性和储层物性影响研究
    6.1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的单井特征
        6.1.1 柿庄区块 3~#煤储层宏观煤岩类型特征
        6.1.2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特征
    6.2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的空间组合特征
    6.3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的平面分布特征
    6.4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对含气性和储层物性的影响
        6.4.1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对含气性的影响
        6.4.2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对孔隙度的影响
        6.3.3 柿庄区块 3~#煤储层煤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10)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岩的岩石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机理研究现状
        1.2.3 煤层气储层测井识别与煤级划分研究现状
        1.2.4 煤岩工业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1.2.5 煤岩孔隙结构分析和物性参数计算研究现状
        1.2.6 煤岩含气量计算研究现状
        1.2.7 煤层顶底板力学参数计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难点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2 煤层气地质基础
    2.1 煤层气的成因
        2.1.1 煤化作用与煤阶类型
        2.1.2 煤层气的成因
    2.2 煤层气储层特征
        2.2.1 煤层气储层的物质组成
        2.2.2 煤储层的孔裂隙结构
        2.2.3 煤储层的渗透性特征
    2.3 煤层气含气量
        2.3.1 含气量的测定
        2.3.2 含气量的控制因素
    2.4 小结
3 煤岩实验结果与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及机理分析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煤岩样品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3.2.1 煤岩工业分析
        3.2.2 煤岩显微组分与镜质体反射率
        3.2.3 煤层气含量
    3.3 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机理分析
        3.3.1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3.3.2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机理
    3.4 小结
4 煤层气储层密度测井的蒙特卡罗模拟
    4.1 密度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4.1.1 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4.1.2 密度测井的基本原理
        4.1.3 光子在地层的输运描述
    4.2 蒙特卡罗方法与 MCNP 程序介绍
        4.2.1 蒙特卡罗方法
        4.2.2 MCNP 程序介绍
    4.3 无烟煤层密度测井 MCNP 数值模拟
        4.3.1 井环境与仪器的模拟
        4.3.2 无烟煤层扩径 MCNP 模拟及响应特征
    4.4 小结
5 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5.1 煤岩工业组分解释模型
        5.1.1 回归分析法
        5.1.2 体积模型法
        5.1.3 约束最优化体积模型法
        5.1.4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5.1.5 实例分析
        5.1.6 各模型适用性分析
    5.2 煤层气储层含气量解释模型
        5.2.1 吸附等温线法
        5.2.2 回归分析法
        5.2.3 煤层气背景值法
        5.2.4 各种含气量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5.3 煤层气储层孔渗参数
        5.3.1 总孔隙度
        5.3.2 裂缝孔隙度
        5.3.3 裂缝渗透率
    5.4 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分析
        5.4.1 横波速度的计算
        5.4.2 弹性参数的计算
        5.4.3 岩石强度计算
    5.5 实例计算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认识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数字测井资料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山—白沙煤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测井技术研究[J]. 申狄,尹海涛,李军峰,彭四明. 能源与环保, 2021(11)
  • [2]测井参数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J]. 刘玉卫,商铁林,龚剑,张亚峰. 煤, 2021(07)
  • [3]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D]. 杨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PB区可采煤层地质特征研究[D]. 姚鹏博.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5]煤层气测井数据分析软件研究[D]. 董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D]. 李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7]低煤级烟煤瓦斯非均质性分布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以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为例[D]. 刘会彬.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2)
  • [8]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D]. 闫志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9]沁水盆地南部3#煤层煤相及对储层物性影响的测井研究[D]. 袁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10]高阶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 黄兆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标签:;  ;  ;  

数字测井数据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