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农村供水水源分析与利用论文_汪秋红

张家川县农村供水水源分析与利用论文_汪秋红

汪秋红

张家川县水务局 甘肃天水 741500

摘 要: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张家川县抢抓国家饮水安全项目投资机遇,基于县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水源,规划建设六大集中供水工程覆盖全县,集中供水率达到100%。

关键词:张家川县;农村供水;水源分析;利用

张家川县全县15个乡镇、255个行政村,总人口33.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31万人,占92.22%。地处六盘山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县境沟壑纵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在1486m—2659.4m之间。东北为浅山幼林区,西部为黄土沟壑区,地质地貌单位差异较大。水资源匮乏,饮水困难的问题一直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抢抓国家饮水安全项目投资机遇,先后建成了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平安梁、龙山镇、马鹿梁等6大跨乡镇、跨流域的集中供水工程,截止2017年年底共解决了15乡镇237村52763户26.94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100%,入户率达9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告别了肩挑、畜驮、拉水吃的历史。

一、水源工程简况

张家川县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依靠已建成的东峡和石峡2座水库为水源。

东峡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综合性枢纽工程,是张家川县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蓄水工程,为Ⅳ等小(1)型水库,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三部分组成。 总库容521万m3,兴利库容239万m3。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4.8m2,上游植被良好,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是县城、渠子梁和平安梁农村供水工程的水源地。

石峡水库位于县内干旱的西北部,始建于七十年代,距张家川县城35km,控制流域面积32.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51.5万m3,总库容576万m3,兴利调洪库容200 万m3,为Ⅳ等小(1)型水库,具有供水、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为刘堡梁、连五梁、龙山镇3处农村供水工程的供水水源。

正在兴建的富川水源工程位于张家川县东部境内牛头河一级支流,距东峡水库约20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3km2,总库容498万m3,年供水能力265万m3。2012年开工建设,2018年下闸蓄水。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张家川县5乡镇64个行政村9.56万人的饮水问题;水库为东水西调的后备工程。

二、水源状况分析

张家川县是周边诸山之总枢及河流发源地,水质无污染,为良好的饮用水源,境内还有五条河流,为主要补给水源。多年平均降水量599.3mm,在西北不算十分干旱。各河流的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径流的年内变化和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基本一致。县内无过境水,地下水贫乏,地表水资源东丰西欠,地下水资源西富东贫是张家川县水资源的现状,更是长远供水的依据方针。从现阶段水源状况分析,石峡水库水源不足,而东峡水库水源供需平衡或略有余。控制运用好2座水库之水源,按照当地目前农村用水习惯和水平,可以保证现阶段农村供水需要。富川水库水源是农村供水的后起之秀,三座水库兴利库容704万m3,完全可以满足30万农村人口的中长期用水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区域建工程”的思路,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张家川县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形成了以两座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六道梁为重点的跨乡镇、跨流域,覆盖全县的6大饮水安全工程总体布局思路,规划一次到位,分年逐步实施。

目前建成的六大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分布与利用现状如下:

1、渠子梁供水工程,以东峡水库为水源,在东峡水库净化处理自流到张家川镇上川村,再加压电提至张家川镇圆树村高位蓄水池,主要为张家川镇、木河乡、胡川镇、大阳乡、龙山镇等5乡镇43个行政村4.7838万农村居民供水。

2、连五梁供水工程,以石峡水库为水源,在石峡水库净化处理后,再加压电提至连五乡四合村的高位蓄水池,主要为梁山镇、马关镇、龙山镇、连五乡等4乡镇64个行政村6.4257万农村居民供水。

3、刘堡梁供水工程,以石峡水库为水源,在石峡水库净化处理后,再加压电提至刘堡乡五星村石庙梁和张棉乡喜湾村黑雀梁的高位蓄水池,主要为刘堡乡、川王乡、张家川镇、龙山镇、木河乡、张棉乡等6乡镇50个行政村5.0368万农村居民供水。

4、龙山镇供水工程,以石峡水库为水源,在石峡水库净化处理,自流到龙山镇树坡村高位蓄水池(并在龙山镇北河村设有2眼备用的地下水井),主要为龙山镇、大阳乡等2乡镇21个行政村3.3378万农村居民供水。

5、平安梁供水工程,以东峡水库为水源,在东峡水库净化处理后,再加压电提至平安乡新庄村梁顶高位蓄水池,主要为张家川镇、恭门镇、胡川镇、平安乡、闫家乡等5乡镇66个行政村5.6041万农村居民供水。

6、马鹿梁供水工程,以马鹿河为水源,以集水井形式截取马鹿河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在水厂净化处理后,再加压电提至闫家乡车古村磨子沟梁的高位蓄水池,主要为马鹿镇、闫家乡等2乡镇26个行政村1.7531万农村居民供水。

三、因地制宜,长远利用设想

基于自然地貌和水资源因素的考虑,依托现有的东峡、石峡两座水库为主要供水水源。为解决县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提出建设关山水库(总库容2100万m3),该水库项目已经列入省级项目库。实施东水西调,在东峡水库安装潜水泵提水至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加压泵站提水至中梁高位水池,然后通过自流输水至黑雀蓄水池,其中,一部分水源作为刘堡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另一部分水源自流至石峡水库管理站内已建的蓄水池。富川水库-东峡水库调水工程,在富川水库安装潜水泵提水至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加压泵站提水至东峡水库后再输入自来水公司清水池、平安梁水厂清水池。规划的“四库联通”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是将关山水库富余水调入富川水库,彻底实现县境内四座水库水源调剂余缺,确保全县供水工程有可靠的水源保障。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水利厅编制《甘肃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2006年12月)

[2]甘肃省水利厅编制《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与技术标准汇编》(2012年12月)

[3]《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2012年4月)

作者:汪秋红、生于1973年、女、水利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水务局;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水务局;邮编:741500;身份证:620525197310100042。

论文作者:汪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张家川县农村供水水源分析与利用论文_汪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