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历史演变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历史演变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历史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教育课程论文,价值论文,我国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5)06-0081-05

       一、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承知识,提升文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开始恢复发展,大批普通中学被改办成为职业学校,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深受普通教育影响,职业学校的课程以借鉴普通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为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比重分别为11.5%、52.7%、15%和20.8%。[1]这表明,这一时期职业学校非常重视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课程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的传承价值

       知识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包括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其中,科学知识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包含在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等文化基础课中,专业知识包含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中;技术知识主要包含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中。这一时期,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中,科学知识占据主体地位,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分科目进行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清晰地被展开。实质上,学科课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继承性。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学科课程都是在已有学科课程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正如同学科课程本身一样,这些经过筛选并重新组织的科学知识也是在人类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继承、积累与发展,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递与继承。

       (二)科学知识的学习价值

       科学知识的学习价值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二是有助于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1979年,教育部在《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中指出:“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要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具有相当高中的文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切实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观点,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同年,教育部在《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工科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安排的几点意见》中,再次提出:“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必须注意加强基础理论教学。”这两份文件在内容上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提出的提高文化水平和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基本要求。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一是受普通教育的影响,文化基础知识受到普遍重视;二是受“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观念的影响,认为科学理论是学习技术技能的基础。

       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指向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文化理论素养。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课程为主,从分门别类的学科领域中选取精华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形成以学科课程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内容侧重于成链状排列的分科系统知识,注重知的方面,这种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训练技能,形成职业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借鉴以德国的“核心阶梯课程”和加拿大的“CBE课程”为代表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对传统的学科课程进行了改革。这一时期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职业院校的实施层面,课程实施的重心逐步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移,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也随之向训练职业技能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职业技能的训练价值

       职业技能的训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对劳动者提出的素质要求;二是促进了学生的技能迁移,以适应长期广泛就业的需要。

       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高附加值的技术不断崛起,企业的生产方式更加复杂化、自动化和程序化,许多含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行业企业对拥有技术与技能的劳动者的需求随之增长。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正如马克思所言:“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训练。”[2]这种训练多数由职业教育承担,而职业教育课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载体。

       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注重向学生传授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这一时期,以“核心阶梯课程”和“CBE课程”为基础进行改革的职业教育课程精简了课程门类,主要围绕职业实践活动设置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职业岗位对技能的需求为基点。显然,这种以职业世界中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依据所设计的课程能够符合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实施。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和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中都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这反映出:在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实践性教学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并逐渐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价值。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各职业院校在借鉴和学习“核心阶梯课程”与“CBE课程”的基础上,都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如上海纺织机电工业学校的三个培训年,共130个学习周,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分别为79周和51周[3];苏州市技工学校模具制造专业的课时分配分别为普通课占10.5%、专业课占25.2%、实践课占64.3%[4]。这表明,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中,实践技能训练逐渐受到重视。实质上,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说,实践性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也是训练职业技能的主要方式。

       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都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课程所培养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

       2.促进学生的技能迁移,适应长期广泛就业的需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劳动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缩短,职业知识和技术的陈旧率加快。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注重向学生传授某一行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车工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车工的熟练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学习钳、磨、刨、焊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拓宽学生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范围,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同一行业内、不同职业或工种所需的广泛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职业或工种之间转换,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流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适应长期广泛就业的需要。

       (二)职业意识的形成价值

       职业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形成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理想到现实的过程。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之一,主要体现为职业意识渗透与养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强调教学环境的情境化,通常以企业或校内实践基地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行动导向教学。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体验到企业的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现代化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感受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产观念、劳动纪律观念和责任感,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以及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养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发展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课程对职业能力的发展价值是指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生相互作用时,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一)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于职业世界,强调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和资格,具有一定的职业定向性。其实,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会做”比“会说”更为重要,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既拓宽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出了职业世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又加强了实践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就业需要。

       1.开发人力资源,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体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三类。据21世纪初期人才现状与需求类型结构调查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分别为1∶10∶37、1∶11∶40、1∶14∶70。[5]这表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方式的精益化,企业对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随之增长,且在人才的需求中占据主体地位,但目前技术技能型人才却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缺口的填补主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来完成。这需要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是落实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

       2000年和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课时比例进行了规定,其中2000年的《意见》指出,“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2009年的《意见》指出,“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比重分别为1/3和2/3,顶岗实习总时数为一学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这些政策均表明:实践性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实际上,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许多职业院校进行了“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需求为依据,主要通过职业分析或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来,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的表述主要采用“能……”和“会……”,并将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行动体系的内容框架中,使学生掌握职业世界中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资格,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职业是个体在社会劳动中所从事的经常性、专门化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职业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个体谋生的手段,又是个体履行社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获取社会地位的方式。社会学认为,“人的地位取决于三个因素:权力、财富和声望,但这三个因素很难进入人的具体操作之中,无法为个人自由操纵”[6]。职业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就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而言,职业可以满足个体生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提供个体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成功就业以及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能够使个体受到社会尊重,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逐步走向社会,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话题,在这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最低位置。为了有效地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需要借助于职业教育课程这一载体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在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国家在多份政策文件中提出了“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或相衔接”的政策导向。职业资格标准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职业院校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满足职业世界中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这一时期,以“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仅仅围绕工作任务分析来选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跟职业世界的变化与发展,充分涵盖了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促使职业院校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对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与职业世界之间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

       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在价值上主要体现为培养职业素养,满足精益生产方式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企业的推广使得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致使泰勒式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要建立精益化的生产方式与管理体系。其实,在精益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和操作过程是由员工共同设计和建构的,原有科学管理模式中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由精益管理模式中的小组或部门团队来承担,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建议由员工自己提出。这可以反映出,精益生产方式“以人为本”,其核心在于企业采用灵活的组织方式,强调部门间的团队合作,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潜力、智慧和积极性,对员工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员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和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职业教育应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明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长期以来将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个体全面素质的发展。事实上,个体素质的养成是教育的基本任务,无论多么专门化的教育如果忽视对个体素质的培养,将不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其他潜能的发展。新时期,在国家政策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个体的全面素质,这从课程政策层面表明了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开始得以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也开始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实施中,这一时期许多职业院校进行了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各门课程都以职业世界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切入点,围绕典型的工作任务,破译隐含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学习领域课程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序列化,这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也都将职业素养纳入到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意识、服务意识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都强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以项目活动或情境教学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上:首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在项目活动或情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在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项目活动或情境教学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实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7]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性人才的素质要求的变化,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经历了从重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方向转变,职业教育课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体潜能,其核心价值也逐渐由重视社会价值向兼顾个体价值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课程的人文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为了系统地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体现课程的人文价值。

标签:;  ;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历史演变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