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绿色材料;应用困境;对策
1.引言
在环境污染、能源减少的现状下,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行业研究的难题,而绿色建筑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其“绿色化”程度一定基础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化程度。
2.绿色材料的含义与特点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 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也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2.2绿色材料与传统材料特点的对比
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无论是从原材料,还是在生产、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小,同时在回收利用和废弃物处置方面也是绿色环保、无污染,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绿色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我国绿色材料发展现状
3.1.1产品应用现状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现阶段钢筋混凝土仍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建筑材料,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內仍将处于主导地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选用绿色环保的生产原料,例如大量的工业废料或者再生利用废弃的混凝土,采用低能耗的制造工艺集中搅拌,使得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近年来,我国开发了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石膏水泥等多种绿色生态水泥,与传统材料相比,可以实现节能25%以上,同时还能使得碳排放量降低30%-40%。
(2)绿色墙体材料
我国建筑物普遍存在着保温性能较差的特点,建筑物仅采暖能耗就高出发达国家的3倍,在330亿m2的住宅建筑总量中,节能型住宅占比不足2%。为实现墙体材料的绿色环保化,政府首先在城市中禁止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同时政府还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如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真正的从原料、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等环节实现墙体材料的绿色化。
(3)绿色装饰装修材料
装饰装修材料市场种类繁杂,同时其绿色环保性能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从1998年开始,国家陆续废除了一批污染较大的装修材料,同时颁布各项关于装修材料选材的强制性标准,逐步规范装修材料市场使其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3.1.2认证与评估现状
3.1.3政策规范现状
从2001年,国家“十五”规划正式把发展绿色材料、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列为“十五”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之后又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绿色材料设计使用、市场监管、价格体系等方面相关政策文件,来扶持绿色材料产业发展。
3.2绿色材料的应用现状
绿色建筑必然成为建筑业未来转型与发展的方向,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材料的选用已成为绿色建筑实现各项环保、节能等目标的重要载体。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选材问题也极为关注,2013年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绿色材料推广和应用协调组的通知,之后工信部2014年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发布的行动目标指出:要将绿色材料在行业的收入占比提高20%,同时要求绿色材料的发展能满足绿色建筑的需要,且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能够达到50%。在绿色环保成为趋势的行业现状下,绿色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绿色建筑的迅猛发展也为绿色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绿色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3.3.1市场消费需求缺乏
我国绿色材料的认证与评估体系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项政策规定也在陆陆续续的发布,市场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标准中也有相关标准对建筑材料的节约环保、循环再生做出定性的规定,但是缺乏具体的定量、可操作性强的节材指标,特别是对于材料的节能、环保性能未能做出明确的评价规定。仅仅依靠绿色建筑中对绿色材料的评价内容,无法有效的选择绿色材料产品,导致市场需求匮乏。
3.3.2绿色材料选用成本较高
根据资料显示,绿色材料比普通材料也高出许多,这一现状让开发商在选材的时候不会盲目选用大量的绿色材料。目前,在政策引导方面,虽然有个别地区出台了关于绿色材料补贴的倡导,但是缺乏具体的、可执行的补贴政策,因此绿色建筑在设计时一般都是遵循经济适度的原则,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3.3市场示范引导效果较弱
我国绿色材料市场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虽然目前市场贴有绿色标识的绿色材料产品种类繁多,但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处于观望阶段,社会对绿色材料的认知局限于表面。政府与市场没有能够建立专门的绿色材料示范工程,让大众更加深刻的理解绿色材料的深刻内涵,把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传递给人们。
4.绿色材料发展中的对策分析
4.1制定绿色建筑选材标准
善绿色材料评价标准,编写绿色材料关于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和规范,使其指标定量化、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认证程序能够规范化、程序化与简单化,并且为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节材”的相关指标,制定绿色建筑选用绿色材料的专用性指标,使得两个评价系统成为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加强指标在节能、环保性能方面的定量化,为建筑设计师的选材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提高绿色材料的市场需求。
4.2推进形成绿色材料补贴机制
引导研究制定绿色材料应用的专项财税政策、价格机制制定,逐步完善绿色材料价格市场以及政策制度,为企业研发、推广和使用材料提供安全可靠的实现途径和透明的市场监管体系。一方面,政府可以符合条件的地区建立与绿色材料相关的专项发展基金,给与生产和应用绿色材料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贷款贴息,增加企业的利润收入,增强绿色材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对绿色材料生产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方面给与一定的补贴,运用社会资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加大绿色材料的研发力度并提高社会驱动力。
4.3以绿色示范工程为载体提高绿色材料认知度
抓好绿色材料在绿色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工作,以绿色建筑为孵化器,扩大绿色材料示范规模,提高社会认知度。第一,绿色工程项目的应用示范,政府制定绿色材料示范项目的申报、评审和验收规定,以绿色建筑辐射到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农房等相关工作方面,选择典型的绿色工程项目和典型的建筑结构,做好各地区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二,可通过绿色产业园区进行试点示范,在绿色材料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依托当地材料企业,整合地区资源,通过“互联网+”建立绿色材料信息采集系统,发布绿色产业园在绿色材料使用方面的示范经验,形成互联互通的共享机制。
5.小结
绿色建筑在绿色材料的选用方面正处于市场的初步阶段,如何能够将行业潜力激发出来,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需要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引导行业发展,企业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并且配合绿色示范项目提高公共对绿色材料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公共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绿色环保、健康节能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M].北京:中国化工出版社,2003.
[2]张靖庚.中国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7,(05):16-17
[3]王琼,俞海勇,於林锋,林茂松.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生态建材,2014,(03):44-46.
[4]潘望望,杨蕾,毕钰,王雪纯,费宝琦,王蕊.浅谈我国绿色建筑材料[J].建材•质检•研究,2018,(05):48-49.
论文作者:韩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市场论文; 现状论文; 政府论文; 节能论文; 绿色环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