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

川西北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

一、川西北部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霄[1](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易晨[2](2020)在《川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储集体分布》文中提出四川盆地长期以来都未从元古界的碳酸盐岩获得具有开采价值油气,对最近几十年对震旦系灯影组的勘探一直都没有取的显着成果。直到2011年中石油才从川中地区的高石1井的灯影组地层中获得天然气,此后才在多口井中获得高产,说明灯影组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所以,有必要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地层特征、储层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等进行详细探究,基于露头资料和部分井位资料,取得了如下认识:(1)依据露头岩性和井位曲线将灯影组分为四段,构成灯影组的岩性主要是内碎屑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角砾云岩、泥岩、页岩、硅质岩等。灯影组的沉积环境基本以局限台地内部的潮坪沉积为主,储层主要发育在灯影组二段和四段中上部;灯三段主要发育泥岩、页岩、灰岩等,是良好的标志层。(2)由镜下观察和野外手标本鉴定可知,灯影组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次生的孔、洞、缝的组合,储层类型主要是裂缝-孔隙型或者裂缝-孔洞型和溶洞型储层。(3)根据薄片资料和物性资料,认为灯影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平均孔隙度约在2%,平均渗透率约在0.2m D。藻类云岩孔隙度约在2%,晶粒云岩中细晶云岩的孔隙度最高,为2.94%。(4)研究表明高能的沉积相带提供了物质基础,表生岩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增加了储层发育的可能性,埋藏溶蚀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储集层的发育。除此之外,重结晶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改善作用;硅化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储层物性;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大多被非油气充填,主要提升了储层的渗透率。通过对灯影组沉积环境、岩性、物性等的分析,认为灯影组储层的主控因素主要受原生和后生因素的控制:即灯影组良好储层的主控因素为表生期的淡水淋滤作用和埋深期的埋藏岩溶作用,原始的沉积微相和岩性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强度,埋藏溶蚀作用主要是对岩溶孔洞的溶蚀扩大或充填破坏,后期的构造、重结晶等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一系列因素使得灯影组具备成为良好油气储层的条件,也预示着这套地层将会有巨大的勘探前景。

黄荟文[3](2019)在《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论文研究对象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的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本次研究依托地质学及石油地质学等专业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探讨了中二叠统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在地层方面,以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分的划分方案为基础,将多条野外剖面露头、钻井岩心特征与电测曲线相结合,对中二叠统地层界线进行了厘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层对比将研究区中二叠统地层的纵横向及平面展布规律做了进一步的剖析。在沉积相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标志将研究区中二叠统的沉积模式确定为兼具台地和远端变陡缓坡性质的均斜台地模式,进一步可将其划分出四类亚相:均斜台地边缘、浅缓坡、深缓坡和斜坡—盆地,并对主要相带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最终以典型单井剖面的沉积相划分标准作为参考,通过纵横向对比研究得出中二叠统沉积相带的展布规律。在储层方面,研究表明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颗粒灰岩、晶粒白云岩及云质豹斑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溶洞及裂缝为主。研究区整体上物性较差,孔隙度多小于2%,渗透率多小于O.O1mD,属低孔低渗型储层,但储层非均质较强,局部存在高孔高渗层段,可能与溶蚀缝洞发育有关。根据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将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类型划分为孔洞型、洞缝型、裂缝型储层及孔洞缝复合型储层。在成岩作用方面,川北地区中二叠统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可以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这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后者则主要包含胶结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发育的主控制因素有: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运动。沉积相奠定了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其中,台地边缘浅水高能滩微相及浅缓坡较低能点滩微相有利于储层的发育;成岩作用导致形成次生孔隙,是控制储层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台地边缘滩中的白云石化作用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形成,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晶间孔、溶蚀作用改造形成的溶蚀孔洞是中二叠统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多期构造运动叠加而成的裂缝改善了储层的连通性,有效地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根据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储层的研究,确定了川西北地区的矿山梁—双鱼石、九龙山—元坝、阆中和老关庙一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川西南地区的周公山—汉王场一带是较有利的勘探区;九旬坪—燕子岩—通口一带是储层可能发育的有利区。

陈晓东[4](2019)在《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涪陵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未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特征,且区内钻井资料点较少,前期只有部分较老的二维地震测线,导致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还不够深入,储层地质与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紧密结合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论文以野外剖面观察、薄片鉴定和测试分析资料开展飞仙关组储层特征研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方法,开展构造特征研究、波形分析、地质—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正演模拟及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采用相干检测、不连续性检测及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完成了裂缝预测与对比,采用基于频率衰减梯度的含油气性检测技术完成了储层流体检测研究,开展了优质储层预测和含流体检测研究,然后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并预测了有利勘探目标区。针对该区优质鲕滩储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储层识别与预测方法技术系列。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在研究区整体沉积背景的约束下及现有单井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古地貌恢复、叠后波阻抗反演、波形聚类和RGB混频地震相分析,对研究区礁滩相储层的分布进行了刻画,结果显示台地边缘高能鲕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兴隆1井周边以及福石1井至兴隆3井一带,台内滩分布在福石1井至兴隆3井西南一侧,是潜在的勘探目标区。(2)通过单井分析、薄片鉴定、古地貌恢复的分析,发现涪陵地区飞仙关组沉积地貌差异导致了开阔台地内部发生了沉积分异,局部构造高点有利于颗粒滩发育。但由于早期古地貌整体较低,鲕粒灰岩缺乏暴露溶蚀作用且白云岩化作用较弱致使储层发育相对较差,整体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后期裂缝的发育对储层具有改良作用。(3)正演模拟显示振幅(能量)类属性对鲕滩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伽马曲线对不同岩性具有敏感性,声波曲线难以区分高泥质含量岩类与储层,泥质含量过高形成的“假亮点”对地震属性提取及反演结果结果会产生影响。采用伽马曲线与声波曲线制作了拟声波曲线进行岩性反演可以较好的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4)相干检测、不连续检测、应力场模拟方法对裂缝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研究区北东和南西各存在一个裂缝发育区,但相干检测对鲕滩发育区的响应更为明显。(5)衰减梯度属性可以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储层的含油气性,相对较差的鲕粒灰岩储层也有一定的响应,但是衰减的幅度较小。研究区含气性较好且连片分布的区域位于台地边缘的位置,分布在兴隆1—兴隆2井区域和兴隆3井北西方向的条带区域。最后以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为指导,以地震预测结果为依据,结合构造与古地貌特征,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和有利勘探目标区的划分。共划分了三类4个有利区,台缘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同时开阔台地内部的台内滩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梅秋勇[5](2018)在《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反复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岩心和野外剖面的精细观察,结合地震、测井、沉积旋回以及储层分析资料,对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飞仙关组的地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飞仙关组地层与下伏长兴组地层和上覆嘉陵江组地层均呈整合接触关系,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飞一二段、飞三和飞四段;其中飞一二段以台地边缘滩沉积为主要特征,飞三段为局限台地沉积,飞四段演化为蒸发台地沉积环境。平面上飞仙关组具有同期异相的特点,不同相区具有不同的岩性分布特征,同时地层展布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深水海槽区地层厚度大,台地边缘次之,台地内部地层厚度趋于稳定。储层特征分析表明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以(残余)鲕粒云岩、(残余)砂屑云岩、糖粒状云岩及晶粒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溶洞、裂缝及少量的晶内溶孔。总平均孔隙度为7.7%,以5~10%及大于10%为主;总渗透率平均值108.801×10-3μm2,以大于1×10-3μm2的为主,孔隙以大孔占绝对优势,喉道以粗喉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且储层密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指示主要为孔隙型储层。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构造活动、成岩作用的控制以及多因素的匹配影响。有利的沉积相带控制有利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构造活动的发生会促进岩石中发生有利的成岩作用和形成裂缝;有利的成岩作用会导致岩石孔隙的形成及演化;多因素的相互匹配,越容易形成优质储层。通过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环境分析编制有利于储层发育的颗粒滩白云岩、颗粒滩灰岩、以及泥-粉晶白云岩的孔隙演化模式图,结果表明,经过了暴露海底-埋藏溶蚀成岩环境的颗粒滩白云岩孔隙发育最好,储集条件也最好。分区块详细分析飞仙关组储层特征,依据四川盆地有关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标准,对各区块储层进行评价,划分不同类别储层;同时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划分出有利储层分布区以及较有利储层分布区。有利区块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毛坝区块-大湾区块-普光区块一线的台地边缘暴露浅滩相带,呈NNW-SSE展布;较有利区块平面上主要分布于老君区块的台地边缘浅滩相带及普光区块台地边缘暴露浅滩相带以东的局限台地台内滩相区。

唐昱哲[6](2018)在《四川盆地龙岗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化壳岩溶型储层是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四川盆地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发育典型的风化壳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龙岗地区总体上处于半干旱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以发育局限台地相为典型特征,主要包括台内滩、局限泻湖等亚相。雷四3亚段储层以颗粒云岩和晶粒云岩为有利储集岩类,灰岩类储层总体储集性能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以及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其次为晶间孔和晶间溶孔,部分井区裂缝较为发育。基于龙岗地区现有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结合本区雷口坡组须家河组地层充填、沉积演化特征,论证并选取雷口坡组顶部侵蚀不整合面至上覆须三段底界印模地震厚度来刻画雷口坡组顶部岩溶古地貌。雷口坡组顶部岩溶古地貌可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不同地貌单元的岩溶水发育模式及水文条件都具有差异,并由此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强度及储层发育质量。其中,岩溶高地由于长期高于潜水面剥蚀作用强烈,主力储集层剥蚀较为严重,储集性能较差;岩溶斜坡带多期岩溶作用相互叠置,岩溶作用强,作用深度大,以岩溶残丘储层发育最为优异,而岩溶沟谷由于岩溶水系长期冲刷侵蚀,储层保存较少,储集性能较差;岩溶洼地作为本区泄水区,岩溶作用程度相对较小,仅在局部颗粒滩发育较好地区发育部分储层,总体储集性能较差。

李晨睿[7](2017)在《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从地质学研究的角度展开,根据野外露头、岩芯和薄片的观察,钻录井资料的分析,结合已有的测井、地震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核心即沉积环境(相)对礁滩发育的控制。确定研究区沉积相的特征、分布规律和礁滩体的有利分布区,为储层分布预测及后期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川东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中二叠系保留完整,主要缺失了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保存完整。研究区长兴组与其上覆飞仙关组和下伏吴家坪组(龙潭组)为整合接触,飞仙关组也与上覆嘉陵江组呈连续沉积。两套地层从古生物组合和岩性、电性特征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整合接触且界线清楚,易识别。研究区发育大量的挤压构造,区内北侧的米苍山呈东西向展布,东侧的川东高陡褶皱带呈北西向的弧状展布。区内飞仙关组和长兴组各经历了2次沉积旋回。晚二叠世期,川东北地区主体为一由西向东水体逐渐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在台地的北部被广元—旺苍陆棚(海槽),东北部被城口—鄂西陆棚(海槽)以及南秦岭洋所围绕。长兴期边缘发育透镜和串珠状生物礁,分布在毛坝、普光、七里北等地。从台地边缘向台地内部,沉积环境逐渐转变为开阔台地环境。早三叠世期,川东北地区基本继承了早期的沉积格局,仍然为陆棚(海槽)—碳酸盐台地环境。由台缘向台地内部,主要分布的是台地内蒸发泻湖沉积,有一定数量透镜状分布的点滩。从台地边缘向深水区,快速演变为开江—梁平和鄂西—城口陆棚(海槽),这两个陆棚(海槽)在罗家寨以南地区具有连通的趋势;陆棚(海槽)与台地边缘之间的斜坡地带狭窄,并围绕台地边缘分布。从整个川东北的沉积背景看,长兴和飞仙关组环陆棚边缘的台缘礁、滩相带,特别是发育厚的地区应是勘探的最有利区。本区储层的分布、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储层主要是颗粒滩及生物礁,这些储集有利区带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相,次要发育于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相中的台内滩(礁)、台内点滩(礁)亚相。值得注意的是,斜坡相带中重力流沉积,其砾石成分为鲕粒云岩的,也可作为储集体加以研究。

刘石磊[8](2017)在《贵州兴义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兴义地区位于南盘江盆地西北边缘,保存有较完整的早三叠世浅水沉积记录,该地区晚二叠末至中三叠世生物演化经历了由灭绝到复苏的演化过程,是研究早三叠世沉积环境变迁及生物演化的理想地区。研究区早三叠世主要由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沉积地层组成。飞仙关组以局限台地潮坪相陆源碎屑岩沉积为主,夹混积碳酸盐岩沉积;而嘉陵江组则以浅水台地、蒸发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夹混积陆源碎屑岩沉积。浅水相沉积结构与沉积构造主要包括: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及平行层理,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等,常见石膏假晶,电镜下见草莓状黄铁矿、自生石英颗粒等。不同种类的错时相具有不同的环境意义,其在空间上的交叉分布,指示研究区海洋环境经历多次改善-恶化过程。研究区错时相主要包括:叠层石、蠕虫状灰岩、条带状灰岩、巨鲕灰岩。叠层石中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反映叠层石形成于贫氧-低氧的沉积环境;条带灰岩良好的韵律性可能与海平面周期性波动有关,灰质条带中大量微生物化石,指示灰质条带形成于贫氧的海洋环境;蠕虫状灰岩的成因较为复杂,反映多种沉积环境,其中似层状、不规则粒状、椭圆状蠕虫状灰岩反映缺氧的沉积环境,变形柱状蠕虫状灰岩反映有氧的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研究区早三叠世海洋环境具有多期次改善-恶化的演化过程。碳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早三叠世经历了3次负漂与3次正漂,说明早三叠世海洋环境经历了多次改善-衰退过程。硫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硫同位素值剧烈波动(飞仙关组从-25.5‰至26.3‰,嘉陵江组从-3.9‰至37.3‰),反映当时多变的海洋生态环境。Sr87/Sr86值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从0.707203至0.708107,其百万年内的变化速率自显生宙来最大。MgO/CaO值指示研究区从格瑞斯巴赫期末(飞仙关组一段沉积期)至斯潘斯期末(嘉陵江组三段沉积期)气候比较潮湿,嘉陵江组三段沉积期后期,气候相对较干燥。镁铝比值指示早三叠世处于正常浅海环境,未受到陆地淡水的影响。早三叠世碳同位素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为剧烈的波动,还在纵向上表现出显着的离散分异。通过统计全球范围内30余条碳同位素剖面,发现早三叠世碳同位素具有显着的离散系数(标准方差)。研究表明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水分层共同导致了早三叠世碳同位素在纵向上的显着变化,其中海水分层是主要原因。综合碳同位素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相关性,将早三叠世海洋环境划分为是10个阶段。研究区早三叠世氧化还原界面主要出现了3次上移,分别在N1(P-T界线附近)、Smithian中期、Spathian中晚期,其中前两个时期氧化还原界面向上迁移幅度最大。N2、P2、P3时期,透光带Δδ13C值大于深水Δδ13C值,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影响碳同位素水深梯度的主要因素。早三叠世海洋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与研究区古生物多次复苏-残存-灭绝响应过程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缺少生物化石,岩石以青灰色泥岩为主,反映海洋恶化;Griesbachian早期,数层双壳化石层指示海洋环境存在一次短暂的复苏;在Griesbachian中期,粉砂岩中紫红色条带开始增多,双壳化石分异度的升高指示浅水海洋环境改善;Griesbachian晚期至Dienerian早期,岩石主要为青灰色细砂岩-粗砂岩,缺乏生物化石反映海洋环境恶化;Dienerian中晚期,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增大,化石分异度升高,指示海洋环境逐渐改善。在Smithian早期,硫同位素正漂、碳同位素负漂、黄铁矿颗粒增多,反映海洋环境恶化。在Smithian中期,化石分异度减少、硫同位素达到最高值,指示海洋环境恶化;Smithian晚期,变形柱状蠕虫状灰岩、海洋红层、化石分异度升高,指示海洋环境改善;Spathian早期,叠层石中保存大量微生物化石、硫同位素负漂,生物化石减少,指示海洋环境恶化。Spathian晚期,生物化石分异度提高,指示海洋环境改善。

余金城[9](2016)在《川西南部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川西北气矿乃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历经了多年的勘探,但并未取得较为重大的突破;储层基本特征、储层发育类型认识不清,储层控制因素的复杂性成为制约勘探的难点。前人多以川西坳陷北段及中石化区块资料论述川西地区雷口坡组特征,此次研究将充分利用川西南部包括桑园1井、灌口 003-5井、邛崃1井等20余口井资料,认清该地区储层发育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将对指导下一步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通过单井钻录井资料、野外剖面、岩屑资料、岩心样品、钻井数据、试油测试等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可知,研究区地层分布以大兴场-成都一带为中心,区内剥蚀程度不一致,总体表现为龙门山前缘保存相对较完整;沉积相以发育局限-蒸发台地为主,局部发育点滩,滩体规模不大,大兴场地区为盐盆沉积中心;储集岩性主要为颗粒云岩,晶粒云岩,储集物性表现为特低孔-低渗,局部发育高孔渗层段,研究区裂缝发育,但多被石膏、方解石充填,限制了对储层的建设性改造,储层发育具有分层性,主要发育在雷三-雷五段,以滩相储层为主,多发育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滩体-岩溶叠加型储层最佳,研究认为该区雷口坡组储层分布主要受滩相控制,后期成岩作用改造是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表生岩溶作用的对该地区的储层发育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相、储层发育规律、钻探成效,我们优选了川西南部两个有利储集储层发育区作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方向。

曹脊翔[10](2016)在《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现代沉积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基础,现场调查、岩芯观察和测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相结合,综合进行飞仙关组/长兴组地层界限划分以及沉积微相、相特征研究。通过深入的储层特征研究,进一步分析储层主控因素,为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块提供地质依据。获得以下成果与结论:1、首次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岩屑岩石学、古生物、牙形石、测井、地震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界线进行系统厘定划分,首次发现的Hindeodus sp.牙形石支撑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新的地层划分方案符合海槽西侧沉积格局和油气勘探实际;飞仙关组五个旋回的地层,平面上具有西南薄、东北厚的地层变化特点。2、在相标志分析基础上,将研究区飞仙关组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前缘斜坡等相带,并进一步对亚相和微相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弄清了飞仙关组鲕滩平面展布规律。3、飞仙关组储集岩以溶孔残余鲕粒白云岩、亮晶溶孔状鲕粒(砂屑)灰岩、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内、粒间溶孔及晶间溶孔为主,孔径以小于0.2mm的微溶孔为主,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可作为重要的渗流通道,孔喉以片状喉道为主,孔喉结构参数相差较大;储层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4、飞仙关组储层受鲕粒滩、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控制,飞仙关组台缘、台内鲕滩构成了最有利储层形成相带,近地表白云岩化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白云岩化流体为飞四段沉积结束前的海水,热对流循环为近地表白云石化流体循环提供了动力源,晚期溶蚀作用扩大了储层的分布,构造裂缝增加了储层的渗流能力。鲕粒滩+溶蚀作用+白云石化是飞仙关组获高产、稳产最重要的因素。

二、川西北部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北部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川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储集体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地层对比
第3章 研究区灯影组沉积特征
    3.1 杨坝镇剖面解译
    3.2 先锋采石场剖面解译
    3.3 井剖面灯影组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 储集空间类型
    4.3 物性特征
    4.4 储层的控制因素
第5章 有利储集体的预测
    5.1 储层纵向分布
    5.2 储层横向分布
    5.3 储层平面分布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储层
        1.2.2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方法
        1.2.3 研究区中二叠统储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位置
    2.3 构造演化
    2.4 勘探概况
        2.4.1 地震资料录取情况
        2.4.2 钻井及取心情况
    2.5 地层
        2.5.1 地层界线
        2.5.2 地层特征
        2.5.3 地层分布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3.1 沉积概况
    3.2 沉积相类型
        3.2.1 均斜台地
        3.2.2 斜坡—盆地
    3.3 沉积相展布
        3.3.1 典型剖面沉积相划分
        3.3.2 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特征
        3.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4 中二叠世沉积相模式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岩石学类型及特征
        4.1.1 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1.3 过渡岩类
        4.1.4 硅质岩
    4.2 储集空间特征
        4.2.1 孔隙
        4.2.2 溶洞
        4.2.3 裂缝
        4.2.4 储层类型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栖霞组
        4.3.2 茅口组
    4.4 储层分布
        4.4.1 储层纵横向展布特征
        4.4.2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4.5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5.1 破坏性成岩作用
        4.5.2 建设性成岩作用
第5章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5.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5.3 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
第6章 有利区预测
    6.1 栖霞组有利区预测
        6.1.1 矿山梁—双鱼石为白云岩孔隙型储层分布最有利区
        6.1.2 九龙山地区是裂缝—孔洞型灰岩储层分布最有利区
        6.1.3 周公山—汉王场是白云岩孔洞型储层发育的较有利区
        6.1.4 九旬坪—燕子岩—通口一带是储层可能发育的有利区
    6.2 茅口组有利区预测
        6.2.1 九龙山—元坝一带为裂缝型储层分布的最有利区
        6.2.2 阆中、老关庙一带为孔隙—溶洞型储层分布的最有利地区
        6.2.3 双鱼石地区是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和缝洞型颗粒灰岩储层发育的较有利区
        6.2.4 周公山—汉王场地区是储层分布较有利区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碳酸盐岩沉积相与地震相研究现状
        1.2.2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4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2.3.1 沉积背景
        2.3.2 研究区沉积相
第3章 飞仙关组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性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
    3.3 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3.4 成岩作用
    3.5 鲕粒灰岩同位素特征
    3.6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3.6.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3.6.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3.7 与川东北储层性质的异同
第4章 构造解释及古地貌特征研究
    4.1 层位标定及解释
        4.1.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4.1.2 主要反射层波组特征
        4.1.3 层位解释
    4.2 构造编图
        4.2.1 时深转换
        4.2.2 构造编图
    4.3 古地貌特征恢复
        4.3.1 印模法古地貌恢复
        4.3.2 厚度法古地貌恢复
        4.3.3 基于正演模拟的敏感地震属性古地貌恢复
第5章 地震相分析
    5.1 井旁地震相标定
    5.2 基于RGB混频显示的地震相分析
        5.2.1 频谱分析技术的原理
        5.2.2 RGB混频显示
        5.2.3 研究区地震相分析
    5.3 基于波形聚类的地震相分析
        5.3.1 神经网络波形聚类的方法原理
        5.3.2 神经网络波形聚类的参数实验
        5.3.3 研究区地震相分析
第6章 地震储层预测
    6.1 地震储层预测思路
    6.2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
        6.2.1 储层测井响应
        6.2.2 高孔隙鲕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6.2.3 储层地震响应
        6.2.4 鲕滩储层敏感地震属性优选
    6.3 地震属性分析
        6.3.1 地震属性概念与分类
        6.3.2 地震属性应用
    6.4 叠后反演
        6.4.1 基于分形建模的多次地震迭代叠后反演技术
        6.4.2 叠后反演应用
第7章 地震裂缝检测
    7.1 相干检测
        7.1.1 相干检测基本原理
        7.1.2 相干检测效果分析
    7.2 不连续性检测
        7.2.1 不连续性检测基本原理
        7.2.2 边缘检测效果分析
    7.3 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
        7.3.1 构造应力场模拟基本原理
        7.3.2 构造应力场模拟效果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基于频率衰减梯度的流体检测
    8.1 频率衰减梯度的理论基础
    8.2 频率衰减梯度的计算原理
    8.3 研究区频率衰减梯度的应用效果
第9章 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9.1 生储盖条件
        9.1.1 烃源岩条件
        9.1.2 储层条件
        9.1.3 盖层条件
    9.2 综合评价与勘探目标优选
        9.2.1 综合评价
        9.2.2 有利勘探目标区划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概述
        1.2.2 国内外碳酸盐岩深层、超深层储层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新方法概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基本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层研究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区域构造特征
        2.1.3 工区勘探概况
    2.2 地层特征研究
        2.2.1 地层概况
        2.2.2 地层顶底界线特征
        2.2.3 地层纵向分布特征
        2.2.4 地层横向展布特征
第3章 储层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3.1 孔隙度及渗透率
        3.3.2 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关系
        3.3.3 储层密度与孔渗相关性
    3.4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3.4.1 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特征
        3.4.2 储层孔喉级别划分
        3.4.3 储层孔喉组合特征
第4章 储层综合评价
    4.1 储集岩分类
    4.2 储层综合评价
        4.2.1 普光区块
        4.2.2 大湾区块
        4.2.3 毛坝区块
        4.2.4 老君区块
        4.2.5 清溪区块
        4.2.6 各区块储层对比
第5章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5.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
    5.2 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
    5.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5.3.1 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3.2 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3.3 重结晶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3.4 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3.5 破裂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5.4 多因素联合控储
        5.4.1 沉积相是否有利
        5.4.2 破裂作用是否有利
        5.4.3 多因素匹配好
    5.5 成岩及孔隙演化特征
        5.5.1 成岩阶段的划分
        5.5.2 孔隙演化序列
    5.6 有利区带预测
        5.6.1 有利储层分布区
        5.6.2 较有利储层分布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四川盆地龙岗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及工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勘探背景
第3章 地层特征
    3.1 区域地层概况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1 雷四3亚段顶底界面的确定
        3.2.2 雷四3亚段内部小层划分与对比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沉积相类型及岩性特征
        4.2.1 颗粒滩亚相
        4.2.2 局限泻湖亚相
    4.3 沉积相展布规律
        4.3.1 沉积微相对比
        4.3.2 颗粒滩平面展布特征
    4.4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4.5 沉积相模式及沉积相演化
第5章 雷口坡顶部岩溶古地貌特征
    5.1 古地貌恢复方法选择
    5.2 古地貌恢复
        5.2.1 基准面选取
        5.2.2 古地貌恢复
        5.2.3 古地貌单元划分
第6章 储层基本特征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1.1 云岩类
        6.1.2 灰岩类
    6.2 储集空间类型
        6.2.1 孔隙
        6.2.2 溶洞
        6.2.3 裂缝
    6.3 储层物性特征
        6.3.1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特征
        6.3.2 孔渗关系
    6.4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6.4.1 孔喉类型及特征
        6.4.2 孔喉结构关系
        6.4.3 孔喉结构参数
    6.5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6.6 储层分频地震响应特征
    6.7 储层展布特征
        6.7.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6.7.2 储层横向展布特征
        6.7.3 储层平面展布规律
    6.8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1.2.1 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2.2 论文研究内容
    1.3 本论文的工作量
    1.4 形成的研究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地层划分及分布
    3.1 地层概况
    3.2 地层特征
        3.2.1 上二叠统长兴组
        3.2.2 长兴组顶、底部界特征
        3.2.3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3.2.4 飞仙关组顶、底界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格局
        4.1.1 概述
    4.2 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4.2.1 碳酸盐岩
        4.2.2 蒸发岩
        4.2.3 过渡岩
        4.2.4 碎屑岩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蒸发—局限台地相
        4.3.2 开阔台地相
        4.3.3 台地边缘相
        4.3.4 台缘斜坡相
        4.3.5 台缘陆棚相
    4.4 单井沉积微相精细分析
        4.4.1 普光102-1井沉积相
        4.4.2 普光304-1井沉积相
        4.4.3 普光6井沉积相
        4.4.4 毛坝4井沉积相
        4.4.5 巫溪宁厂剖面沉积相
        4.4.6 宣汉盘龙洞沉积相
第5章 沉积相纵横向演化特征及相模式的建立
    5.1 长兴组演化特征
        5.1.1 纵向上生物礁发育期次
        5.1.2 横向上生物礁演化特征
    5.2 飞仙关组演化特征
        5.2.1 纵向滩体发育特征
        5.2.2 沉积相演化特征
    5.3 沉积模式的建立
        5.3.1 长兴组沉积模式
        5.3.2 飞仙关组沉积模式
第6章 有利沉积相带
    6.1 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
        6.1.1 长兴组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
        6.1.2 飞一二段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
        6.1.3 飞三段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
    6.2 有利沉积相带预测
        6.2.1 台缘带是礁、滩储层发育的最有利相带
        6.2.2 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斜坡相是次有利勘探区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贵州兴义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错时相沉积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
        1.2.3 沉积环境对储层的影响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划分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沉积演化特征
        2.1.3 区域地层特征
    2.2 兴义地区地层划分
        2.2.1 飞仙关组
        2.2.2 夜郎组
        2.2.3 嘉陵江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早三叠世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古生物标志
        3.1.3 沉积构造
        3.1.4 特殊矿物
    3.2 沉积微相分析
        3.2.1 沉积微相类型
        3.2.2 沉积相特征
        3.2.3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3.3 兴义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综合解释
        3.3.1 飞仙关组沉积环境解释
        3.3.2 嘉陵江组沉积环境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错时相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 微生物岩类型及其分布
        4.1.1 叠层石分布特征
        4.1.2 叠层石宏观-中观特征
        4.1.3 叠层石微观特征
        4.1.4 叠层石中的微生物功能团
        4.1.5 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4.2 蠕虫状灰岩
        4.2.1 蠕虫状灰岩分类及其分布特征
        4.2.2 蠕虫状灰岩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4.3 条带状灰岩
        4.3.1 条带灰岩成因
        4.3.2 条带灰岩环境意义
    4.4 巨鲕灰岩
        4.4.1 巨鲕灰岩成因
        4.4.2 巨鲕灰岩环境意义
    4.5 错时相的环境意义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5.1.2 锶同位素分析方法
        5.1.3 硫同位素分析方法
    5.2 同位素结果与可靠性验证
        5.2.1 δ13Ccarb结果及可靠性验证
        5.2.2 锶同位素结果及可靠性验证
        5.2.3 硫同位素结果及可靠性验证
    5.3 同位素特征
        5.3.1 碳同位素特征
        5.3.2 锶同位素特征
        5.3.3 硫同位素特征
    5.4 碳氧同位素与海平面的变化关系
    5.5 海洋初级生产力
    5.6 碳同位素离散程度及其意义
        5.6.1 Dδ13C研究方法和结果
        5.6.2 碳同位素与碳同位素梯度相关性讨论
        5.6.3 碳同位素水深梯度控制因素再讨论
        5.6.4 氧化还原界面迁移状况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学响应特征
    6.1 兴义地区沉积环境变化
        6.1.1 沉积相变化
        6.1.2 气候与水体介质化学条件变化
    6.2 环境变化的生物学响应
        6.2.1 宏观生物
        6.2.2 微体古生物
        6.2.3 特殊矿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6.3 错时相沉积对沉积环境变化的响应
    6.4 早三叠世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响应关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9)川西南部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完成工作量
    1.4 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取得的成果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章 气藏概况
    2.1 工区概况
    2.2 勘探简况
第3章 地层划分及展布
    3.1 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
        3.1.1 划分方案
        3.1.2 地层连井对比
    3.2 地层平面展布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岩石学特征
        4.2.1 白云岩类
        4.2.2 石灰岩类
        4.2.3 蒸发岩类
        4.2.4 陆源碎屑岩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台地边缘相
        4.3.2 局限~蒸发台地相
    4.4 沉积相对比与演化
        4.4.1 地质因素
        4.4.2 沉积相对比剖面
        4.4.3 沉积相平面展布与演化
    4.5 沉积模式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渗空间类型
        5.3.1 孔隙
        5.3.2 裂缝
        5.3.3 洞穴
    5.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4.1 孔隙结构参数
        5.4.2 典型毛管压力曲线
    5.5 储层测井评价
    5.6 储层主要控制因素
        5.6.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5.6.2 成岩作用类型及对储层的影响
        5.6.3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第6章 储层综合评价
    6.1 储层分类评价
    6.2 有利储集区预测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飞仙关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1.3.2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的研究
        1.3.3 储层特征研究
        1.3.4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地层
    3.1 长兴组/飞仙关组地层划分
        3.1.1 飞仙关组顶界划分
        3.1.2 长兴组顶界/飞仙关组底界(T/P界线)划分
        3.1.3 台地相—长兴组与龙潭组(吴家坪)的界线
        3.1.4 海槽相—大隆组与龙潭组(吴家坪组)的界线
    3.2 飞仙关组内部地层划分
    3.3 飞仙关组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 飞仙关组平面展布
        4.2.1 纵向变化
        4.2.2 横向展布及其演化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5.3 储层物性特征
        5.3.1 孔隙度特征
        5.3.2 渗透率特征
        5.3.3 孔隙结构
    5.4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5.4.2 成岩阶段划分
        5.4.3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关系
第6章 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6.1 沉积相对鲕滩储层分布的控制
    6.2 成岩作用对鲕滩储层发育的控制
        6.2.1 白云石化作用
        6.2.2 溶蚀作用
        6.2.3 构造裂缝进一步改善储层的储渗条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川西北部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川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控因素及有利储集体分布[D]. 易晨. 长江大学, 2020(02)
  • [3]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研究[D]. 黄荟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D]. 陈晓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5]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 梅秋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6]四川盆地龙岗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研究[D]. 唐昱哲.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7]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D]. 李晨睿.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8]贵州兴义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响应[D]. 刘石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9]川西南部地区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评价研究[D]. 余金城.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1)
  • [10]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D]. 曹脊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川西北飞三段鲕粒灰岩孔隙演化及储层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