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瑞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瑞

身份证号:13063419831207XXXX 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整体情况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良好的刚性与抗震性,在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其在经济原则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事关整体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尽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人类的建筑历史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建筑行业中的钢混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混凝土质量表现得较为突出,下面就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且基于此,提出一些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导言

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整体的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 ± 2% 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 ±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 ±1% 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 3 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 2 min 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 2 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 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2.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 12 h 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 14 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开始施工之后,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同时还应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和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开展岗位责任制来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还应制定紧急事故的预防措施。

3.2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对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施工企业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应该积极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机械和用电操作,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3有效控制混凝土季节施工

在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必须控制好施工障碍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在人行道坡道上合理设置孔道。在检测土方工程和支架结构的时候通过在孔道和脚手板之间的防滑控制实现,从而避免出现坍塌现象。同时为了避免建筑工程被雨水浸泡还应该在雨季施工中合理控制地基,将被浸泡的位置排除掉,尽可能用相同材料回填。同时为了防止地面雨水会对基坑结构浸泡,应该对其进行积水设计,配备合理的抽水机,做好坡道的有效防护。当挖好基坑以后,根据相关的施工操作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适当的进行降温作业,结合施工现场的环节合理调整现浇混凝土施工,防止因为高温而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避暑防范措施,避免因为高温而导致出现生命安全问题。同时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高温会快速使混凝土凝结。因此,高温季节开展混凝土施工,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合理控制施工各环节,严格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混凝土搅拌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常采用安装工序与混凝土施工工序同时进行的方式,而交叉、平行作业模式间相互干扰较大,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施工管理人员可依据当地建筑监理机构颁布的《混凝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混凝土结构物表层质量标准》等相关规定,综合采用巡视监理、施工旁站等方式,从施工前期材料配比、施工浇筑、模板制作等方面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晏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居业,2017(12):112+114.

[2]潘子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11):146.

[3]孙立坤.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7(10):65-66.

[4]廖国东.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7,36(24):52-53.

论文作者:杜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