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在课堂上开花论文_蔡晓英

让思维在课堂上开花论文_蔡晓英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鹿鸣小学,河南省 鹤壁市 458030)

摘要:创新性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横向思维其实就是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新型思想,更有利于孩子们更持久、更持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横向思维;创造性教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课本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素材,并在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的方法,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普通的术语,用于描述那些用来寻找非常新的问题解决办法的一套方法与技术--从侧面而不是从正面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有一位英国教授,爱德华·德波诺针对纵向思维——即传统的逻辑思想——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横向思维。他认为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前提--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它倾向于探求观察事物的所有的不同方法,而不是接受最有希望的方法,并按照去做。这对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是十分有用的。

横向思维,顾名思义,是指这个人的思维有其横向、往宽处发展的特点。具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人,思维面都不会太窄,且善于举一反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种思维就像河流一样,遇到宽广处,很自然的就会蔓延开来,但欠缺的是深度不够。

那到底什么是横向思维?我们可以用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横向思维。

两个妇女被带到所罗门王面前,她们都自称是一个婴儿的母亲。所罗门下令拟将那个婴儿切成两半,给两个妇女一人一半。所罗门的本意是要处以公正,将婴儿救下,但这条命令乍听起来显然与此背道而驰。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发现了真正的母亲:她宁愿让另一个母亲占有自己的孩子也不愿让他死去。纵向思维是需要步步正确,但横向思维可能绕个弯、甚至是逆向而行,却有效地解决了棘手的难题。战国时代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孙瞑所出主意“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终使田忌三盘两胜,得金五千。这也是横向思维所生妙想之实例。

一个学生有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蜘蛛的腿有听觉。他说他可以证明这一点。他把蜘蛛放在桌中央,而后说“跳”,蜘蛛跳了,男孩重复表演,然后他切掉蜘蛛的腿,再把它放在桌中央,再说“跳”。这次,蜘蛛纹丝不动。“明白了吧!你切掉蜘蛛的腿,它就聋了。”男孩说。我们也往往会被束缚在自己的见解中,完全忘了对于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别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作用仅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维。

创新性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体会到“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想”,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主动探索,激起创新意识。从而最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创新意识。

我们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也跟挖井一样,需要横向的思维和纵向的思维。真正要把水挖出来,实际上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横向挖,然后是纵向挖。纵向挖大家都明白,就是往深了挖。但在费力的深挖之前,先要估计一下地下面有没有水,值不值得费那么大的劲挖那么大个坑――这就需要横着挖。所谓横着挖,就是在地面上多换几个点试着挖一下,如果越挖泥土越潮湿,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大,就值得深挖;如果越挖越干,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发现石头太多,根本挖不动,就应该换个地方试一试。一道题目拿到手以后,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以前做过这道题,否则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出答案。正常的思考过程应该是:根据条件和问题,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着手可能做出来,每个方面都试一试,如果此路不通,那就再换一条――这是横着挖。不断的尝试,发现有一条路可以走通,于是深入思考,精确计算,最后找出答案――这是纵着挖。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往往只重视纵向的思考,而忽视了横向的思维。比如老师讲题:“大家看!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推、这样推、这样推――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至于这个点是怎么找到的,推理过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则很少去讲。很少去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这样做就找不到正确答案。

横向思维其实就是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新型思想,更有利于孩子们更持久、更持续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体现横向思维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就我目前的课程就很明显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体积和容积一课从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这个故事本身很就是横向思维的一种体现,乌鸦喝不到水是因为瓶口太高,嘴太短和水太低,很多方法是尽可能地把瓶口变低,但这不是最优方案,瓶口既然不能变低,我们就可以把水位变高。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慢慢渗透的过程,课堂上只要简单提一提,那老师的目的就达到了。又如有趣的测量中如何求一块石头的体积,我们的目的就是求体积,为什么非得要按这是一块石头来思考呢,如果这是规则物体就好了,石头不能变成规则的,但是如果要是橡皮泥或者液体都是可以的,橡皮泥跟石头怎么转换又是一个难题,所以我们会思考将石头转变成水。老师只需要跟同学们共同思考,展开思路,让学生们自由想象。课堂上同学们的想法如火山一样瞬间爆发,想出来不下十种方案,最后大家还精选出了最优方案。这样的例子还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石头体积是一样的,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求面积,为什么非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一般逻辑思维想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换一种思考方式。

我们必须把创造力看做到达终点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终点本身。终点是创新--观点的实现。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我们更重视知识。一个儿童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被用于对知识的吸收、巩固和测试上。孩子们学到了一些方法和事实,然后对他们对这些方法的应用熟练程度以及他们对这些事实的记忆程度进行测试。有多少时间花在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上了呢?我们把多少时间用于把思维作为一种技巧进行教育呢?我们在这上面花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知识让田忌赢得了赛马。起作用的是他的想象力。思维技巧、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创造性技巧之一是提问的艺术。我们应该对一切事物进行提问,对企业中每一种受欢迎的假设、每一条规则提问,对学习中每一种方法进行提问。我们应该从问一个儿童或者一个火星人会问的问题开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我们为什么按这种方式做呢?通过质疑组织中最基本的原则和我们做事的方法,我们可以为获得大量具有创造性的新观点打下基础。

论文作者:蔡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让思维在课堂上开花论文_蔡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