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血清学指标检验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探究论文_周花姣

周花姣 (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7年3月到12月间脂肪肝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5例作为对照,分别对其肝功能及血脂等的多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各检测水平的差异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两项肝功能指标ALT、AST及三项血脂指标TC、TG、LDL-C等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DL-C的检测结果则略低于健康对照组,除HDL-C、LDL-C两项外,其余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ALT、AST、TC、TG等四项指标的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也有脂肪肝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肝功能及血脂等多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以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有效诊断,有利于脂肪肝的治疗及预后恢复的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脂肪肝;血清学指标;诊断价值

脂肪肝属于代谢应激性疾病的一种,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都息息相关。肝细胞内脂质的大量积聚是其主要病理改变[1]。患者患病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容易发生漏诊,而随着脂肪肝病情的进展,脂质的累积会引起机体代谢失衡,肝纤维增加,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2]。因而,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是合理治疗干预的基础。本文选取我中心2017年3月到12月间的脂肪肝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等多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通过与健康体检者的比较,分析这些血清学指标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7年3月到12月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47.1±5.2)岁,病程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6±1.1)年。

以同期在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5例作为对照,其中,男34例,女21例,受检者的年龄在26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46.3±4.1)岁。

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在检查前一晚禁食10-12h,于次日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5ml,作为血液标本采集,经常规离心(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后,分离得到上层血清,将其保存在-20℃的冰箱中待检。其中,ALT、AST的检测采用速率酶法,TC、TG的检测采用氧化酶法,HDL-C、LDL-C的检测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仪器为四川新城X-600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记录检测数据。

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结果。

同时对各项指标诊断脂肪肝及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其中,ALT>40U/L,AST>40U/L,TC>5.17mmo/L,TG>1.71mmo/L,1.04 mmol/L<HDL-C ≤1.55 mmol/L,LDL-C ≥4.14 mmol/L 时记为阳性[3]。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两项肝功能指标ALT、AST及三项血脂指标TC、TG、LDL-C等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DL-C的检测结果则略低于健康对照组,除HDL-C、LDL-C两项外,其余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ALT、AST、TC、TG等四项指标的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也有脂肪肝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2。

3讨论

脂肪肝患者肝脏中脂肪的长期沉积,会诱发炎症,促进脏器组织纤维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4]。血清学指标检测是诊断脂肪肝的主要手段。

本文比较了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两项肝功能指标ALT、AST及四项血脂指标TC、TG、HDL-C、LDL-C的检测水平,结果可见除HDL-C及LDL-C外,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其余四项血清学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这四项指标诊断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比较也有脂肪肝患者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情况。这是由于脂肪肝患者肝细胞发生损害,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则存在于胞浆中的ALT和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的AST会大量释放入血,出现检测水平升高的情况[5]。同时,肝脏作为脂蛋白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肝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脂蛋白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也会相应发生障碍,肝细胞中的TG合成量增加,而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受阻,TG在肝细胞中不断堆积,TC含量升高[6]。

综上,通过肝功能及血脂等多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以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有效诊断,有利于脂肪肝的治疗及预后恢复的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娴默,杨章元,明亮,等.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26(12):74-76.

[2]吴凤燕,钱形邦.多种血清学指标检验诊断脂肪肝的应用及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79-81.

[3]邓泽亚,谢艺平.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2014,27(8):248.

[4]戴红梅,蒋娟,邹勇波,等.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493-495.

[5]邓葵珍.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评述[J].母婴世界,2015,2(2):86-87.

[6]徐维利.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5):163-165.

论文作者:周花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多种血清学指标检验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探究论文_周花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