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21世纪主导产业--第四产业”述评_第四产业论文

产业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21世纪主导产业--第四产业”述评_第四产业论文

产业理论和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产业政策论文,新进展论文,主导产业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个过去人们不太注意的产业——第四产业,正在日益兴起且逐渐走向发达。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什么是第四产业,它的界说和内涵应如何确定,它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以及据此应采用的政策等问题,众说纷纭。这些研究大都比较零散,不够系统,不能将第四产业研究的整体概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王树林同志主编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评介了第四产业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大量事例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填补了我国对第四产业研究的若干空白。

全书以第四产业的确立为起点,依次详细阐述了第四产业的行业构成、与市场关系、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过程,以及开发和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最后展望第四产业发展的趋势。纵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这部著作提出两个大胆的预言:其一,第四产业的兴起,标志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逐步上升为全社会的主导产业;其二,第四产业的兴起,迎来了人类劳动形态转变的新的曙光,它将带动全社会各个产业的劳动形式逐步地从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在这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第四产业起着先导的作用。

这两个大胆的预言是作者在对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初露倪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作者不仅敏锐地看到即将发生的巨大历史变化,而且还在规律上加以论证,提出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论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科学研究、教育、信息等行业正出现加速发展趋势,日益成为全社会发展最快的行业。作者提出,本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科学研究和与之紧密相联的教育业及信息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原来的第三产业(现在的第四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商业、交通、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产业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科学研究、教育、信息等精神产品生产行业即第四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将在全社会的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其二,社会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第四产业,特别是依赖于科学研究和教育这两个先导行业的发展。当今,第四产业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中,没有一个产业部门可以脱离第四产业而得到发展,第四产业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对第四产业的依赖程度也越高。作者在对世界制造业的格局进行考察后得出结论:第四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制造业层次的高低,制造业的层次越高,越依赖于第四产业。第四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这种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将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并最终确立自己在全社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总之,第四产业的提出和对它的预言更突出了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第二个特点是论证的科学性,理论上有深度,观点上有新意。第一章“绪论”中作者归纳总结了当前产业划分的缺陷和对第四产业的各种界说,作者不仅对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比较,而且从马克思著作中寻找第四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如在解释第四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基本区别时,不是单单从产业本身所包含的行业或部门现象亚阐述,而是从马克思对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概念的相提并论中受到启发来分析。作者分析到社会生产并不仅仅是指物质产品的再生产,它还包括精神产品再生产,依据马克思的理论,既然社会产品分为两大类,那么生产、提供两大类社会产品的社会行业也就必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它们又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另一类是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行业,它们自然是第四产业。这样一来,不仅人们顺理成章地接受了第四产业是“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各个行业”的划分方法,而且突出了在科学日益发达中第四产业的显著地位。作者也没有囿于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而是大胆以“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精神产品价值量”为立论基础。尽管这种观点不是作者本人提出,学术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敢于以巨大勇气提出一家之言是有新意的典型所在。

将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必须涉及到当今沿用的统计方法、产业政策的提法等一系列问题,作者也别具新意地提出了“综合平衡的新观念”、“产业政策的新定义”、“国家计划的新概念”、“政绩考核新标准”。作者尤其指出,要克服现行产业政策的弊端,须重新确定产业政策的定义。新的产业政策定义所指的产业,应当全面涵盖第一、二、三、四产业;其作用应当是对各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主动调节,而不仅仅是对市场调节的“拾遗补缺”;其基本内容是要对全社会的各种产业、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顺序和相互关系作出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这些都是崭新的。

第三个特点是实证性强,密切联系国内外第四产业开发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对产业开发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作了深刻的透视。发达国家对第四产业的开发已有较长历史,并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这些经验教训能使我们得到启迪和借鉴,从而少走弯路,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二战以后,科技成为现代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各发达国家相继强化了对精神产品生产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教育行业的干预。作者力图从美、日等西欧国家迅猛发展科技的现象中找出促使第四产业迅速上升为主导产业的根本性原因。作者归纳了四点经验:(1)从自发成长到国家扶持;(2)重视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开发;(3)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4)重视基本设施建设的相应发展和适度超前。

同时,作者通过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社会现象透视,指出了发达国家在第四产业开发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即某些精神产品的生产商业化倾向十分严重。可以说发达国家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当今第四产业的开发管理都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这也是作者用大量文字来介绍国外产业开发的主要意图所在。

第四产业在我国正逐渐被认识到其重要性,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在第四产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一)趋利现象。趋利现象是指文化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忘却或丢掉了自身的“天职”,为迎合市场需要,降低文人品位,不讲社会效益,一味追求盈利,将文化衍变为赚钱的营生,结果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危机与过剩危机并存。(二)短视行为。短视行为是指文化生产的急功近利,缺乏整体和长远的发展眼光。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出于“甩包袱”动机,都把文人“赶下海”、“以文养文”,其结果可能是省了小钱,丢了国魂,文人苟存,文化当死。作者指出如果文化建设得不到重视或者走偏方向,经济建设就会出大问题。作者用准确的数字、详实的事例、严谨的态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第四产业的历史和现实的画卷。从直观上也告诉读者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不行,不调整我国现行政策不行,不加强产业开发力度不行。

第四个特点是提出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把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主旨就是三个产业的划分在理论上不太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对宏观经济管理的运作,对国家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及对各种不同性质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改进。作者用整整四章篇幅,浓笔重彩地描述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不能很好的理解第四产业进入市场的问题而带来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在大量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对第四产业的开发、进入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四方面详加论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作者重点论述了教育、文化产业的双重性,指出它们本身既是产业,但又不是一般产业,而是全局性、优先性和关键性的基础产业。作者认为教育是产业,又是事业,不能搞市场化;学校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但不能推向市场;教育的特殊产业地位和事业属性,决定了它只能部分进入市场。作者具体指出:基础教育不能进入市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应进入市场,高等教育大部分可进入市场。同时作者认为对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问题要根据文化内部的结构差别,划分不同类型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而且对各种类型的分析都井然有序,头头是道。这些分析论证都对我们制定政策和宏观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本书结束语中,作者还提出了对我国某些现行产业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作者指出:(一)把颠倒的政策颠倒过来。需要颠倒的政策主要是投资政策和脑体倒挂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二)把走偏的政策矫正过来。需要矫正的政策主要是指不区分事业单位具体情况而普遍推行的创收政策。(三)把力度不够的政策加大力度。需要加大力度的政策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约挪用教育经费和拖欠教师工资政策等。(四)把短缺的政策尽快补上来。需要尽快补上的政策包括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政策、规范技术、信息、人才、文化等市场的政策等。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我国现行政策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严密的论证指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对第四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是很不重视的,这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振兴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是北京市“八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四产业开发管理和研究”的研究成果,它对于唤起全社会对第四产业的重视和研究,深刻理解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它的运行规律,研究调整国家的、地区的、部门的产业政策,加大第四产业开发的力度,具有重要意义。这部著作在理论上有深度,有创新,而且对实际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我们相信,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和一般劳动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示。

标签:;  ;  

产业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21世纪主导产业--第四产业”述评_第四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