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情境教学_地理论文

地理情境教学_地理论文

地理情境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情境教学,即教师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地理知识。近年来,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出发,对地理情境教学做了如下探索:

一、巧妙导入新课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这就像名演员亮相那样,能一下镇住台脚,抓住观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黄河”一节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黄河,大家自然会想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哺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同时我们也会想到,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又被称为害河。那么,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这富于激情的描述,强烈地感染了学生,从而达到师生心理同步,产生情感共鸣。既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打下基础,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实践还表明,导入新课若能把要讲的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往往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授“经纬网”时,用的导言是:“在茫茫的大海上,有艘轮船突发故障,失去了控制。报务员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了出事地点。于是邻近它的船只纷纷前往营救,不久直升飞机也出现在这个海域的上空。而海洋上并没有其他目标,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自己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呢?原来,他们靠的是经纬网。”这样导入“经纬网”的讲授,学生会深切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实用价值,于是学习兴趣极为浓厚,并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打下了基础。

二、善于启发思维

思维是理解的基石,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课堂上,如果能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必然能活跃课堂气氛。我们知道,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罗列地理事实,不仅要阐明“有什么”、“是什么”,更应该说明“为什么”和“怎样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做到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探求的心理特征,也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有效办法。例如,在讲授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那么我国的气候将会怎样?这一问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纷起,课堂便处于活跃的气氛中。经讨论、分析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时又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

三、组织兴趣高潮

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内容,有意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见闻等,用寥寥数语,花很少时间,组织一两次兴趣高潮。这是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地理情境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会感到学习地理是一种知识的享受,久而久之,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讲“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气候异常干热”时,就穿插进了吐鲁番盆地“干雨”的奇闻和“油沙熟蛋”、“石上烙饼”之说。这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兴趣高潮,而且也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当注意的是,组织兴趣高潮要有节制,内容必须精选并紧密联系教材,切忌牵强附会,用时也不宜太多,不要超过一二分钟,以免喧宾夺主。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的总体,平时应注意积累资料,以便教学中得心应手。

四、教学形式多样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所在往往是注意力的集中点。年龄越小注意力就越难以集中和维持。因此,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使学生的兴趣维持长久,又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尤其新编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文字生动有趣,图像简明扼要,漫画幽默辛辣,景观形象逼真,再加上“读、想、做”栏目,真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非常便于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讲“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时,教师可利用板图,时而让学生看图熟记,时而让学生随教师指图复述;时而让学生填充空白图等。由于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变换刺激方式,使学生的口、脑、手并用,这样既维持了注意,又活跃了情绪,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地理情境教学的目的。

五、讲求语言艺术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时,语言的雅俗,表达能力的高低,启发艺术的优劣,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地理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阔,很多是学生没有直接感知到的,在教学中除了采用各种直观手段外,大量的要用地理教学语言来描述和讲解。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讲求语言艺术。教学实践表明,如能运用诗歌、散文等文学性语言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可使地理事物的描述生动有趣,紧扣学生心弦。这是因为文学性语言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描述桂林山水时,可引用贺敬之的诗“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描绘杭州西湖之美,可引用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所学的地理事物,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六、渗透思想教育

地理学科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做为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讲我国的位置和疆域时,可通过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讲黄河一节时,可通过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对比,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讲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可通过对气候成因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这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地理情境教学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言、行、情互相交融,理念寓于其中。它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集中体现“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启迪学生智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  ;  ;  

地理情境教学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