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和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刘赞荣

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现状。方法:选择某社区7家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共80人,采用设计问卷的方式对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慢性病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护理专业的人数较多,占据50%,而卫生专业的人数比例较少,仅仅占据25%。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人数比例为6.25%,低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为93.75%。在学历方面,本科人数比例为18.75%,大专及以下的人数比例为81.25%。在工龄方面,小于1年工龄的人数比例为62.50%,而3年以上工龄的人数比例仅仅为6.25%。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中发现,对冠心病的建档率、控制率以及管理率相对较高,均达到99%以上。而在对糖尿病的管理中,建档率为60.86%,空置率为87.17%。在对高血压的管理中,建档率为44.96%,空置率为89.64%。结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完善。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人力资源配置;慢性病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1]。因此,对慢性病的防治迫在眉睫。但是由于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部分社区的慢性病防治存在较多的缺陷,因此,探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经过综合考量,选择某社区7家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共80人,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慢性病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用设计问卷的方式对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慢性病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问卷设计、发放以及回收全程由专业人士监督。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人员的专业、职称、学历以及工龄等情况。问卷的管理包括患者人数、建档人数、建档率、管理人数、管理率、控制人数以及控制率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护理专业的人数较多,占据50%,而卫生专业的人数比例较少,仅仅占据25%。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人数比例为6.25%,低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为93.75%。在学历方面,本科人数比例为18.75%,大专及以下的人数比例为81.25%。在工龄方面,小于1年工龄的人数比例为62.50%,而3年以上工龄的人数比例仅仅为6.2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表

 

2.2 慢性病管理现状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中发现,对冠心病的建档率、控制率以及管理率相对较高,均达到99%以上。而在对糖尿病的管理中,建档率为60.86%,空置率为87.17%。在对高血压的管理中,建档率为44.96%,空置率为89.64%。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导致我国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社区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由于慢性病具有难以治愈的特点,只能够通过维持的方式进行治疗,导致部分患者的防治意识较低,同时由于卫生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缺陷,导致社区慢性病管理效率较低,不但影响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控制,同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探究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和慢性病管理现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慢性病防治中,社区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政府和卫生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措施来控制慢性病,以便可以为慢性病的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2]。首先,在慢性病的防治中,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慢性病防治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家卫生部门,使其可以满足群众的疾病控制预防需求[3]。其次,在慢性病的防治中,应该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要在学校以及社会中聘请学历较高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同时尽量培养专业人才,以便可以满足慢性病防治需求。另外,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逐渐养成丰富的经验[4]。最后,在疾病防治中,社区防治中心应该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对于慢性病的管理,要建立网络档案,并且实现资源共享,以便在社区人员流动时,可以完善对患者慢性病的管理[5]。

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我国社区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足,专业人士以及高级防治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员的经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大部分防治人员的工作经验在1年之内,无法满足慢性病防治需求,会造成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员符合标准的比例仅仅为41.62%。在本次研究中,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护理专业的人数较多,占据50%,而卫生专业的人数比例较少,仅仅占据25%。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人数比例为6.25%,低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为93.75%。在学历方面,本科人数比例为18.75%,大专及以下的人数比例为81.25%。在工龄方面,小于1年工龄的人数比例为62.50%,而3年以上工龄的人数比例仅仅为6.25%。

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中,其对部分慢性病的管理存在缺陷,如对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建档率较低,因而难以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中发现,对冠心病的建档率、控制率以及管理率相对较高,均达到99%以上。而在对糖尿病的管理中,建档率为60.86%,空置率为87.17%。在对高血压的管理中,建档率为44.96%,空置率为89.64%。

总之,在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以便可以控制社区慢性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岿立,夏弟明,黄铮,等.湖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防治现状和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06:432-434.

[2]林君英,蒋园园.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02:162-163.

[3]郝瑞霞.鄂尔多斯市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08:538-540.

[4]黎佩琳,周海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现况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4:363-365.

[5]蔡晓露.我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05:39-41.

作者简介:刘赞荣,1982年1月生,男,籍贯湖南邵阳,大学本科学历,公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传染性疾病控制。

论文作者:刘赞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和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刘赞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