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安 平 舒 鹏

安 平 舒 鹏

(贵州省威宁县妇幼保健院 553100)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 年5 月到2014 年5 月到我院儿科就诊的102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48/51),对照组为80.39%(41/5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基础上应用小儿肺热咳踹口服液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儿科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85-01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患儿免疫力较差,再加上医疗水平的局限(很难诊断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的影响等,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1]。我院在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础上应用小儿肺热咳踹口服液药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5 月到2014 年5 月到我院儿科就诊的102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取得患儿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 例。对照组51 例患儿中,男29 例,女22 例;年龄1-11 岁,平均(5.93±0.81)岁。观察组51 例患儿中,男26 例,女25 例;年龄1-12 岁,平均(5.86±0.95)岁。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予以抗感染、抗炎等治疗,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营养。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厂家: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80),用药剂量结合患儿的年龄来定:1-3 岁,10ml/ 次,每日3 次;4-7 岁,10ml/ 次,每日4 次;8-13 岁,20ml/ 次,每日3 次。1 周为1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喘促等)消失,呼吸音清;②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音稍粗;③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呼吸音较粗;④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版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本研究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 检验;对比以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51 例患儿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0.39%;观察组51 例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1 所示。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阶段的常发病,其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据文献报道,患儿的呼吸道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比较差,极易出现感染[2]。从患儿的临床表现来看,咳嗽是其首发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炎性反应会持续蔓延,到达患儿的支气管,严重影响患儿的肺功能,并且引发咳痰、发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抗病毒、清热、止咳等方法,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案。但据临床研究显示,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患儿极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且治疗缺乏针对性,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效果不甚理想[4]。因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属于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包含多种中草药,比如金银花、板蓝根、麻黄、知母、鱼腥草、石膏、苦杏仁等,具有滋阴润肺、倾泻胃火等功效,在脾胃虚弱、肺常不足等方面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的鱼腥草、金银花、板蓝根均属于较好的抑菌药物,对多种病菌和细菌的生产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同时还能破坏细胞的微结构,进而有效抑制菌体合成蛋白质;麻黄对支气管炎的炎性刺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发挥平喘作用;知母具有清热等功效,可以抑制细胞膜上分布的Na+、K+-ATP 酶的活性。此外,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病毒、抗菌消炎的功效,特别适用于由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治疗中。在本文研究中,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80.39%)(P < 0.0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英召.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06):1066-1067.

[2] 孙晓东, 张宝芹.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30):6547.

[3] 韦顺春. 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1):79-80.

[4] 毕义猛. 儿科呼吸道感染及药物治疗的探讨[J]. 中外医疗,2012,31(33):185-186.

论文作者:安 平 舒 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关于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安 平 舒 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