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之运用论文_吴正成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之运用论文_吴正成

吴正成 贵州省贞丰县挽澜镇初级中学 562200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要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畅想想象和幻想。鼓励自主写作,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说真话学生写作质量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以图、文、声、像等形式降低了作文教学的难度,以其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写作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增强了作文学习的效果。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而学生则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现在,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如果将信息技术与作文课堂整合,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CAI)或辅助学(CAI)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结合。作文教学长期存在效率不高,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大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喜欢。初中作文又是处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过渡阶段,对于改变学生不良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的作文教学中,可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可以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指导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巧用信息技术,改革讲评机制,提高评改效率

传统的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学生不当一回事。每一次作文本子发放下来,总是极少数学生面对自己的分数激动不已,面对自己的评语喜上眉梢,而其他大多数学生看看分数然后惊诧不已,瞧瞧评语于是紧皱眉头。可见,这样的评改措施缺乏更高层次上的互动性,只由老师一人改,学生自己往往只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而难有机会看别人的分数和评语。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向他人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比较少,意味着一篇作文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或警示作用,意味着一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难以很好地发挥它的转化功能和实现它的最终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在写的过程修改、写后修改,教师评析完修改,更有利于养成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改。改变过去学生写作,单纯是教师的评议,而学生只看分数的状况。而且提倡一篇作文多个学习者共同参与修改,协作修改的修改模式。教师重在选 择典型作文重点改,同时组织学习交流评改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搜集到的与本次作文相干资料用对媒体提供给学生作评改的参考,例如同样话题名家的作品、作家修改文章的例子等。这种互改,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是更高意义上的互改。经过这样的评改,一篇作文的分数和评语就不再是惟一的了。分数的多种和评语的多样,会极大地刺激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学生写作文时最头疼的就是“没有东西写”。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活本身欠丰富,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对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知之甚少;二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够,在头脑中留下较深印象的生活内容不多,叙写起来难以做到具体、生动,所以课前师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更多的写作资料、写作素材,甚至可以利用网络积累好词佳句。搜集完资料后,课前老师可以与学生起先进行整理。这样子,课堂上师生搜集到的写作资源就可以共享了。例如上七年级第四单元的传统文化时,我先引导学生去拍下或摄下身边的文化古迹,上网去搜索相关的传统文化。上课时,关于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资料纷纷展现眼前,关于传统文化习作的好词佳句、名家名篇学生可以一气呵成地阅读欣赏。有了自身搜集资料过程中的认识,再加上资源共享中的丰富感受,学生进行习作自然得心应手了。又如我在指导作文《记一次拔河比赛》时,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地喊“加油”声中,而忽略了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等情景,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情景,使用播放技巧慢放或定格精彩的写作镜头,跨越时空,难忘的瞬间重新唤回,这样一篇篇情真意切、充满个性的作文便十分流畅生动地写出来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在闲暇之余还须将平常搜集到的资料再分类整理保存,建立一个作文资源库,便于老师备课和学生的使用。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意境,激发情感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对所认识事物产生了真、善、美、假、恶、丑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中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对于没有丰富经验的半命题作文、给范围作文,也能够随便诌上几句。但是作为一个农村中学,孩子们对山对水有自己感受,但由于以前受条件的限制,在写陌生的事物,如科幻、其它国家风景就没有了生活积累,写作时易成思维定式,便辗转因袭,人云亦云。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声音、文字、图像等手段,特别是利用我们收集、整理的专题资源学习网站,使学生目睹了具体事件,看到具体的景物,作文教学环境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做到情景交融,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不但有益于扩展学生的感知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让学生重新去认识所写事物,没见过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见一见,从而产生感受。由于形式的生动性,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发散性思维被激活,主体控制动机被激发起来,便主动地愉快地去探究,甚至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在这种情况下,想象的翅膀充分展开,写出的文章便能表达出一定的情感来。如我在教学生写《霞光》,开始以《神奇的极光》为范文,学生中没有人看到过极光,对极光,谁也没有感性认识。于是教师为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极光和霞光的图片、影视资料,组成了一个专题网站“极光和霞光”供学生浏览,当学生不清楚的画面展示出来时,大吃一惊,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接着,学生便通过网站深入了解极光,认真研究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极光的,它有哪些特点,有些什么样的神话传说等等。同时让学生注意,极光与本地的朝霞、晚霞有什么不同,霞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教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观察本地的霞光。学生把自己观察的自然现象与在网上见到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接着让学生口头练习,再写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文章。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制作的图片和动态录像资料,看了极光和霞光图片,丰富了自己的积累,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这样知道了观察霞光应该从那些方面观察,又让学生学会了多角度观察事物。由于观察细致,学生写作时,有了丰富的情感,写起来感到轻松。学生写完初稿之后,教师利用展示平台及时给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燃起创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迸发出写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可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体,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把作文的引导材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千方百计的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叩开他们想象空间的钥匙,指导学生将画上的内容变成有外貌、有言谈举止的、活生生的人或物,让静止的画面更有生气。思维被课件大大激活的学生对说话练习兴致盎然,练习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在指导《家乡的美景》习作时,我让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亲自去发现、游览家乡的美丽景色,并把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乐曲,制作成演示文稿。上课时,让学生先欣赏自己拍摄的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充满活力的健壮的牛羊,异彩纷呈的草原蓝天……通过鲜明的图像,优美的旋律,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当学生情不自禁赞叹家乡景色真美时,我顺势导入:你愿意尝试小作者的感受吗?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别人好吗?此时,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表现美的欲望油然而生,情动而辞发,有不吐不快之感。《文心雕龙》中云:“情者,文之经。”“文章之作,在乎情性。”凭着至诚至情发出的心灵之音,相信一定会触动阅读者。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辅助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多媒体技术,它的途径还有很多。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引进作文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文教学如果能坚持不懈地运用这种形式进行训练,对挖掘学生的作文思维潜力,形成良性循环,有深远的意义。21世纪的习作教学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必将生动化、多样化,习作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用笔写,还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讲,有时还能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而且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心灵插上了肢膀,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叶敏倩,《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写作教材反思》,广西师范大学;

[2]张志强,《孙绍振作文教育思想探析》,福建师范大学;

[3]邢瑞霞,《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西北师范大学;

[4]黄星海,《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叙事问题研究》,云师大;

[5]董璐璐,《初中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刘婵锦,《微博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

[7]吴纪梁,《初中议论文写作理性立意教学浅探》,贵州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吴正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之运用论文_吴正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