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安徽大渡钢铁工业回顾_钢铁工业论文

1958年安徽大渡钢铁工业回顾_钢铁工业论文

1958年安徽大办钢铁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安徽论文,钢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史研究

编者按:“当代史研究”专栏是由当代安徽研究所和《安徽史学》杂志共同创办。当代史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它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欢迎学界同仁赐稿。

50年代后期的工业“大跃进”,最具典型的是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在安徽,大办钢铁从计划、组织、实施,到掀起一个接一个高潮,至偃旗息鼓,悄然退去,前后历经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其中,大办钢铁的初始年1958年,以规模宏大、涉及面广、参加人数众多、并直接影响以后一年多的钢铁“大跃进”而尤其引人注目,时至今日,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

大办钢铁始末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发言,提出中国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钢产量等方面赶上英国。12月2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致祝词时正式宣布:中国应在15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从此揭开了全党全民大办钢铁的序幕。安徽的大办钢铁就是在这大背景下逐步展开的。

1957年底,安徽即着手制订全省钢铁工业发展计划。1958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初步确定用5至7年的时间,使全省铁产量达到52万吨,钢产量达到25万吨,与此相配套,年产煤炭400至500万吨。5月,安徽召开冶金工业会议,专门讨论制订钢铁工业发展计划,重新拟定全省5至7年后的铁、钢年产量分别为300万吨和150万吨,并要求1958年当年的铁、钢产量为20万吨和3000吨,水泥达到13万吨。5月2日至23日,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召开。随着贯彻和宣传总路线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钢铁计划指标不断修改,5月31日,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加速铁和水泥生产的指示》,将1958年铁产量提高到50万吨。6月,省委又再次提高当年铁、钢产量分别为70万吨和15万吨。8月3日,最终确定安徽1958年铁产量为120万吨,钢产量为35万吨。这个指标比5月份提出的铁、钢计划指标分别提高了6倍和116倍,是上年实际产量的5.6倍和152倍。

在不断修改钢铁发展计划的同时,安徽各地纷纷加紧兴建钢铁企业。4月才开工建设的安徽钢厂(现合肥钢铁公司)决定提前到9月份出铁,并把原设计能力年产5万吨铁,提高到年产50万吨铁、30万吨钢及钢材的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铁厂(现马鞍山钢铁公司)作出了利用原计划投资,扩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决择,争取到1960年达到年产铁200-300万吨,产钢100-120万吨。淮南也着手上马年产80万吨铁、60万吨钢的中型联合企业。铜陵计划用1年时间建成一座年产45万吨铁、30万吨钢的冶金联合企业。芜湖市提出到1960年全市冶金产量达到年产铁50万吨、钢30万吨的目标。蚌埠市结合“建成重工业城市”的目标,决定在西郊建设“蚌埠的鞍钢”。安庆市也拟定了立即兴建中型钢铁厂的计划。

5月份以前,全省钢铁生产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计划兴建的小型铁厂、小高炉,依照设计图纸披星戴月地加紧施工。省委把实现钢铁工业“大跃进”的重点,放在正正规规地兴建几个小型钢铁厂上,并在资金投向上给予支持。5月下旬,受全国“大跃进”气候的影响,安徽钢铁工业的生产计划指标一加再加,不断上升,单凭主观愿望行事的现象已经在钢铁生产中出现。省委提出了“小型为主、土法上马、多采多炼、遍地开花,开快车发展钢铁工业”的方针,重新确定全年新建高炉147座、土炉381座的“大跃进”计划。6月7日,省委召开各地、市委书记紧急电话会,要求全省在6月份突击生产2万吨铁,并把铁矿石生产量提高一倍。为此,提出要依靠群众,想尽各种办法完成这一任务,以促进全省炼铁生产大大前进一步。

6月下旬,省委连续召开会议,集中研究发展钢铁工业的问题,号召全省机关、工厂、农业社、学校一齐动手,全民大办钢铁工业,尽快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会议还对全省钢铁“大跃进”作出具体安排:1.在8月底以前建设3立方米以下小高炉7300个;年内兴建3立方米以上高炉104个;立即加紧建设马鞍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合肥等6个中型钢铁企业,并在年内达到151万吨的生产能力;全省每个机械工厂要在10月份左右建成1至2个炼钢炉,有条件的县也要建设炼钢炉。2.为保证钢铁生产建设按期与提前实现,各级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每3天向省委汇报生产建设进度。3.钢铁工业所需的建设设备及材料,立足自力更生;3.立方米以下高炉所需器材,自行解决。

6月和7月是安徽全民大办钢铁的第一个高潮,参加大办钢铁的人员主要是工厂工人、机关干部和大中学校教师、学生。5月底,全省建成的小高炉共26座,从6月开始,以平均每天11座的速度上升,到6月20日,全省已建251座,7月底更达到1168座,其中绝大多数是3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各机关、工厂、学校纷纷修建小高炉。中共安徽省委机关用党费创办省委钢铁厂,作为省委的钢铁试验田,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亲自动手搞炼铁炉。各地、市、县的主要负责人也都领头创办机关炼型厂,有的还直接参与炼铁操作过程,研究炼铁技术,与工人一道攻克技术难关。群众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全省每天有近百万人投入到大办钢铁中,许多机关、工厂和职工个人集资建高炉,高炉建成后又连续奋战,有时甚至是几天几夜不睡觉,直至炼出第一炉铁水。

在全民大办钢铁高潮中,群众性的攻克炼铁炼钢技术难关的活动也随之展开。蚌埠电工器材厂工人任渭卿在全省首次利用土法炼钢获得成功;合肥矿业学院学生孙茂科发明吹氧炼钢技术,中共安徽省委立即向全省推广经验。6月底至7月初,省委在芜湖召开小高炉炼铁现场会,请马鞍山、繁昌、当涂等企业的厂长、技术人员讲授“钢铁生产技术知识课”。要求各地学习繁昌土法炼铁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土洋结合,以土为主,大办钢铁工业”的号召,要求凡是有条件的地方还是应当兴建8立方米以上的高炉。

8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北戴河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安徽全民大办钢铁运动掀起第二次高潮。8月15日,安徽成立冶金工业指挥部,专门负责全省钢铁生产。8月份,省委连续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常委会议、紧急电话会议,一面布置钢铁生产计划,一面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根据北戴河会议精神,省委提出:1.各地、市、县第一书记全力抓钢铁生产,不仅要政治挂帅,还要技术挂帅。2.大办钢铁,让钢铁“元帅升帐”;实现全省钢铁生产指标,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一切工作之纲,各有关部门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大办钢铁这一中心。3.集中力量建设小高炉,已经建成的要立即投产。4.加强对钢铁生产技术力量的培训工作,边教边学,边学边做。5.各地、各厂矿要订出每日每月建炉、出铁的具体数字,并保证实现。

为使钢铁“元帅升帐”,全省每天投入200多万人找矿、开矿、建炉、炼铁。各机关、工厂、学校兴建小高炉的数字也从1-2座发展到5-6座,有些人数较多的机关、工厂甚至发展到几十座。建炉、炼铁的浪潮从城市、工厂迅速扩展到乡村、农业社。安庆、六安、芜湖等有铁矿、山林的专区,众多的农业社建起了小高炉。一辈子使惯锄头的农民当上了炼铁大师傅。“繁闹的城市、静静的乡村、偏僻的山区,都已变成了不夜之地,到处都有为钢铁而战的人群。”8月上旬,全省建成小高炉2010座,月底增加到4565座。9月7日,全省兴建的各类小高炉总计达19322座,其中99%为1.5立方米以下的炼铁炉。到8月底止,全省累计生产铁19万多吨,钢1900多吨,铁矿石251万吨。

此时距年底只有4个月时间,全省铁产量仅完成计划1/6,钢产量仅完成2%。显然,实现钢铁“大跃进”指标十分困难。但是“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浪潮,已经把全国包括安徽都深深地卷入到热气腾腾的钢铁激流中,安徽除了拿下这个指标,别无它路可走。按照计算,全省要完成剩下的钢铁生产任务,铁的日产量至少要达到8400吨,钢的日产量要达到2900吨。安徽不得不下定决心,“以更足的干劲,更多的智慧,更快的速度,更有效的措施”去推动“大办钢铁”运动的发展。

9月初,中共安徽省委向全省人民发出“拼命干钢铁,为全省日产万吨生铁而奋斗”的新号召,要求条件较好的县为日产1000吨铁而奋斗;在与省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的《致全省钢铁战士的慰问信》中,又提出:“全党全民一齐动手,鼓足干劲,奋战4个月,让钢铁生产也象我省农业生产一样,放出 一个个‘高产卫星’”。与此同时,省委大部分负责人带领7个钢铁生产检查组,分赴全省各地“指挥督战”。马鞍山、合肥、淮南、芜湖、安庆、铜官山及各专区纷纷掀起建炉、出铁的跃进新高潮。芜湖大有钢铁厂奋战2个月,建成28立方米2号高炉,12小时后便正常出铁。合肥大西门外在2个月前还是一片泽国,此时却“红透半边天”,全市10多家钢铁厂近20座高炉正加紧建设。安徽农学院把教室变成了破碎矿石的车间,数百名学生每天要砸碎6吨矿石。省委财贸部机关几十名干部、职工在自行车棚里锤矿石,“浑身上下满是汗水和灰尘”。马鞍山钢铁厂一座2.4立方米试验性土高炉创下日产生铁3.043吨的纪录,放出全省第一个土高炉“高产长寿卫星”。接着,岳西县河图区岚川炼铁厂一座0.5立方米小土炉又放出一颗日产出铁1.1吨的“高产大卫星”。金寨县出动全县1/3的劳动力大炼钢铁,力争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日产千吨县。舒城、霍山两县把10万人分成找矿、开矿、炼铁、淘铁砂、烧木炭等专业队伍,全力投入钢铁大战。安庆专区组织30万人上山开矿炼铁,提出:“大战4个月,不完成任务誓不下山”的口号。当时有一首形容大办钢铁热潮的民歌:“男女上战场,砂堆万千垛,木炭满山岗,层层如雷响,铁水似长江,钢铁元帅有保障。”

正当安徽人民“决心苦战4个月,拼命干钢铁,为完成钢铁生产任务而奋斗”掀起高潮之际,9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湖北省来安徽省安庆、舒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进行视察。毛泽东对发展钢铁工业极为重视,在安徽先后视察了4个钢铁厂。在省委钢铁厂,他详细询问了这个厂的情况,观看了两座13立方米高炉出铁情况。当毛泽东得知这个钢铁厂是中共安徽省委的钢铁“试验田”时,毛泽东说:“对啊,省委应该带头办啊!”他还对这个厂参加炼铁的工人绝大多数是省委机关的干部表示了肯定。毛泽东在马鞍山钢铁厂视察了炼钢车间和3座炼铁高炉后说:“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因为发展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比较快。”在结束对安徽的视察前,毛泽东又对中共安徽省委负责人谈到发展钢铁工业的问题。他明确地说:“发展钢铁工业一定要搞群众运动,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月底毛泽东回到北京后,在对新闻界谈到此次视察的观感时,再次重申了这一主张。

毛泽东视察安徽和对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关讲话,是对安徽群众性大办钢铁运动的肯定、支持与鼓劲。中共安徽省委及时地向全省人民传达了毛泽东的讲话,并借此机会发出了“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拼命战钢,苦战到底”的号召。全省投入钢铁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空前规模,安徽“大办钢铁”运动掀起了第三次高潮。

9月下旬,中共安徽省委连续举行会议,进行一系列紧急部署,决定大规模地采取土洋并举,双管齐下的办法,在全力抓大高炉、8立方米以上高炉和土炉之时,动员、组织群众用坩埚炼铁。所谓坩埚,实际上是用于石粉、炭素材料和粘土混合做成的“泥埚”。省直机关和大专学校的近500名干部仅用半天时间,在省直工交部门钢铁厂和合肥矿业学院现场学习坩埚炼铁方法,然后立即分赴全省8个重点地区,帮助当地搞坩埚炼铁的大会战,组织者希图用这种“鸡生蛋、蛋孵鸡”的滚动式办法,使更多的群众直接投入到炼铁大战中。

按照省委的部署,淮南铁路沿线作为全省坩埚炼铁的主战场。9月25日一夜间,沿线各地市县全部成立了坩埚炼铁指挥部,40万农民、干部、工人组成的炼铁大军立即部署在长达440里的铁路沿线。整个10月,从南边的沈家巷到北边的刘府车站,“铁路两旁炉窑林立,人声鼎沸,火光冲天,浓烟翻滚。特别是进入夜晚以后,铁路沿线到处是熊熊火光;铁水在坩埚内沸腾,运输大军终宵不停,来往如梭。”寿县有一位63岁的老木工,连续干了两天两夜,干部劝他休息,他却严肃地说:“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快到了吗?难道你们不让我快点到达共产主义吗?”在现场担任指挥的县委书记十分感慨道:“在群众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面前,我们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困难。”省委领导到现场“督战”,还自己动手做坩埚炼铁,宣讲操作要领。当时有位民间歌手形容了这条铁路沿线的热腾场面:“千万炉窑昂起头,犹如群龙吼向天,铁花翻飞霞光闪,疑是银河落人间。”

全省各地的坩埚炼铁也同时展开。合肥抽调肥西、巢县、肥东等县的人民公社社员和市区机关干部、市民、工人共40万人参加坩埚炼铁,在市区和肥东县“大搞特搞”,并成立“坩埚炼铁办公室”。合肥工业大学集中2500多人,加紧制造坩埚和砌炉。10月9日,该校创下一只坩埚出铁7斤的纪录,并且试验用瓦罐炼铁成功,宣称:“瓦罐炼铁比坩埚炼铁效果还要好,成本低,出铁快”。淮南、蚌埠、安庆等地出动50万人制作坩埚、运输矿石、彻夜炼铁。坩埚炼钢也随之出现,合肥、铜陵、芜湖、淮南、涡阳等地纷纷宣布坩埚炼钢试验成功。安徽省冶金工业指挥部趁势利导,要求全省多用土转炉、低温法和坩埚等土法炼钢。

快建高炉多出铁的办法也越来越多。砌高炉的耐火材料缺乏,就用炭素材料替代;建炉缺乏钢板,就用白铁皮做炉腹;高炉用的冷热风管供应不足,就用水泥管、黄泥管甚至用砖砌成风道;鼓风机不足,就用风箱和旧自行车胎代替。小高炉高产卫星也一个接着一个放上天。金寨县英雄人民公社鼓畈炼铁厂一座0.5立方米高炉日产生铁5066斤,放出“高产卫星”。此后,小高炉高产卫星层出不穷。9月29日,岳西县宣布:实现日产生铁1116.8吨的纪录,一举夺下全省第一个日产生铁过千吨的县。10月15日至21日,是全省钢铁生产高产周,7天内生产铁45370吨,钢1426吨。其中六安专区产铁就达10495吨。10月28日,全省日生铁、钢终于突破万吨、千吨大关,分别达到13960吨和1600多吨。之后,全省钢铁生产再次“大跃进”,11月4日,产铁27580吨,产钢7984吨,创下了“大办钢铁”运动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省投入大办钢铁的劳力每天都在500万以上,兴建各类高炉近5万座,其中有1/5投入生产。每个县都有数百座高炉,有的县达2000多座,制作的坩埚更是无以数计。群众性的钢铁“大跃进”运动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时期,大办钢铁成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各行各业都被卷入运动中,处处建高炉,纷纷放“卫星”,为确保“钢铁元帅升帐”,调动所有能调动的人力、物力,不计成本,不求效益,以土代“洋”,大打“人民战争”,大搞群众运动,企图以多取胜。坩埚炼铁是一种极其落后的炼铁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炼出的铁90%以上是废品,根本没有任何用途。小高炉炼铁长期占用大量劳力和资源,所产的生铁也有1/3不合格。土法炼钢更是与炼钢所必须的技术要求格格不入,其正品率仅为全部产量的1/4。

全国大办钢铁运动造成了技术力量和矿石的紧张,冶炼设备、煤焦产量、发电能力、运输能力等都不能适应,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非但没有降低“大办”热度,而且采取蛮干的办法,即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炼铁矿石不足,就以回收废钢铁为名,把生活用的铁器和一部分农具都收罗来,放到高炉里烧一下,变成大铁块抬去报喜;煤焦缺乏,就发动群众上山砍伐树木,烧成木炭来供应小高炉;发电能力跟不上,就靠人力风箱鼓风;技术力量不足,就把铁匠、铜匠、补锅匠,以及铸锅、铸犁等手工业者和学徒集中起来,投入炼铁生产,甚至组织学生、农民、干部等没有一点冶炼知识的人到炼铁炉旁,边干边学,严重违背了科学精神。

事实上,从6月开始,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就已经面临重重困难。9月初,省委首先意识到:年产120万吨铁、35万吨钢的“大跃进”指标订得太高,要想顺利完成这个指标极其困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而公开宣布降低指标又与中共中央提出的“全党全民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号召相悖,也是不可能的,必须义无反顾地“大办”下去。10月份,当中共中央明确下达安徽生产10万吨钢的任务后,中共安徽省委稍许松了口气,也不再提“大跃进”指标了。然而,对安徽来说,即使要完成这个大大降低了的指标也相当困难。于是,不得不组织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开展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拼命干钢铁。

从建小高炉到用坩埚、瓦罐炼铁,钢铁生产始终存在着质量问题。省委为此作了许多努力,包括培训技术工人,组织干部学习,召开炼铁现场会,以及利用报纸、电台宣传、广播技术知识等。但是,随着大办钢铁规模的迅速扩大,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群众运动几近无序状态,完成任务、达到指标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加上许多人对钢铁生产的知识和现代化生产技术重视不足,甚至采取蔑视的态度,至10月份,全省坩埚炼铁、土法炼钢大战拉开以后,钢铁质量问题进一步暴露,中共安徽省委采取各种紧急措施加以补救,但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在“回天无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淡化”用坩埚、8立方米以下高炉炼铁的办法,并逐渐淘汰,也不再提“以土为主”的方针,而是用“土洋结合、以洋为主、质量并重、合理布局”取而代之。沸腾了一个多月的淮南铁路沿线的坩埚大战渐渐偃旗息鼓。

经过7个多月的“全党全民大办钢铁”,特别是最后4个月掀起的大规模群众炼铁高潮,至12月12日,安徽宣布提前19天完成国家下达的10万吨钢生产任务。12月21日又宣布提前9天完成国家规定的103万吨铁生产任务。

1959年,在“持续大跃进”口号推动下,安徽大办钢铁再掀高潮,及至1960年年中,终因农业危机而收场。

几点议论

热烈沸腾的1958年安徽大办钢铁运动,作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的发轫和组成部分,无疑具有尝试性和必然的曲折性。后人对这场大办钢铁的议论或评价,应当力求实事求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它的直接后果和长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1958年的大办钢铁促使安徽钢铁、重工、电力、煤炭等工业企业纷纷上马,为这些工业尔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鞍山钢铁公司、合肥钢铁公司、淮北煤矿、芜湖钢铁厂第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是在大办钢铁期间新建、扩建并在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仍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取得这些物质基础的同时,付出的是更大更多的代价。仅就物质代价而言,据统计部门的确切统计,1958年安徽实际生产合格钢3.46万吨,合格铁49.64万吨,分别相当于上报数字的1/3和近一半,约有6万余吨钢和53万余吨铁是土法生产的不可利用或用处不大的残次品。其次,大办钢铁动员了全省各行各业众多的人员,包括干部、工人、学生、市民和农民,或直接参加炼铁,或间接为“大办”服务,严重影响其他行业特别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大办钢铁高潮时期的9月至11月,全省约有500万农村劳动力丢开农活去参加钢铁大会战,农业劳力严重紧缺,造成许多成熟的庄稼收不上来,秋种的农田播不下去,直接影响当年及下年的粮食收成。1958年全省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143万多吨;1959年再减少160多万吨。粮食产量的连年大幅度递减,对以农业为主的安徽,其打击之深重,可想而知。

大办钢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林业发展的阻碍也相当严重。1958年大办钢铁,全省出动50万人专门从事砍树,仅六安专区一地就动员近30万人进山伐木。根据林业部门后来的估算,当年全省被砍伐的树木烧成木炭达120万吨,遭到毁灭性砍伐的森林面积约500万亩,超伐木材2000万立方米,有些著名风景区的林木也被毁于一旦。短期内难能恢复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造成农田水土流失,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受到很大危害。

大办钢铁直接损失是浪费了大量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1958年,全省对钢铁及相关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42亿元之巨,占当年全部投资额的59.7%,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小高炉、土煤矿和坩埚炼铁。这些建设项目,有的几个月就夭折,有的在后来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被迫砍掉。此外,从其他渠道筹集来的资金如集资、捐款捐物、各企业部门的生产资金等,也随小高炉、坩埚生产的残次钢铁而付之东流。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1958年安徽大办钢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条件上都不具备。安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省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尤为薄弱。经过解放后的3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安徽刚刚建立起机械、轻纺、化工、食品等工业的基本框架,钢铁等重工业部门寥寥无几,农业经济占据全省经济的最重要地位。1957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69.6%,重工业(包括支农工业、化工、农药等)产值仅占10%,钢产量2300吨。1957年全省国民收入39.1亿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7.7亿元,占70.8%。在此基础上把主要从农业中得到的宝贵资金用于发展钢铁工业,势必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制约农业的发展,以至减慢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钢铁工业还需要相关工业的配套,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安徽虽然拥有丰富的铁煤资源,但解放仅仅8年时间,其间又经历了1950年和1954年两次大水灾,安排人民生活和发展农业是安徽社会主义建设两项迫切任务。同时,与钢铁工业相配套工业还未能建立,钢铁工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十分缺乏,对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也不足。安徽必然在争取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才有能力建立相关工业,并在取得成功经验之后,才能发展现代意义上的钢铁工业。脱离了时间和条件,企图在1年内实现钢铁“大跃进”,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大搞群众运动是1958年安徽大办钢铁显著特点。群众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参加钢铁会战的人数众多,规模宏大,群情高涨,热闹非凡。在指导思想上,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群众,无一例外地认为,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办成,什么指标都可以达到。但是,经济建设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照搬照套苏联模式,把战争年代取得的经验原封不动地用于经济建设,在时机和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动员百万计基本没有现代生产技术的群众,以原始的手段大办钢铁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钢铁生产对技术的要求是群众热情无法取代的。在1958年大办钢铁中盛行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等口号,实际上否定了科学和技术也是生产力,否定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958年安徽大办钢铁只是全国大办钢铁的组成部分,中共安徽省委领导全省人民为钢铁“大跃进”而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也是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展开的。在全国、全党为拿下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热潮中,安徽除了紧跟全国形势、执行中央指示之外,没有也不可能使自己脱离这股巨大的“跃进”潮流。安徽又是华东地区铁矿、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曾向毛泽东表示,华东的钢产量要达到600万至800万吨,并要求安徽加快建炉炼铁的速度,多产生铁支援上海及华东其它省市。这样,更加重了安徽在华东乃至全国大办钢铁中的份量,迫使安徽不得不投入最多的人力、最大的物力和财力,采取一切办法完成钢铁高指标,并由此而付出了比其它省市更加沉重的代价。

标签:;  ;  ;  ;  ;  ;  

1958年安徽大渡钢铁工业回顾_钢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