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论文_付永超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论文_付永超

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社会环境随之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开放性和交互性很强的网络信息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弱化。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教师要重视外国文学教育工作,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大力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外国文学 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

目前,社会逐步向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学生逐渐表现出一些不良的精神面貌,朝着世俗化和功利化的方向发展,前途迷茫、人际关系淡漠、在学习上急功近利、在生活上乐于享受等,这些现象要引起重视。外国文学教师要正视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热情,用知识充实自己的思想,淡化功利心,增强进取心,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对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进行探讨。

一、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现状

从目前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外国文学课程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文学知识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文化底蕴。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有所缺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的不多,人文知识欠缺,在外国文学教材中涉及人文知识不能满足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教材没有根据现代化发展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外国文学教师缺少系统的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体系。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阅读方式从单一的文本阅读逐渐的发展成为超文本阅读,学习方式更加的现代化。而外国文学教材恰好还处在原有的课本教学,缺少直观的影像视频资源,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教师现代教学水平的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外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作品背景知识的传授,注重作品与当时社会的联系,而缺乏对经典作品的深度剖析和对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这些现实的问题不利于实施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策略

1、扩展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西方文化知识缺乏的现象,高校外国文学教材中缺少更加直观的人文精神教育的素材。外国文学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国文学教材内容的不足进行扩展教学,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人文知识进行补充,增加有关哲学、艺术、德道等方面知识的灌输。外国文学中的神话、宗教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有效的增加文化含量。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赏析培养文学情感,增加世界历史知识,体会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信仰,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学习更多的西方文化,从外国文学知识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吸取优秀的文学精髓,丰富人文知识,感悟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

在大学外国文学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蕴含了很多名家的思潮流派,历史时空跨度很大,知识点非常多,但是大学生要学习多门学科,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外国文学的课时安排有限,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外国文学教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度的分析,选择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点教学,通过精选和优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对外国文学教材选择的时候,要注重教材内容具有教育针对性,优化教学内容,利用典型的范例提取人文精神素材在增加学生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教师要结合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教学计划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3、注重审美教育,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好的审美教育功能,作品中透露着作者的深厚的文学功底,远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精神人格等,对学生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陶冶情操。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国文学的教学优势,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知识的同时品味作品中人物形象背后所映射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理想。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体会异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世界认识和人生感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高度的升华。

4、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有关的素材,把作家的资料,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有关的视频片段进行资源整合,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立体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优化教学方法,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国文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益,所以为了实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趣味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品,合理的设计讨论环节,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文学的博大精深,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是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教师要抓住大学上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充分利用外国文学的人文内涵和核心精神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参考文献:

[1]邓桂英.论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1)

[2]吕灿.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J].文学教育:上, 2016(23)

论文作者:付永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2月总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论文_付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