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论文_李,静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在产科的重度出血性疾病中应用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产科有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20例,在治疗上选用盆腔动脉的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DSA)进行介入的栓塞治疗,对手术前后额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对于产科的重度出血性疾病应用介入性治疗,护理效果非常的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产科;重度的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护理

在产科中,出血性疾病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非常之高,很多产科在出血疾病的病因进行消除后,起到了止血效果,但是仍有少数的患者止血无法得到控制,只能采取子宫切除的方法[1]。随着产科领域中对放射技术的应用,产科中的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在抢救上有了一条有效且安全的新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产科收治的有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使用DSA进行介入的栓塞治疗,患者的年龄在23-40岁之间,其中经产妇有3例,初产妇为17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后引起大出血的产妇有5例,中期妊娠中胎盘前置在分娩前引起产妇大出血的有6例,由阴道分娩的产妇大出血的有9例,出血量在1500至3880毫升之间,并有不停程度的休克现象出现。所有的患者在经过休克的抢救与输血、补液,并加以子宫的按摩,软产道的裂伤缝合、宫腔的水囊压迫及应用宫缩剂等保守的治疗方法,如果治疗的效果无效,立即进行介入的治疗。

1.2治疗的方法

1.2.1栓塞前的准备

对静脉通道进行开通,迅速的输血补液,对休克进行纠正。

1.2.2对栓塞进行介入的治疗

在右侧的腹股沟韧带(0.5厘米处)做局部的麻醉,右侧的股动脉利用Seldinger的技术进行穿刺插管,5F的导管靴以常规的方式进行置入,同步的盆腔动脉血管造影与同侧及对侧的髂内动脉的插管分别使用5F导管,对出血动脉的分支及部位进行了解,出血处为造影剂大量外溢的地方,以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对髂内动脉或选择性子宫的动脉前干插管快速行超,将栓塞剂注入到固定的导管中,行子宫的动脉栓塞术或者是髂内的动脉栓塞术,栓塞的成功性DSA思维造影显示为主,手术后进行半小时的观察,患者的血压稳定,且阴道没有出血的现象,可做拔管并进行加压,对穿刺点进行包扎。

1.2.3手术后的处理

在手术后需平卧12至24小时,右下肢的制动6个小时,并观察穿刺的部位有没有血肿与渗血的现象;监测生命的体征如心率、血氧的饱和度、血压等,监测阴道的流血与子宫的收缩状况;对贫血与休克进行纠正;对下肢的皮肤触觉、颜色及温度与足背的动脉搏动进行观察;对导尿进行保留,预防感染采用抗生素。

1.2.4术前的护理

在产科中,重度的出血疾病是由突发性的,患者容易有不良的情绪反应,病情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以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效果,病情的介绍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促进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打消心中的疑虑。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测,备皮的范围以右侧的腹股沟作为中心,直径在20厘米左右,阴部也包括其中。

1.2.5术后的护理

在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每半小时监测一次,直至指标的稳定由一小时观察一次,观测次数4次后可两个小时观测一次。右下肢的制动要保持1天,穿刺点要使用沙袋进行6小时的压迫,穿刺处要保持清洁。要注意对穿刺的部位进行渗血、血肿的观察。在手术后要对阴道的出血状况进行观察,如有出血现象发生,对流血量及颜色与性状进行观察。观察肢体是否有明显的症状产生(如疼痛、麻木等)。对出现上述的症状者,上报医生做立即的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19.0的统计学的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治疗的效果:20例的患者的行髂内动脉均有造影,且造影剂有外溢,髂内有动脉栓塞的患者有11例,行超选择的子宫动脉栓塞有9例,手术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小时左右,且手术都取得成功。在手术后,阴道出血的现象停止。

并发症:手术后的第二天有5例患者有轻度发热的情况发生,一般持续2至4天发热的情况就会消失;手术后的2到3天内臀部有轻度疼痛的患者有15例,一般持续3到5天就会消失。所有患者在手术的足背动脉搏动均属正常,穿此点也没有血肿、出血的现象,双下肢的颜色、皮温都属正常,且活动良好,在手术后的24小时后,均可进行轻微的活动,1至2周内即可痊愈出院,有效率可以达到100%。(见表1)

3讨论

在产科中,对于重度出血性的疾病保守治疗的传统方法有子宫的切除术与双侧的髂内动脉的结扎术[2]。一般双侧的髂内动脉的结扎手术在治疗上,其创伤的面积比较大,手术的技术难度又很高,失败率超过50%以上,子宫的切除术虽然止血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却是以丧失了生育功能与身体的器官为代价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上对产科的重度出血性疾病治疗以广泛的运用盆腔内的动脉栓塞技术,其成功率可以达到90%至100%。本组的研究对象是对其20例患者进行介入的治疗方法,成功率为100%。在手术中采用介入的栓塞技术可有效的缩短手术的时间,对于止血的速度快且彻底,创伤的面积小,对生育的功能有所保留,不良发应不明显,栓塞可重复,对术后的恢复也比较好,对产科中的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抢救提供了了一条有效且安全的新途径[3]。在手术中为了保证其效果,对术前的准备与术中的配合及对术后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必须认真做好,在整个护理与治疗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对治疗的疗效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在产科中针对重度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无效,在急诊中应用介入的治疗方法作为补救的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与创伤,对生育能力也能保留。该方法在硬件设施(血管造影设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妇产科的医生与放射科的医生相互合作,对并发症及不良的反应的发生能有效的促进其减少[4]。介入栓塞的技术在应用上的时间非常短,对于栓塞剂等的选择,并发症的控制,血管的解剖变异处理,栓塞技术改进还是需要更深一层的研究与探索。在产妇面临大出血的风险时,在产妇分娩前对其进行预防性的动脉栓塞治疗,出血量与急诊运用动脉栓塞止血患者进行对比,前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后者。由于胎盘的植入引起大出血的情况,可进行动脉的灌注化疗,有利于胎盘植入的玻璃与坏死。

结语

在产科中对于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孕产妇因严重的大出血而导致子宫切除的遗憾与高死亡率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查越平,叶晓东,翁侨,等.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66-1167.

[2]黄仙.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7):113-113.

[3]翁侨,王志群.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4):368-370.

[4]陈芳荣,许艳,施蕾.65例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14):2153-2155.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