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60例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丁秀凤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 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秋季腹泻的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补液及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缩短脱水纠正时间和退热时间,还可减少大便次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参苓白术散加减;临床疗效

小儿秋季腹泻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以感冒、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特征,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因,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临床治疗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效果欠佳[1]。我国统计资料显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年发生率高达20%,且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发病3.5次,集中发病于每年的8~11月[2]。为了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60例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秋季腹泻的患儿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组2008年发布的《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年龄(3.16±0.05)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14±0.05)岁。

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抗病毒、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茯苓10g、白术8g、山药9g、白扁豆5g、莲子肉5g、砂仁3g、薏苡仁6g、甘草6g、桔梗6g。寒湿者加制附子2g、生姜3g;湿热者加黄连3g、黄芩5g;食滞者加神曲5g、麦芽5g、山楂5g。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7天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次数。

依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4]: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8.0软件,以95%为可信区间进行准确地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西医认为感染病毒后,对小肠微绒毛造成破坏,导致相关酶类活性降低,食物积滞于肠腔内不能完全消化,肠腔内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升高,引起间质液渗入肠腔内,出现水样大便。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加之秋季易被风、寒、湿邪所袭,直伤脾阳,导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肝胃不和、腹痛泄泻,参苓白术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山药、莲子肉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砂仁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气和中的功效,桔梗具有载药上行、宣肺理气的功效[5]。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煎剂内服可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扶正和促进恢复的作用[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缩短脱水纠正时间和退热时间,还可减少大便次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贺青,叶小丽.常规疗法加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171-173.

[2]崔利敏.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65-66.

[3]孙建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丸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IL-6、 IL-17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55-157.

[4]裴文利.秋泻灵合剂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0):2528-2530.

[5]张霞,刘志新,赵文华等.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型)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297-298,299.

[6]马秀.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盛证糖尿病前期肥胖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1):1583,1585.

论文作者:丁秀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60例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丁秀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