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技术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论文_苏天锋

建筑高技术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论文_苏天锋

福建省城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在此要谈的并非理沦界己有定义的高技派建筑设计风格,而是要从技术的层面,分析当今建筑中那些可称为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建筑的影响。实际上,建筑的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与革新是文明进步的产物,其作用早己突破了一种风格流派的界限。

关键词:高技术;建筑;材料

1高技术与建筑

高技术一般指那些仍未普及但有应用价值的时代尖端的科学与技术手段。在建筑设计中长期以来一直以机器美学的设计流派联系在一起虽然高技术建筑一开始的理想是像生产汽车、飞机等工业品那样工业化地制造建筑。但由于建筑与工业产品不同的文化传统特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特殊问题,这种理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没有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但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却产生了高技术派的设计风格,也促进了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例如:1、北京亚运会体育场,北京亚运会体育场位于北京市郊,是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所兴建的新运动场。所有的设施设计都符合国际体育运动标准,如新闻转播、保安、贵宾席等要求。看台由上、下二层组成。出于保安要求,下部看台与运动场之间设置了田径跑道,为了满足足球赛190m最远视距及球场容量的要求,采用了组合圆弧形平面设计及上部看台的出挑处理屋面材料是防水玻璃纤维蓬布,具有80kn/m的抗拉强度和13%的透明度。通过纲绞线绷紧于拱形钢管,构成屋面罩蓬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1: 500模型的风洞试验,测试整个结构体系在二个主要方向的迎风、背风的屋面风压分析、风环境。罩蓬采用了非线性的FABLON程序分析,主体结构采用了弹性GSA程序分析。北京亚运会运动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施工的速度和精度,成功地赶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前完工。分割式看台结构体系,在结构上有利于预制装配式的施工方法。柔性钢结构、玻璃纤维罩蓬、预应力拉杆的有机组合,可抵抗各种风荷载。看台的空洞处理,使运动场内外空间相互流通,减弱了体育场大尺度看台常有的压抑感,产生了独特、优美的造型。2、香港鸟园是香港公园内的一个主要景点,占地3000m2基地上有自然溪水,大量的树木,地形变化起伏,内外高差12m,鸟园建筑实际上要在这块热带自然环境中,加上无柱的围护罩,让鸟可以自由地飞翔。为了与公园的自然环境协调,设计者采用了简洁、自然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内由三个细长的大跨度拱杆及双向钢缆网组成。拱网协同工作,在钢缆网上下悬挂双曲线钢丝网罩构成围合面。结构分析采用了非线性空间FBALON程序,分析由1200个节点及1800个杆件组成的整体结构。风荷载采用了专用程序处理,几何曲面的形状通过非线性的张拉结构程序FABCAB计算确定计算机的应用在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鸟园建筑于1992年开放。其中放养了150种鸟,种植了大量热带植物,建筑虽然尺度较大,但通过材料及造型的精心处理,与园中及城市的景观仍然取得了协调,成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场所。3、英国伦敦河岸广场,复杂的基地环境条件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河岸广场的设计难度该基地位于伦敦中区泰吾士河畔的古建筑保护区内,在建筑形式上要与街区风格协调,基地上有伦敦最繁忙的火车站,每日客流量达120000人。车站下部的结构是一个己有125年历史的隧道砖拱建筑,其中还有一个剧场要保留。要在这诸多的限制下开发出6万m2的办公、商业空间并保证施工期间车站的正常运行,没有尖端的结构、施工技术是无法想象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楼位于车站上空,噪声干扰明显,为此采用了19mm厚的双层玻璃窗,中空12mm,同时也在首层采取了隔声措施。减振也是该工程必须面对的问题,悬挂结构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整个结构与下部的砖拱结构也是完全分离的。同时在车站顶部支柱节点处采用了金属胶合成的防振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站台下的砖拱建筑也是工程的一部分。在砖拱结构中增加了两层混凝土楼面,这部分结构与原有砖拱结构也是完全脱离,独成一体,满足减振要求。河岸广场是应用现代科技解决复杂、困难工程问题的成功作品,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科技的技术手段,材料构造与古典的传统风格哈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使老的街区风貌得以保存,也为之增添了新的生气。

2建筑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广义地说,环境、生态、信息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研究及应用也属于高技术的范畴。但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高技术则是那些在设计、施工方面己经成熟和应用的新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结构形式、新的空间造型和新的施工、构造方法。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运会大型运动馆建筑采用了一些高新结构形式,创造出一些独物的造形。又如上海广播电视发射塔高达三百多米,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和新的结构材料。

概括起来,建筑高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

在计算机上建立的几何模型,扩大了建筑师的想象,产生了各种高度复杂的空间形式。依靠计算机结构计算空间几何造型设计,构件的精密加工和装配使施工的精确度得到保证,先进的计算机结构软件,使复杂的三维线性、非线性结构能够合理、经济、安全。

2.2新型建筑技术广泛应用

预应力技术、精密的金属加工技术及其阻尼技术的发展,使各种难以想象的复杂结构形式、节点得以实施。

2.3日益成熟的新型材料

高强混凝土、高强钢妊、各种高强钢材、合成橡胶、纤维织物及各种高强玻璃、塑料产品在经济性、使用性能及美观性方面己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也是符合工业化生产、文明、高效施工的要求,使建筑更加新颖、明快。

2.4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的大厦设计,使建筑的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高技术带来了建筑的革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建筑做到了以间难以想象的造型。新型的结构形式是可以融入到传统文化、环境文化之中,成为建筑广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罗鸣.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居舍,2018(25):172.

[2] 王冬馨.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157-158.

[3] 刘琛.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科技风,2018(17):123.

论文作者:苏天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建筑高技术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论文_苏天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