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香玲

分析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

孙香玲

(莱西市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胶丸运用阴道给药方式防治早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5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黄体酮胶丸口服方式治疗,研究组予以黄体酮阴道给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平均分娩孕周为(37.45±1.33)周,新生儿体重(2.87±0.74)kg,新生儿Apgar评分(9.37±3.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早产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先兆流产患者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方式治疗可有效延长分娩孕周,显著降低早产率,有利于分娩结局。

【关键词】早产;先兆流产患者;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162-02

早产指的是产妇在妊娠大于28周但不足37周内发生分娩,这一期间生产的新生儿亦称之为“早产儿”[1]。我国目前早产儿的发生概率为5%~15%之间[2],具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及增加家庭负担。因此,防治早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探讨黄体酮胶丸运用阴道给药方式防治早产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5例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初产妇24例,经产妇21例,年龄22~45岁,平均(31.57±5.12)岁;孕期5~10周,平均(7.46±1.25)周。对照组(40例)初产妇21例,经产妇19例;年龄23~45岁,平均(31.69±5.32)岁;孕期6~9周,平均(7.43±1.02)周。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补充叶酸、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心理疏导、避免性生活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黄体酮胶丸口服方式治疗,方法为:餐后30min口服100mg黄体酮胶丸(国药准字H20031099,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2次/d。研究组予以黄体酮阴道给药方式治疗,方法为:于患者睡前将200mg黄体酮胶丸置入阴道内后穹窿处,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直至患者孕期满36周后停止给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率,同时比较两组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评分标准[3]:新生儿7~10分为正常儿;4~6分考虑存在轻度窒息;<4分考虑存在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x-±s)表示,计数资料由率(%)表示,若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研究组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两组早产率比较

研究组早产9例,足月产36例,早产率为20.00%(9/45);对照组早产18例,足月产22例,早产率为45.00%(18/4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目前,早产的发动机制尚未清楚,一直是全球产科领域中研究的重难点之一,在我国,高龄产妇、环境变化、饮食变化及工作压力增加等可能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因素。临床治疗早产的主要措施有抗生素治疗、抑制宫缩及促胎肺成熟等,但以上几种治疗方式分娩后的早产儿存活率较低,治疗效果有待加强。因此提高早产防治水平对母婴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方式,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方式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更佳。原因分析为:黄体酮是卵巢、肾上腺及胎盘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临床最初仅将其运用于月经失调、反复流产、不孕、子宫癌等治疗中,该药物可对子宫兴奋性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减少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抑制卵巢排卵过程,因此达到调经、保胎的作用[3-4]。随着医疗研究水平提高,黄体酮胶丸得以面世,被广泛适用于预防流产、辅助生殖等方面。黄体酮胶丸属于一种天然黄体酮,可起到阻滞前列腺素F2a所诱发的分娩、催产以及促进子宫平滑肌舒张的作用,因此可有效预防早产[5]。在临床中,黄体酮最早给药的方式为注射给药,随着阴道缓释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给药的方式受到临床越来越多医师的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将黄体酮胶丸给药方式分为阴道置药与口服2种途径,由于黄体酮进入机体后在患者血液中的半衰期极短,只有5min左右,因此口服治疗的效果相对较低,且口服给药容易引起肝脏反应,不良反应较多;而阴道置药可避免上述问题,且药物作用于宫颈局部具有直达病灶、药物浓度高、药效稳定等优势,因此治疗效果比常规口服用药更胜一筹。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关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措施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黄体酮胶丸在降低妊娠早产率和早产儿病死率方面有积极作用,给予先兆流产患者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治疗可有效延长分娩孕周,有利于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王苏立.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2):25-26.

[2]王玉莲.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475-4477.

[3]刘利平.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7):103-104.

[4]杨恒,赵红阳,苏贞文,等.早产筛查与黄体酮阴道用药治疗早产效果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4):406-408.

[5]阮惟群.黄体酮胶丸阴道用药防治早产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1506-1507.

论文作者:孙香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分析黄体酮胶丸阴道给药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香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