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15例诊治分析论文_侯建华

双硫仑样反应15例诊治分析论文_侯建华

(重庆九龙坡人民医院 重庆 400000)

【摘要】 目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常出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误与乙醇制品配伍造成双流仑样反应。现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 年12月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15例患者的诊治经历与读者分享。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双硫仑样反应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086-02

伴随头孢类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其中头孢类与乙醇制品配伍发生的双硫仑样反应较易漏诊。双硫仑样反应,是应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的中毒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l5例患者的诊治经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l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72岁,在我院行抗感染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肠炎2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肺部感染5例。使用头孢噻肟6例,使用头孢唑肟4例,使用头孢米诺钠5例。患者皆行皮试无反应后用药。

1.2 乙醇使用情况

其中4例用药后饮酒,饮白酒量约30~100ml;其中6例为用药后饮啤酒,饮啤酒量约500~l500ml:其中5例为用药后口服藿香正气水10~20ml(乙醇含量40%~50%)。

1.3 双流仑发生反应的时间

反应发生的时间<l0min的5例,10min~lh发生的5例,1~6h发生的5例。

1.4 临床表现及处理

出现周身皮疹9例,濒死感3例,心悸、胸闷、气短6例,低血压9例,胃肠道反应3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的8例。治疗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3.0g静脉滴注,患者约30min后渐出现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治疗后6小时症状皆完全消失,复查相关临床指标未见异常。

2.讨论

2.1 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注意事项

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体格检查血压偏低甚至休克、辅助检查可见心电图异常。目前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须注意与乙醇过量、心律失常、药物过敏等疾病鉴别。

2.2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

乙醛具有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脂肪氧化能力受损,引起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即双硫仑样反应[3]。某些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乙醛在体内过多集聚,从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为40%~50%[5],使用头孢类药物后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据报道,如呋喃类、咪唑类、华法林等,也可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4]。

2.3 反应出现的时间及治疗

服药后可立即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也可能在1天后出现。治疗多采用扩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等药物治疗。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接触乙醇制品。另外,肝肾功能异常、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双硫仑样反应程度重、时间长,甚至可导致死亡[1-2]。

2.4 双硫仑样反应的预防

目前随着头孢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饮酒人群医学知识匮乏,导致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同时医务工作者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重视极易漏诊。作为医疗人员,要对本病有一个足够的重视,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告诫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7d内不要饮酒。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作用,避免因药物因素增加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曹芳,张敏,杨彩娟.555例药物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46):4380.

[2]高志成,陈丽华,王心愉等.双硫仑反应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药师,2002,16(12):772.

[3]张完安.实用药源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l08-109.

[4]吴美丽,吴泉英.150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统计与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2):27-28.

[5]张葆花,于文宁.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藿香正气水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J]医药导报,2013,32(2):268.

论文作者:侯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双硫仑样反应15例诊治分析论文_侯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